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6)
- 2023(12069)
- 2022(10617)
- 2021(10047)
- 2020(8407)
- 2019(19792)
- 2018(19819)
- 2017(38099)
- 2016(20778)
- 2015(23613)
- 2014(23761)
- 2013(23566)
- 2012(21428)
- 2011(19216)
- 2010(19762)
- 2009(17856)
- 2008(17300)
- 2007(15173)
- 2006(13511)
- 2005(12013)
- 学科
- 济(77380)
- 经济(77284)
- 管理(58383)
- 业(53693)
- 企(45538)
- 企业(45538)
- 方法(34224)
- 数学(28916)
- 数学方法(28446)
- 中国(21431)
- 农(21336)
- 财(19257)
- 学(18168)
- 业经(17885)
- 地方(16842)
- 制(16570)
- 理论(16405)
- 农业(13944)
- 贸(13810)
- 贸易(13798)
- 和(13757)
- 教育(13402)
- 易(13372)
- 银(12616)
- 银行(12576)
- 技术(12486)
- 环境(12016)
- 务(12011)
- 财务(11938)
- 行(11918)
- 机构
- 大学(288242)
- 学院(286445)
- 管理(113465)
- 济(105696)
- 经济(102878)
- 理学(97480)
- 理学院(96388)
- 管理学(94578)
- 研究(94067)
- 管理学院(94059)
- 中国(69896)
- 京(62574)
- 科学(59096)
- 财(50075)
- 所(47165)
- 农(44214)
- 江(44130)
- 中心(43657)
- 研究所(42724)
- 业大(41914)
- 范(41217)
- 师范(40852)
- 北京(40017)
- 财经(39416)
- 州(36162)
- 经(35616)
- 农业(34285)
- 院(34231)
- 技术(33041)
- 师范大学(32840)
- 基金
- 项目(193541)
- 科学(150595)
- 研究(145237)
- 基金(136908)
- 家(118327)
- 国家(117271)
- 科学基金(100431)
- 社会(87333)
- 社会科(82525)
- 社会科学(82500)
- 省(76745)
- 基金项目(72771)
- 教育(68682)
- 自然(65411)
- 划(64443)
- 自然科(63878)
- 自然科学(63862)
- 自然科学基金(62667)
- 编号(61761)
- 资助(56636)
- 成果(51490)
- 课题(43191)
- 重点(43170)
- 部(42107)
- 发(40811)
- 创(40130)
- 项目编号(37965)
- 创新(37243)
- 大学(36766)
- 科研(36583)
共检索到430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珍 曾悦
课程考核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课程考核范式可以提升研究生学习能力,进而增强其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从研究生课程考核实践来看,一些研究生课程感知价值过度以获取学分为导向,产生了“浅层学习”以及“伪学习”等学习行为偏差,导致研究生课程“一锤定音”式考核方式失效,研究生跌入学习能力难以提升的陷阱。应改进研究生课程考核范式,推动研究生课程考核从“一锤定音”式向“循环反馈”式转变,引导研究生持续反思价值观、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进而提升双环学习能力,走向“正确感知价值—积极学习行为—学习成效提升”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考核 循环反馈 双环学习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珍 曾悦
课程考核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课程考核范式可以提升研究生学习能力,进而增强其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从研究生课程考核实践来看,一些研究生课程感知价值过度以获取学分为导向,产生了“浅层学习”以及“伪学习”等学习行为偏差,导致研究生课程“一锤定音”式考核方式失效,研究生跌入学习能力难以提升的陷阱。应改进研究生课程考核范式,推动研究生课程考核从“一锤定音”式向“循环反馈”式转变,引导研究生持续反思价值观、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进而提升双环学习能力,走向“正确感知价值—积极学习行为—学习成效提升”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考核 循环反馈 双环学习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院 丁楠
以研究范式转换理论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理论依据,审视既有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认为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根植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而形成;基于教育学科及高等教育学科的相关理论而建立;学术共同体的专业化水平及稳定性程度均不高。进而从"发展多维价值取向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构建独特的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和"建立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三个方面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趋向与选择。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 范式转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丽 袁雯静 李爽
课题组通过对2005~2016年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了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应从理念、内容、方法三方面出发,进行教育理念的革新与重塑、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升级以及管理流程的转变与再造,从而实现留学研究生教育的范式转换。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总结了范式转化视角下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涉海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爱平 张栋梁 吕淼华
传统廉洁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与预期效果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研究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催生其范式的转换。认为要实现研究生廉洁教育范式转换,必须要从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出发,牢牢把握教育理念的发展性,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着力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廉洁教育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炅 单珠凤 杜祥
