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1)
2023(6901)
2022(5605)
2021(5317)
2020(4318)
2019(9784)
2018(9964)
2017(16976)
2016(9801)
2015(11208)
2014(11293)
2013(10542)
2012(10090)
2011(9124)
2010(9408)
2009(8677)
2008(8887)
2007(8286)
2006(7384)
2005(6890)
作者
(29262)
(24173)
(23941)
(23015)
(15373)
(11572)
(11026)
(9512)
(9373)
(8942)
(8243)
(8241)
(7919)
(7888)
(7781)
(7390)
(7310)
(7189)
(7095)
(6925)
(6367)
(6096)
(6048)
(5772)
(5664)
(5427)
(5409)
(5364)
(5120)
(5070)
学科
(30646)
经济(30586)
管理(24408)
(19582)
(16914)
企业(16914)
中国(11105)
(10460)
方法(9946)
理论(9730)
(9416)
(9043)
(8354)
教育(8088)
教学(7675)
数学(7630)
(7627)
业经(7256)
数学方法(7086)
(6424)
银行(6402)
(6259)
金融(6252)
(6184)
地方(6132)
农业(5768)
(5538)
(5207)
(5038)
贸易(5027)
机构
大学(133264)
学院(131238)
研究(50500)
(42224)
管理(41078)
经济(40798)
中国(37840)
理学(33804)
理学院(33251)
科学(33077)
管理学(32045)
管理学院(31774)
(31155)
(26686)
(25808)
研究所(24086)
(23536)
(23519)
中心(23311)
师范(23224)
(22536)
北京(20351)
业大(20326)
农业(20254)
技术(19736)
教育(18909)
师范大学(18615)
(18580)
(18480)
(17330)
基金
项目(82652)
科学(62947)
研究(62771)
基金(55347)
(49570)
国家(49050)
科学基金(39830)
社会(35168)
(33360)
社会科(32859)
社会科学(32851)
教育(32526)
(29283)
基金项目(27531)
编号(27317)
成果(25629)
自然(25193)
自然科(24618)
自然科学(24608)
自然科学基金(24112)
资助(23113)
课题(21557)
重点(19815)
(18076)
(17846)
(17610)
项目编号(16620)
(16608)
(16171)
大学(15806)
期刊
(55175)
经济(55175)
研究(43298)
中国(40346)
教育(34345)
学报(26895)
(24607)
科学(21680)
大学(20179)
(18971)
管理(18513)
学学(18248)
农业(16259)
技术(14872)
(12202)
金融(12202)
图书(10104)
职业(9588)
(9046)
财经(8462)
(8421)
经济研究(8304)
业经(8298)
书馆(7544)
图书馆(7544)
业大(7510)
(7423)
(7311)
论坛(7311)
问题(6480)
共检索到22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文静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邹文莉  
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突破传授型教学思路,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兴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兴丰  张民选  吕杰昕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由英国政府全额资助,是我国目前为止与发达国家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中小学教师交流。本文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以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为载体,对创建跨文化教师实践共同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讨论:(1)文化作为两个共同体的边界,可以为共同体之间的跨界学习创造机会;(2)共同体知识的管理可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生成和发展,为教师的跨文化学习提供源泉;(3)尽管教师参与从边缘走向了核心位置,但他们在不同活动中跨界学习的程度可能并不一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希洁  
本文以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与教师、家长、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者的7次深度访谈,并结合资料采集、分析,对一位成功的随班就读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了随班就读教师的心路历程,并从成功的随班就读教师特征,随班就读教师取得成功的外因,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等方面展示了成功的随班就读教师所具有的能力,还揭示了随班就读教师面临的压力与当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卉  王陆  张敏霞  
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目的是共享和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本文构建了促进教师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共享的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体系,为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提供基础支持。本文最后以远程认知学徒制研修活动为例说明了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体系在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中的运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萍  
实践共同体比学习型组织更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一个优秀的共同体应当是一个有能力促成成员广泛合作的共同体。从构建实践共同体情境学习平台入手,弥补当下教师培训脱离教学实践情境的缺陷。"实践共同体"倡导为"学习而设计"的理念,关注学习活动设计和管理,并以共同体之间交流互动和知识共享为基础,突出学习者的积极性、参与性和自主性,进而形成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甚至是创造性学习的良性氛围。与教学团队、项目团队和教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萍萍  
当前学界关于教师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存在诸多争论。本研究从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的互动关系、共同体中的冲突与异质性意见、教师个体与学校领导者在实践共同体中的角色以及实践共同体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对实践共同体内涵与理念中的模糊与争议之处进行了审视与反思。事实上,在实践共同体这一理念之下,蕴含着多元复杂的实践形态。为更好地发挥实践共同体的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加强对实践共同体内部教师互动合作过程的考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璐  
运用生命历程法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小学教师洁芮的社会科教学实践进行跨越四年的研究,呈现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科从概念重建到后概念重建所经历的变革。洁芮通过批判性思维模式框架与故事模式框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并利用基于文献提问的评价方式,成为21世纪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历次课程改革的缩影。生命历程法需要系统化的、丰富性的学科历史与理论作为背景支撑,从而使生命历程法研究迈向新阶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丽萍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借助PBL课程改革项目,以温格的实践共同体理论为框架,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实践证明:PBL课程改革为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提供平台;其构建过程有传承教师实践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学学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本文首次提出并界定了"绿色产业共同体"的概念,具体分析其产生的理论基石和内涵特征,指出绿色产业共同体是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现实逻辑,指出构建"一带一路"沿线绿色产业共同体意义重大,但是其在实践中面临着发展意识淡薄、顶层设计滞后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掣肘等困境。基于此,笔者从构筑话语传播体系、构建绿色产业评估体系、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平台、推进沿线中国省份与沿线国家对接、建立沿线产业安全与产业独立的应对体系等方面提出"一带一路"沿线构建绿色产业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丹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时代的命题和担当。近年来,全球化在危机和逆流中盘桓,中国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带一路"顺应区域合作需求和国际发展规律,引领全球化新趋势,集中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旨在以互联互通夯实全球化根基,以独特模式赋予全球化活力,以新型平台完善全球化机制,以文明共融擘画全球化前景——从基础、模式、机制、目标各个方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思想发展为行动,从理论落地到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耀威  王伯康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推进一场包括重建课程结构、革新教学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考试评价制度等层面的全方位课程改革运动。要让这场改革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契机,就要促成教师基于角色转型和职业生活方式改变的专业力量的兴起,重建其在学校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研究表明,教师参与教育行动研究,将使教师走上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良性循环;而教师与专业研究者合作,通过基于对话的研究共同体的构建,凭借组织互动所产生的激励力量、知识建构和智慧共享,将使教师跨上通向教育研究殿堂的第一个台阶,并走上“自我更新”与“合作互助”相结合的专业成长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家春  李中国  
当前,教师职前培养实践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建设的弱化,集中表现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弱化,而组织建设的基本策略是重视微观型组织建设,实现从实习场到实践共同体的场域转型。宏观型组织建构了实习场,促成校地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利合作,为师范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联盟型场域,但实习场存在"实践商品化、结构松散化、角色边缘化"等弊端,不能有效解决职前教师实践素质偏低的问题。微观型组织建构了实践共同体,在指导教师的核心引领下,师范生能充分浸润在真实的实践境脉之中,有效生成实践知识,并通过身份转换实现从边缘参与到中心参与的渗透。微观型组织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可作为落实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长效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