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21)
2023(4758)
2022(4092)
2021(3871)
2020(3048)
2019(7144)
2018(6763)
2017(13239)
2016(6659)
2015(7302)
2014(6965)
2013(6993)
2012(6446)
2011(5973)
2010(6107)
2009(5694)
2008(5489)
2007(5104)
2006(4571)
2005(4475)
作者
(18653)
(15678)
(15415)
(14680)
(10010)
(7600)
(7015)
(6043)
(5761)
(5681)
(5432)
(5300)
(5194)
(4934)
(4929)
(4929)
(4689)
(4686)
(4552)
(4189)
(3860)
(3821)
(3671)
(3590)
(3507)
(3502)
(3423)
(3287)
(3212)
(2960)
学科
(33167)
经济(33141)
管理(16622)
(15644)
(12567)
企业(12567)
方法(10388)
数学(9078)
数学方法(8918)
中国(8350)
(8298)
地方(7458)
(6820)
贸易(6809)
(6775)
(6501)
业经(6187)
关系(6099)
(5787)
金融(5787)
(5550)
(5397)
(5391)
(5074)
银行(5067)
农业(4959)
(4948)
理论(4421)
市场(4316)
经济关系(4126)
机构
大学(93777)
学院(93427)
(41895)
经济(41009)
研究(35908)
管理(34648)
理学(28845)
理学院(28504)
中国(28422)
管理学(27991)
管理学院(27799)
(20411)
(19507)
科学(18814)
(17828)
中心(15895)
研究所(15720)
(15197)
财经(14975)
(14553)
(13614)
(13233)
北京(13189)
经济学(12621)
(12560)
师范(12463)
(11985)
业大(11674)
经济学院(11205)
财经大学(11181)
基金
项目(58059)
科学(46218)
研究(44057)
基金(42619)
(36900)
国家(36614)
科学基金(31564)
社会(28085)
社会科(26657)
社会科学(26649)
基金项目(21885)
(21706)
教育(20548)
自然(19955)
自然科(19549)
自然科学(19543)
自然科学基金(19189)
(18485)
编号(17796)
资助(17530)
成果(14631)
重点(13375)
(13060)
(12873)
课题(12872)
(12106)
国家社会(11653)
教育部(11517)
创新(11322)
(11320)
期刊
(52079)
经济(52079)
研究(31803)
中国(22399)
管理(14938)
(14893)
(13846)
(13478)
金融(13478)
科学(12519)
学报(12509)
教育(11811)
大学(10103)
学学(9263)
农业(8980)
技术(8531)
经济研究(8480)
业经(8353)
财经(8026)
国际(7041)
(7003)
(6986)
问题(6418)
世界(5453)
(5054)
理论(4720)
商业(4486)
(4449)
论坛(4449)
技术经济(4369)
共检索到158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梅  
在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东亚地区局势变化、日本拓展海外市场的诉求增强、"一带一路"先期成果显著的情况下,2017年春季以来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势头,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变化。中日两国围绕"一带一路"对接合作的氛围升温,开始进入务实性探讨和初步合作阶段。2018年10月,安倍首相正式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五十多项有关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金融、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将逐步开展合作。今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过程中,将面临一些挑战,如美国因素干扰、中日关系不稳固、中日制度性差异、第三方市场不确定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促进中日关系良性运行,在合作中求同存异,携手共促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国玲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补充,也是两国深化经贸关系的现实成果。中日两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及能源等领域在第三方市场上有较好的合作机遇。然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因为日方的疑虑心态以及容易受到中日政治关系、国际政治格局以及企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中日两国政府要加强政策对接,中日两国企业应该做好经营理性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平衡并充分预知风险做好风险管控,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双方合作的高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菲  李洪涛  
"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引领,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逐渐落地见效,为中外企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中法两国已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了多领域多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作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先行者",形成大量的探索和积累,本文以中法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例,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目前第三方市场合作已经确定了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但是总体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机制,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所必需的体制机制,包括企业沟通对话、政策法规协调、利益公平分配、矛盾公正解决、资金顺利融通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刚  
中国、日本与东盟同处东亚生产网络,产业链相互融合,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日在东盟第三方市场合作具备政治、经济基础,也符合三方自身发展需求。随着中日关系重回正轨,两国共同开展与东盟合作面临新契机,三方应在基础设施、国际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等主要领域,通过政策沟通、金融支持、社会贡献、长效机制等四个路径加强合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王迪  
本文基于中日绿色能源第三方合作的基础与优势,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给中日绿色能源第三方合作带来的机遇与前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绿色能源进行第三方合作的原则和策略。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中日两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充分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机会,构建造福各方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实现中日及第三方的多边共赢,推动绿色能源合作行稳致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健  刘伟岩  
借助ESI指数、TCI指数、IIT指数对中日与"带路国家"间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和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不同的贸易关系意味着其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带路国家"的贸易发展对策;日本与"带路国家"间更强的贸易互补性表明日本存在着参与该倡议的必要性,其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而中日两国与"带路国家"间不同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预示着两国应借鉴"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商业模式,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世鸿  屈婕  