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考核一直是保证和促进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中期考核是其中重要一环。总结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的"累积式"的考核模式,该模式具有考核结果客观、反馈性强、易于推广以及长效的特点,完善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关键词:
临床医学研究生 中期考核 累积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昂 单旭峰 任子朝
命题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范式是研究命题的根本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命题先后出现了三次命题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立意范式向知识立意范式的转换,随后是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范式的转换。能力立意范式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流范式,它为高考命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高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改革时期,命题范式正在发生变化,素质立意范式已经建立。
关键词:
教育 高考命题 范式 范式转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邓勇 龙文懋 白永毅
1988年4月,在两个系试点中期考核基础上,我校正式制订并公布了《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的暂行规定》。四年来,已有近3000名硕士生、600多名博士生参加了中期考核。这一环节对于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的全面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入学一年后,对其德、智、体诸方面表现的全面考察和评定。在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兆银 杨海君
为方便研究生指导教师快速、准确地填写考核信息和考核单位全面、快速地掌握考核导师信息,逐步推进研究生导师考核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针对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聘期量化考核的需要,依据研究生指导教师聘期量化考核指标,以Tomcat为web服务器,Eclipse为集成开发平台,MySQL为数据库服务器,Internet Explorer为客户端,Microsoft Windows 2000为操作系统平台,采用JSP技术设计了导师聘期考核系统,探讨了研究生指导教师聘期量化考核系统的实现.其结论对高校教师考核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绍辉
精准扶贫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精准扶贫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实践困境。在解释精准扶贫实践困境方面,技术治理视角较为普遍。当前的精准扶贫研究过于强调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相对忽视了精准扶贫中伦理的重要性,以致对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解释不足。通过分析精准扶贫"技术治理"范式的分析优势,结合田野调查与发现,指出了其局限性,并试图引入伦理视角以为今后研究提出可能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麻昌华 唐鑫
“赋权”是我国个人信息立法和学术讨论的主流范式,但其提供的研究视角和制度方案等都已无法满足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需求,应及时予以调整。法律与技术“协同共进”范式是研究个人信息保护议题的另一种思路,其集结的科学共同体成员都将承诺在尊重和理解法律与技术各自特性和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寻求个人信息保护基础理论和保护路径的创新。该范式的形成不仅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而且有助于打破“赋权”范式的思维盲点,促进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交流协作,最终使我们获致一个比直接赋权更为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康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关键词:
教育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遵循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资源化原则等基本指导原则,在实践中包含了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当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循环经济立法需要注意四个法理原则: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对生态阈值的研究、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在这些立法原则指导下,有关部门已经就循环经济法的立法目标、指导思想、试用范围、基本框架及主要法律制度和措施做了规定,形成循环经济法草案的初步框架设想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借鉴"范式"理论探讨和研究了循环经济范式替代末端治理范式的变革:①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重估。循环经济范式中将自然资源列为最重要的资源形式,认为它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储备,提高资源生产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②不同生态伦理得到整合、提升。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基础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它既包含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三种生态伦理追求人类道德完善的合理成分,又补充了各自其不完善的方面。③生态阈值的研究得到深化。循环经济范式的基本前提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