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0)
2023(10181)
2022(8408)
2021(7527)
2020(6129)
2019(13864)
2018(13584)
2017(26895)
2016(14026)
2015(15720)
2014(15933)
2013(15941)
2012(14664)
2011(13667)
2010(14147)
2009(12995)
2008(12421)
2007(11150)
2006(10044)
2005(9267)
作者
(40951)
(34312)
(34308)
(32622)
(21714)
(16084)
(15524)
(13290)
(12921)
(12228)
(11841)
(11466)
(11049)
(10984)
(10721)
(10578)
(10187)
(9889)
(9612)
(9447)
(8726)
(8314)
(8250)
(8019)
(7742)
(7699)
(7470)
(7103)
(6913)
(6608)
学科
(89879)
经济(89831)
管理(36546)
(33373)
方法(32135)
数学(28639)
数学方法(28106)
(26519)
企业(26519)
地方(23390)
中国(18364)
(16984)
业经(16852)
地方经济(16123)
(15959)
产业(12649)
农业(11941)
理论(11331)
(11330)
(11274)
环境(11232)
(10369)
(10366)
贸易(10363)
(10361)
金融(10357)
(9905)
(9733)
经济学(9402)
技术(9295)
机构
学院(212411)
大学(211672)
(100749)
经济(98959)
管理(81002)
研究(75762)
理学(69939)
理学院(69126)
管理学(67753)
管理学院(67342)
中国(55961)
(44239)
科学(43999)
(41057)
(37902)
研究所(34289)
中心(33001)
财经(32881)
经济学(32371)
(31544)
(29739)
经济学院(28778)
(28331)
(28305)
北京(28186)
师范(28122)
(27154)
业大(26897)
(24987)
财经大学(24173)
基金
项目(137573)
科学(109803)
研究(101273)
基金(100341)
(86506)
国家(85913)
科学基金(74364)
社会(67268)
社会科(64122)
社会科学(64107)
(53725)
基金项目(52041)
自然(46008)
教育(45649)
自然科(44946)
自然科学(44940)
(44671)
自然科学基金(44096)
资助(41575)
编号(40117)
(32485)
成果(32125)
重点(31285)
(30052)
(28542)
国家社会(28399)
课题(27858)
发展(26848)
创新(26778)
(26480)
期刊
(118675)
经济(118675)
研究(67143)
中国(39687)
管理(33365)
(29845)
科学(27909)
学报(27874)
(25501)
大学(21768)
技术(21216)
经济研究(20646)
教育(20265)
学学(20208)
农业(17669)
业经(17212)
(16848)
金融(16848)
财经(16670)
(14733)
问题(14728)
统计(14281)
技术经济(13399)
(12861)
决策(11632)
商业(10862)
图书(10834)
(10827)
世界(10517)
现代(9796)
共检索到324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璐  茆健  
二战以后至现在东亚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东亚奇迹"到"东亚危机"再到"东亚复兴"的起伏之路。文章试图从对东亚模式导致的经济增长理论之争为切入口,对从二战后"东亚奇迹"的出现到21世纪"东亚复兴"期间内的有关经济增长机制的文献特别是对区域产业循环模式的文献做一梳理,希望能够增加后发国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东亚经济的未来走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本文试图对“东亚模式”的内涵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界定,并通过对金融危机中暴露 出的东亚经济内在问题的分析,阐明东亚经济增长的特征与前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静  
一、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开放型的赶超模式东亚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概念,包括整个东亚地区①经济。当今世人热切关注的东亚经济所指地区则主要指以下10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东盟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任若恩  
由克鲁格曼挑起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也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热烈讨论。国内许多研究试图沿用克鲁格曼的立论所依据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方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以此判断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对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进行深入考察有助于对中国有关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本文力求通过对有关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对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发展和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经验的回顾,来论证克鲁格曼当年挑起这场争论的出发点是站不住脚的,他的文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意义存在误解,在经济学理论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们不应该以克鲁格曼的方法和立论为依据,继续宣传与此有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程  
在经历了从"奇迹"到"神话"的沧桑变迁后,技术供给和销售市场过分受制于美国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在结构转型的挑战下多少显得有些迷茫。作为一个群体的东亚经济,依靠市场力量自发调整的转型过程漫长且痛苦。由相关大国带动的合作模式是东亚诸国更为现实的选择。鉴于自身战略重点的转移和相对实力的下降,美国于心于力,都越来越难以担当东亚经济坚强"后盾"的角色。而在东亚群体内部,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力量对比也正在发生心照不宣的变化。庞大的市场规模,相对稳健、坚挺的货币,更具可比性的发展模式,使中国在未来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可以有所作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宋铮   陈凯迹  
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取得了近乎奇迹般的经济增长,这7个经济实体的经济增长被人们称为东亚奇迹(World bank,1993)。东亚奇迹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第一,究竟是什么因素使东亚取得了比其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快得多的经济增长速度;第三,东亚奇迹会不会持续下去。众所周知,刘遵义等(Lau et al.,1994)、扬(Yong,1994)和克鲁格曼(Krugman,1994)等人根据以索洛(Solow,1956;1957)和卡斯(Cass,1965)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泉  
以1997年7月2日泰币失守、泰铢对美元大幅度贬值为标志的东亚金融危机,已持续一年有余了。这次金融危机来势凶险,仅仅数月之内,席卷了整个东亚地区,并波及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国家的货币危机发展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引发了政治动荡。对于这场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当初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禹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树成  
一、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不能就国内论国内1997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自1993年下半年进入回落阶段以来的第五年。该年,GDP增长8.8%,其中,净出口增长即国外需求增长的贡献大约占到2点几个百分点。外需增长的贡献如此之高,是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遵义  汪同三  
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属于战后期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之列,实现了长期8-9%的年均增长率。这一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这些经济中产出的增长主要是投入增长的结果,还是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即技术和效率的提高(或者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成男  赵宗柱  
东亚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东亚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实质性进展。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首要目标,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将出现3个“10+1”自由贸易区的格局,在这一过渡模式的影响和推动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并逐渐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文祥  赵英臣  
东亚经济的重振可能——兼评亚洲模式的终结张文祥赵英臣(河北师范大学法经系050016)从50年代起,亚洲经济开始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从而掀起了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变革浪潮。日本经济的复兴;“四小龙”的崛起;东盟四国的奋起直追;中国的经济起飞。东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本文通过对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内涵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运作原理,并对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日趋相对自律发展的新变化进行了剖析,指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变革,是未来东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黎德福  
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 ,修正外生农业技术进步的假设 ,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 ,并以此对倍受瞩目也颇多争议的“东亚奇迹”及中国经济 ,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 ,“东亚奇迹”是传统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现代非农业部门的结果 ;是现代部门以资本反哺传统部门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也是现代部门均衡发展 ,吸纳剩余劳动力 ,加速结构转换的结果。因此 ,虽然非农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够显著 ,但劳动力结构转换仍然推动经济实现了持久的高速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康霖  
一)在本世纪70年代,东亚“四小龙”经济迅速起飞,其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新加坡为94%,中国台湾为18%,香港地区为193%,韩国为248%。进入80年代以后,除“四小龙”外,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也名列前茅,当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只有两三个百分点时,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