2018年中日两国政府共同签署《关于中日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为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东盟国家是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理想对象。从多边合作的视角来看,第三方市场合作实际上是由双边的特定互惠性合作转向多边的扩散互惠性合作,双边合作的成功经验为三边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多边合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协调和协作问题,同样是中日在东盟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两类合作问题,解决恶性同质竞争及摆脱共同利益困境可以有效促进合作。中日在东盟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其重要意义,确保合作的责任意识和长远意识能有效实现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持续开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爱兰  王智烜  
考虑"第三方效应"是目前FDI研究的新趋势。非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是否存在"第三方效应"?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26个国家的投资数据进行空间效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各国的投资存在空间互补效应,并且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还受东道国周边国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以及各种观测不到的地区相关性因素的影响。对非洲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分类研究表明,中国对前一类国家投资的"第三方效应"更为显著。通过引入"第三方效应",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分布特征,这对中国企业走进非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爱兰  王智烜  
考虑"第三方效应"是目前FDI研究的新趋势。非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是否存在"第三方效应"?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26个国家的投资数据进行空间效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各国的投资存在空间互补效应,并且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还受东道国周边国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以及各种观测不到的地区相关性因素的影响。对非洲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分类研究表明,中国对前一类国家投资的"第三方效应"更为显著。通过引入"第三方效应",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分布特征,这对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更具启示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崇伯  丁梦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韩两国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新型合作模式,也是两国发展战略对接与比较优势互补的重要经济实践。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在产品服务、工程建设、投资合作、产融结合和战略合作五个领域打造了一系列重要工程,不仅加深中韩两国的合作基础,还为第三方市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但其中存在诸多挑战,产业结构的竞争、复杂的营商环境、域外大国因素的介入以及中韩经济波动等都对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造成了阻力。因此,开拓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示范工程、创新金融合作和完善协调机制,是实现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冯等田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SITC-5位码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和离散时间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关系生存时间的分布特征以及第三方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关系平均生存时间仅为5.28年;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双边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越小,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双边出口贸易关系则越难维系;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效降低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实际汇率波动显著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因此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货币政策协调,平抑汇率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推动贸易、金融和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价值链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锋  
仅仅三年多时间,"一带一路"从倡议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从理念和总体框架设计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成立丝路基金,再到国家开发银行的近千个项目,"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响应,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不仅为各方在投资、贸易、金融、文化和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奠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锋  
仅仅三年多时间,"一带一路"从倡议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从理念和总体框架设计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成立丝路基金,再到国家开发银行的近千个项目,"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响应,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不仅为各方在投资、贸易、金融、文化和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奠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斌彬  殷杰  郑向敏  
闽澳合作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非凡意义。基于闽澳合作的环境条件、政策导向条件以及时空条件,回顾闽澳合作成效,提出两地合作有待提升之处。就闽澳的合作格局、合作内容、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分配等内容提出相关思考,以期为新时期闽澳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桂梅  许蔓  
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非合作论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实践平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同非洲各个层面的发展战略全面对接,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再升级。展望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将在习近平主席"真、实、亲、诚"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下,逐渐落实以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八大行动",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历史新高。其间,需要中非携手解决中非合作中存在的难以持续、失衡和不对称的三大问题,补齐各种投资"短板"、创新合作模式、平衡产业布局和各种利益关系、力求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