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6)
2023(13121)
2022(10858)
2021(9932)
2020(8256)
2019(19121)
2018(18678)
2017(36654)
2016(19610)
2015(22429)
2014(22454)
2013(22400)
2012(20978)
2011(18905)
2010(19725)
2009(18652)
2008(19015)
2007(17445)
2006(16173)
2005(15168)
作者
(56218)
(46582)
(46362)
(43686)
(29910)
(21947)
(21242)
(17934)
(17537)
(16996)
(15707)
(15248)
(15211)
(14930)
(14424)
(14045)
(13757)
(13708)
(13518)
(13343)
(11802)
(11481)
(11467)
(10731)
(10532)
(10516)
(10453)
(10319)
(9259)
(9132)
学科
(96782)
经济(96676)
(89346)
(81138)
企业(81138)
管理(74142)
方法(36749)
(31748)
业经(30633)
(28884)
中国(27693)
数学(27582)
数学方法(27390)
(25324)
贸易(25302)
(24567)
(24091)
财务(24061)
财务管理(24027)
企业财务(22841)
地方(22399)
(21230)
农业(20158)
技术(19243)
理论(17230)
(17148)
(16422)
(16407)
(15806)
银行(15795)
机构
学院(295529)
大学(288003)
(132412)
经济(129927)
管理(116545)
理学(98170)
理学院(97221)
管理学(96157)
研究(95945)
管理学院(95577)
中国(78421)
(64932)
(61085)
科学(51076)
财经(50139)
(47777)
(46923)
(45215)
中心(42680)
(42452)
研究所(41757)
北京(39636)
经济学(39388)
(37836)
财经大学(36582)
(36277)
师范(36007)
经济学院(35555)
业大(35397)
商学(34641)
基金
项目(173157)
科学(137603)
研究(135275)
基金(124124)
(104084)
国家(103045)
科学基金(90262)
社会(86821)
社会科(82523)
社会科学(82506)
(69140)
基金项目(64824)
教育(62388)
编号(56357)
(55733)
自然(54548)
自然科(53297)
自然科学(53284)
自然科学基金(52398)
资助(51150)
成果(46376)
(42423)
课题(39417)
(39255)
(38914)
重点(38502)
(37957)
发展(35652)
(35607)
创新(35427)
期刊
(159712)
经济(159712)
研究(96228)
中国(61772)
(54028)
管理(51571)
(41231)
科学(34309)
(34099)
金融(34099)
教育(33601)
学报(33222)
技术(29108)
业经(28685)
农业(28325)
大学(27268)
财经(25781)
经济研究(25540)
学学(25387)
(22242)
(22217)
问题(21920)
国际(19900)
(17345)
技术经济(17072)
世界(16487)
商业(16330)
现代(15473)
经济管理(14750)
财会(14680)
共检索到476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雨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其动因除主要来自于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内部动因要素外,对外开放引进的外部竞争要素亦功不可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总量和种类颇丰,拥有及其广阔的国内市场。从理论上讲,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似应以发展和扩大内需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辅,如同美国、德国等大型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模式那样。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晓玲  
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该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的具体经济部门的发展战略,它是在该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下,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有关对外贸易发展的全局性决策和长期规划。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萍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开放,我国专业外贸公司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因此有必要调整专业外贸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文就我国外贸经营权的开放与专业外贸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以及相关宏观政策支持作初步的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白明  李俊  崔卫杰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中,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虽然出现无法避免的下降,但是完成了"保市场、保份额"的艰巨任务,并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出口贸易大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取得了世界贸易数百年发展史上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后危机时代,世界步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周期,中国迫切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应有新思维、新战略。本刊将分两期刊载商务部2009年重大课题《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的部分成果。本期的题目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之抉择》,下一期的题目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海霓  
我国加入WTO后,专业外贸公司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实证提出了专业外贸公司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立军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方民生研究员所著《发展环境与战略抉择》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这是他继《经济增长与运行》之后的第二本研究文集。这本文集的最大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现实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观察问题的新理念,以及解决这些难题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其特点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义茂  
目前对服务贸易还仅限于对一个个具体类别点对点的面上的研究。本文认为应把服务贸易研究引向深入,在服务贸易12大类、160多个小类中,找出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总结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规律,推进服务贸易的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本文明确阐述了:决定服务贸易发展基本因素间的关系;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撑;现代化大流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关键;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应主要以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为中心;我国具备了加快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条件;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建国  
山东省同韩国的经贸合作在我国与韩国经贸关系中一直占居主要地位,这是山东在对韩国经贸关系中具有的经济优势和地理优势的反映,也是山东积极开展同韩国经贸合作的必然结果。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山东已把同韩国进行经贸合作做为扩大对外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鸿彬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最高层次上 ,经济发展战略只能有一个。通过回顾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历程 ,探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可剖析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涵并阐明河南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原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俞荣华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枢纽,也是目前最困难的农村卫生机构。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尤其是在工资改革后人员大幅度增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支出更大,今后如何生存发展,确是困扰各级卫生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国内许多学者作了多方探索,提出了各种见解,但至今尚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本文拟根据淮阴市1991~1993年财务统计资料,分析乡镇卫生院财务困境的原因,对众多发展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天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辛坦  
当前,在通货膨胀和经济体改举步维艰的双重困境中,中国经济界实际上存在着陷入“只顾低头走路,而不抬头看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不能自拔的倾向,结果是一些摆脱当前经济困境的思路和临时性措施,虽然对缓和当前经济中的剧烈结构性冲突有轻微的正效应,但却可能给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留下重大的隐患。本文将以制约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林智勇  
一、当前国有外贸企业的地位和特点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3万多家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按照它们的外贸规模来划分,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大型外贸企业。年进出口额可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1994年进出口额达71.2亿美元,自然名列榜首。这类企业主要有中央各部委所属进出口总公司,数量大约有20—30家,约占1994年全国外贸额的20%,是中国外贸发展的急先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卜伟  
为消除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存在的“隔层”,其主要途径之一是实现专业外贸公司实业化,这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但本文提出,并不是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每个专业外贸公司都要“贸工农技商银”结合:少数大型外贸公司可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成综合商社;规模仅次于综合商社的外贸公司构成我国外贸主体的第二层次,作为综合商社的预备队;一些行业性强的外贸公司将可能被兼并成生产企业的部门或子公司;各省、直辖市实业化较好的外贸公司将处于外贸企业规模的第三个层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惠良  
一、设立子公司的必要性 上海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按照九五规划和2010年的发展目标,围绕“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拟订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性措施,产业结构大调整,重点扶持发展六大支柱产业,建成“三港两路”以及实施三产发展战略,逐步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资源的市场配置,企业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为附合市场多元化、需求多元化的要求,商品流通由重视重、厚、长、大型向重视轻、薄、短、小型发展;生产形式由少品种、多数量开始向多品种、少数量转变;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发展方向由重硬件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