- 年份
- 2024(9540)
- 2023(13985)
- 2022(11579)
- 2021(11036)
- 2020(9268)
- 2019(21345)
- 2018(21317)
- 2017(40279)
- 2016(21740)
- 2015(24702)
- 2014(24656)
- 2013(23727)
- 2012(21635)
- 2011(19649)
- 2010(20084)
- 2009(19275)
- 2008(18284)
- 2007(16274)
- 2006(14626)
- 2005(13609)
- 学科
- 济(86544)
- 经济(86423)
- 管理(62755)
- 业(57917)
- 企(49292)
- 企业(49292)
- 方法(37101)
- 数学(33241)
- 数学方法(32649)
- 中国(32369)
- 融(28995)
- 金融(28988)
- 银(27346)
- 银行(27327)
- 行(26432)
- 财(25711)
- 制(25322)
- 农(22648)
- 业经(19762)
- 体(17740)
- 贸(17519)
- 贸易(17501)
- 易(17189)
- 学(15796)
- 务(15454)
- 理论(15449)
- 财务(15393)
- 地方(15390)
- 财务管理(15357)
- 企业财务(14594)
- 机构
- 大学(301189)
- 学院(299681)
- 济(131067)
- 经济(128431)
- 管理(111314)
- 研究(106132)
- 理学(94667)
- 理学院(93686)
- 管理学(91918)
- 管理学院(91374)
- 中国(89339)
- 财(64931)
- 京(64424)
- 科学(59401)
- 所(52774)
- 财经(50128)
- 中心(49445)
- 研究所(47416)
- 经(45646)
- 农(45479)
- 江(44862)
- 经济学(42212)
- 北京(41544)
- 业大(39336)
- 院(38403)
- 范(37837)
- 经济学院(37828)
- 师范(37436)
- 财经大学(37412)
- 州(35753)
- 基金
- 项目(193566)
- 科学(153217)
- 研究(144870)
- 基金(141765)
- 家(123026)
- 国家(122072)
- 科学基金(104544)
- 社会(93723)
- 社会科(89085)
- 社会科学(89066)
- 省(73435)
- 基金项目(72669)
- 教育(68156)
- 自然(64828)
- 自然科(63413)
- 自然科学(63398)
- 划(62331)
- 自然科学基金(62278)
- 资助(59836)
- 编号(57875)
- 成果(49312)
- 部(44514)
- 重点(44300)
- 课题(41797)
- 发(41337)
- 创(40779)
- 制(40126)
- 国家社会(39919)
- 教育部(38944)
- 创新(38343)
共检索到473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伟
与欧美主要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相比,东亚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制,至少有三个特点: 其一是,金融活动的重心位于银行信用一边,而非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一边。在欧美老的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证券市场的发生,扩展同步进行的,在某些国家,证券业的发展甚至还早于银行业。比如在英国,16世纪就有了股份公司从而有了初级证券市场,而带有近代经营特征的私人商业银行的历史,则不早于17世纪中叶。在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业前后,英国的商业银行只有十几家,但股份公司已逾150家,报纸早已开始刊登证券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应展宇
本文从比较金融视角着眼,对持续近30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以俄罗斯、波兰、捷克等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模式比较研究。本文发现,鉴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设定、路径及顺序选择、动力来源以及推进策略与其他转型国家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转轨国家中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存在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国模式"的形成与演进不仅与改革进程中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而且受到中国总体经济改革推进模式(或者说金融改革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支撑性战略定位)的巨大影响。因此,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模式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其对于其他转轨经济体的优越性或适用性。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发展 中国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建良
自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金融体制已经历了 2 3年的调整与改革 ,中国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令国际社会惊讶的巨大成功 ,对于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中国金融也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将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 ,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日趋严峻。在此经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中国金融体制还是否能依旧按照改革开放之初的路径选择模式来进行制度变迁 ,并以此作为应对经济、金融全球化挑战的基本措施呢 ?...
关键词:
金融体制 制度变迁 路径选择模式 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卉
本文尝试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行阶段性研究,力求在纵的和横的两方面得到清晰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更深层次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据此对中国金融的未来政策取向有所预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世敏
第一部分以金融改革主导思想的变化为标准,把新中国50 年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50 年金融改革的主要经验。最后对我国21 世纪金融改革进行了展望,并就改革的方向、目标,改革的动力和改革的主要内容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晓灵 谢平 沈炳熙 胡哲一 王兆星 王艳娟 毛红军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跟踪研究(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跟踪研究》课题组四、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1993年底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我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1994年,我国成立了三家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培新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杨培新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我1978年8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改革银行的建议》以来,已经经过十五个年头。这是金融体制改革奋勇前进、神速进展的十五年。现在金融体制已经进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年代。四十多年来银行经历了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佩真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展望王佩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效举世瞩目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经济改革的推动力。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盘棋活,全盘皆活”。(《邓小平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守仁
金融体制改革波及到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为各界人士所关注。我国下一步的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健全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本期发表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张守仁司长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展望》一文,对此有较全面的阐述,经济界读者均可从中获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赤榴
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搞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贯彻落实《企业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有步骤地把企业推向市场。为配合经济体制改革,总结十二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得失,探索九十年代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巴曙松 韩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宏华 邹修清 毛爱国
作者认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八“化”——资金配置市场化、业务范围国际化、经营管理企业化、金融杠杆管理自由化、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商业化、金融产权股份化、金融调控间接化、业务操作电子化。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总体思路:重构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资金管理制度,加快资金商品化和配置市场化的改革步伐;放松管制,拓展业务;创新机制,加快银行企业化、股份化改革进程;转变中央银行的管理手段,强化宏观金融调控职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跟踪研究(上)《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跟踪研究》课题组前言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我国第二轮金融体制改革。与以前的改革不尽相同,这次改革是经过充分讨论、精心设计,分步骤实施的。这次改革的内容涉及中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