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5)
2023(7089)
2022(6023)
2021(5619)
2020(4666)
2019(10528)
2018(10902)
2017(19793)
2016(11115)
2015(11915)
2014(12026)
2013(11543)
2012(10445)
2011(9637)
2010(9924)
2009(9449)
2008(9585)
2007(8272)
2006(7689)
2005(7287)
作者
(30424)
(25658)
(25375)
(24546)
(16309)
(12249)
(11494)
(9751)
(9695)
(9080)
(8941)
(8635)
(8553)
(8387)
(8251)
(7938)
(7444)
(7395)
(7347)
(7345)
(6582)
(6399)
(6123)
(5892)
(5819)
(5715)
(5683)
(5640)
(5198)
(4924)
学科
(40061)
经济(39992)
管理(37614)
(29761)
(26357)
企业(26357)
(15723)
(13866)
方法(12721)
中国(11568)
(11486)
环境(11468)
(11207)
业经(10924)
数学(10512)
数学方法(10327)
体制(9711)
地方(9527)
(9485)
(8439)
银行(8426)
(8265)
(8117)
金融(8114)
(8100)
(7640)
财务(7620)
财务管理(7594)
企业财务(7201)
农业(7001)
机构
大学(151449)
学院(151131)
(61823)
经济(60436)
管理(55693)
研究(55084)
理学(46865)
理学院(46283)
管理学(45522)
管理学院(45221)
中国(42360)
(33589)
(32712)
科学(32570)
(27760)
(25046)
财经(24749)
研究所(24726)
中心(24485)
(23766)
(22252)
业大(20886)
北京(20785)
(20653)
(20513)
师范(20463)
(19043)
经济学(18970)
财经大学(18210)
农业(18010)
基金
项目(99060)
科学(78642)
研究(74134)
基金(71882)
(62943)
国家(62437)
科学基金(53418)
社会(48064)
社会科(45504)
社会科学(45494)
(38756)
基金项目(37784)
教育(34187)
自然(33350)
(32801)
自然科(32417)
自然科学(32408)
自然科学基金(31809)
编号(28996)
资助(28151)
成果(24743)
(24647)
重点(23386)
(22228)
课题(21706)
(21607)
(20810)
国家社会(20268)
创新(19644)
教育部(19170)
期刊
(76424)
经济(76424)
研究(49334)
中国(37279)
(27791)
管理(22928)
学报(22743)
(21897)
科学(21533)
教育(19909)
大学(17819)
学学(16651)
(16400)
金融(16400)
农业(14040)
财经(12888)
技术(12538)
业经(11917)
(11105)
经济研究(11059)
问题(9579)
资源(7633)
(7578)
(7315)
(7087)
改革(7021)
(7021)
科技(6983)
现代(6884)
理论(6655)
共检索到243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近期,与自然资源管理息息相关的两条重大信息相继发布,其时距仅半月余:一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二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前者乃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成果问世,后者为重大制度改革举措出台,二者看似并无关联,然而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在分类方式上进行的革新看,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基础性管理思路,与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思路,目标一致。可以说,在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根本目标上,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慧  马永欢  
生态补偿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中各种利益关系,成为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雁琴  李旭东  宋岭  
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中的短缺部门,为了促进资源产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不少税收刺激措施,这些以发展为导向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环境质量,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极不相符。目前,我国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税费都只是对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资源经济价值损失的补偿,并未计入生态损害成本,在征收数额上也远不能起到保护矿山环境的作用。为此建议:改革和完善资源税,为环境税收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改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为权利金制度,体现和维护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完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价款制度,为矿山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修凤  刘伟平  
回顾了中国实践中已经采用的"征用有偿、管护无偿""征用无偿、管护有偿""征用无偿、管护无偿"3种补偿模式,提出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6个具体措施,即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例》;依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2007年《物权法》确定"征用有偿、管护有偿"的补偿模式;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承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方面的责任;修改《森林法》,明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开支范围;先补偿后征用;征用补偿实行分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当前,征地矛盾成为我国社会问题的重要诱因,征地补偿成为引发征地矛盾的首要问题。不断深化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是实现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保障被征地农民正当权益、保护农业用地安全的关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一、土地征收是农地转用的前提农村土地城市转用制度是一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瞿国然  
目前,各地在土地征地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信访事件时有发生,是由于我国征地补偿依据缺乏科学性,补偿标准差距过大所造成的。建议用安置过渡费代替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安置过渡费标准应为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金额的5倍左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公正  王俊停  
基于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构因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设计存在结构性的深层矛盾,政府部门为解决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要探索从社会保险补偿制度、财政补偿制度、金融市场补偿制度和人口补偿制度四个层次,预研制定专项规划,用十年时间(到2025年前后)分阶段、分层次有序构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新型补偿体系,要致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养老资产深度金融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补偿新机制和运营范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申山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制度缺陷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是由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组成。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土地补偿费是按农地收益来计算,并没有反映农地转为非农地的预期土地收益,单纯以被征收土地年均产值为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莉莉  
意大利政府将有计划的改变大学教师的工作稳定性,向非学术性的专家开放一半的教授职位。由于意大利的政界人士正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5月份的欧洲选举以及2005年普选的运作上,所以政府的这一计划有可能被搁置缓议,但它所宣称的改革举措却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极大关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志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确认土地的权属和使用问题,突破口是农村集体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祁建林  邵标章  
作者认为:国营企业缺乏活力,其国有资产补偿严重不足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影响国有资产补偿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固定资产中的一些缺陷;固定资产折旧率太低;债务链的影响等等。同时这些原因及后果的形成,既与我国现行的税收等政策有关,更直接、更重要的是与国营企业财务制度相联系的。就此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维青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使用中的成本补偿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却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基于利益分配视角分析了新疆两市矿产资源成本补偿制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巍  朱勇  严琛  
199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再一次明确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即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燕  王欢  
为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农村土地信托是发展现代农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创新。结合实践创新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农村土地信托在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业投入渠道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价值功能,明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所面临的制度供给不足、市场化信托机构短缺及监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继而从实践、政策、法律协调发展层面提出健全农村土地信托登记制度,构建公益信托机构,建立所有权人监管制度等建议,努力创建"政府引导型"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机制,以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探索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发展方向,应该把社会质量理论的四个维度,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入和社会赋权融合到实践中。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障水平不足影响了社会质量的经济保障机能;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的存在削弱了公民的社会凝聚力;社会保障接续不畅制约了参保者的社会融入;社会救助偏差限制了社会赋权功能的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建立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提高经济保障功能;增进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增强公民的社会凝聚力;理顺社会保障接续体制,保障制度的可及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弱势群体权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