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8)
2023(10308)
2022(8926)
2021(8208)
2020(6662)
2019(15206)
2018(15282)
2017(28294)
2016(15763)
2015(17849)
2014(18030)
2013(17684)
2012(17068)
2011(15530)
2010(15873)
2009(14720)
2008(14662)
2007(13402)
2006(12380)
2005(11761)
作者
(46182)
(38589)
(38445)
(36356)
(24872)
(18833)
(17498)
(15059)
(14892)
(14139)
(13388)
(13244)
(12638)
(12467)
(12071)
(12035)
(11444)
(11387)
(11351)
(11182)
(10084)
(9514)
(9373)
(9086)
(9001)
(8722)
(8694)
(8627)
(8032)
(7719)
学科
(69374)
经济(69284)
管理(39177)
(37029)
(26915)
企业(26915)
地方(25923)
中国(24193)
(22201)
方法(19832)
业经(16668)
数学(16552)
数学方法(16199)
农业(15050)
(14832)
(13931)
(13334)
地方经济(13162)
(13115)
(12245)
银行(12230)
(11956)
金融(11953)
(11878)
环境(11507)
(11246)
贸易(11226)
(10663)
理论(10023)
发展(9930)
机构
学院(218472)
大学(217107)
(85139)
研究(83366)
经济(82870)
管理(76145)
中国(65560)
理学(62433)
理学院(61502)
管理学(60214)
管理学院(59767)
科学(51984)
(50364)
(43286)
(40421)
(40120)
(39279)
中心(39253)
研究所(38590)
(34717)
师范(34390)
(32850)
北京(32532)
业大(31802)
农业(30961)
(30458)
(30174)
财经(29758)
师范大学(27629)
(26486)
基金
项目(135788)
科学(105412)
研究(101898)
基金(93933)
(81679)
国家(80854)
科学基金(68091)
社会(62776)
社会科(59138)
社会科学(59124)
(55415)
基金项目(49303)
(46362)
教育(46239)
编号(42623)
自然(42467)
自然科(41433)
自然科学(41423)
自然科学基金(40592)
资助(38317)
成果(36231)
(35516)
课题(31815)
重点(31067)
发展(28662)
(28572)
(28178)
(27463)
(25970)
创新(25738)
期刊
(113922)
经济(113922)
研究(73432)
中国(59732)
(39329)
学报(34353)
教育(33101)
科学(32357)
(31262)
管理(30905)
农业(26465)
(25937)
金融(25937)
大学(25874)
学学(23563)
技术(21028)
业经(19825)
经济研究(16382)
问题(15010)
图书(14825)
财经(14615)
(14373)
(12803)
资源(12513)
(12324)
书馆(11293)
图书馆(11293)
(11144)
论坛(11144)
(11079)
共检索到374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扬  朱喜钢  郭紫雨  冯建喜  
空间重构与集聚集约发展是苏南模式实现自我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关键。过去的20年里,苏南积极推行"三集中"策略以引导分散化空间的转型和重构,但是收效甚微。以常州市礼嘉镇为例,探索苏南"三集中策略"的实践、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礼嘉镇仍然存在工业用地总量过大而集约化水平较低、乡村工业用地无序蔓延、没有向工业园区有效集中、工业园区建设止步不前等问题。忽视乡镇企业的多样性和根植性、小城镇财权与事权不对等造成的调控能力有限性等是"三集中"实施不力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机集中"的空间转型策略以替代简单、机械的"三集中"策略,并提出基于多样化指标精准评估镇域存量空间,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别化政策、搭建兼顾区域生态"底线"和企业竞争力的多样化产业集中平台、构建多维度支撑与保障体系等具体路径来落实"有机集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付志荣  
中小城镇既是联结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又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载体。根据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要创新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教育内外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开发利用,建立灵活高效的教育体系,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优化社区教育产品供给,助推社区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深度契合与特色彰显,从而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清宇  黄耀志  周颖  蒋过幸  
公共绿地具有承载居民休闲活动和自然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是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压缩能耗和吸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融合生态网络功能、产业发展以及创造城镇特色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首先,小城镇公共绿地需要深化与延伸上一层次生态网络的格局,充分体现镇区在低碳建设区域分工中的生态职能;其次,镇区公共绿地必须与该板块农业产业布局相融合,实现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在嘉泽镇区公共绿地实践中,从构建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格局入手,通过产业化的经营思想和低碳生态化的布局手法进行滨水绿地设计,配以本地花卉苗木与景观小品,最终形成特色化的滨水公共绿地景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晋伟  詹正华  
苏南农村实施了工业、农业、农村居民三集中战略,通过该战略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地区工业集约化、农业规模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三集中战略符合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理论、农业集约化理论的原理,是苏南特定文化、历史、地理条件下的合理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红军  
在新型城镇化的探索道路上,江苏省阜宁县以人为本,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促进人口集中就近居住;以"业"兴"城",化零为整,鼓励企业进区入园;以地为媒,推动农田集中经营,推动了全县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发展。便民利民,引导人口集中居住2010年末,江苏省阜宁县农村居民点面积达18.9万亩,农村人均居民点面积达176.1平方米,布局分散,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对此,阜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永良  刘科伟  
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空间聚集行为的基本特征和微观机理,分析了我国小城镇企业聚集的体制背景、发展过程及其限制因素;提出促进小城镇企业聚集必须改革乡镇企业体制和进行制度创新,注重培育基础产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随军  王雅芬  
一、产业集聚与污染严重同时并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1.产业集聚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来看,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及中期阶段,工业化起着城市化的“发动机”和“孵化器”作用。1998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浙江全省897个小城镇(不包括县所在的城关镇)的镇区面积为167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4%;总人口447.02万人,占全省的10.1%,人口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16倍;镇区共有企业45458家,企业从业人员达168.19万人,占小城镇总人口的37.62%,而这些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154.20万人,比例高达91.7%。这是因为城镇对经济社会发...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虹  钱添峰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需守住"适度""保护农民利益"以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建构四个路径——结合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适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农地农用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资金扶持途径,构建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的投融资制度;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健全农地规模经营配套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晓玲  杨钢桥  王玮  
工业用地是小城镇用地扩张的主体,它具有带动性和先导性。如何控制与引导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是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文章从大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农村发展、小城镇内部环境、政策制度4个方面剖析了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机理,并对湖北省通城县和仙桃市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坚  刘伯英  
文章从介绍贵州三线工业概况入手,通过梳理贵州三线工业遗产资源,分析三线工业遗产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命运,并探讨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发展融合的模式,以期能系统而有效地保护并利用贵州三线工业遗产,充分发挥它们在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应起的支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多层次复合化的保护利用策略:即要弥合小城镇的功能布局;要融入小城镇空间重构之中;要促进小城镇文化内涵的提升;要带动小城镇旅游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宗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城镇得到了迅速发展。1978年——2000年,建制镇由2173个发展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增加到4.56亿人。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都有大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莉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及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生态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共确定13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及理论分析与频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良好"向"较好"转化,最终优化为"优秀",优化趋势遥遥领先,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总体来看金坛区、溧阳市发展水平较好,钟楼区与武进区发展水平不理想,天宁区、金坛区及新北区新型城镇化优化趋势紧跟中心城市常州市。[结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金明  蔡运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