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8)
- 2023(5831)
- 2022(4900)
- 2021(4347)
- 2020(3603)
- 2019(7843)
- 2018(7400)
- 2017(13637)
- 2016(7552)
- 2015(7901)
- 2014(7418)
- 2013(7208)
- 2012(6556)
- 2011(5789)
- 2010(5516)
- 2009(5101)
- 2008(4827)
- 2007(4050)
- 2006(3511)
- 2005(2907)
- 学科
- 济(27118)
- 经济(27079)
- 业(20898)
- 管理(20623)
- 企(15707)
- 企业(15707)
- 方法(13400)
- 数学(12330)
- 数学方法(12227)
- 财(8697)
- 农(8519)
- 税(8487)
- 税收(7993)
- 收(7961)
- 学(7095)
- 贸(7026)
- 贸易(7025)
- 易(6875)
- 中国(6560)
- 农业(6140)
- 业经(6019)
- 技术(5136)
- 务(4976)
- 财务(4969)
- 财务管理(4965)
- 环境(4878)
- 企业财务(4730)
- 制(4402)
- 出(4208)
- 地方(4195)
- 机构
- 大学(106144)
- 学院(105717)
- 济(41776)
- 经济(41138)
- 管理(39276)
- 研究(37755)
- 理学(35381)
- 理学院(34943)
- 管理学(34176)
- 管理学院(34021)
- 农(28759)
- 科学(27288)
- 中国(26841)
- 业大(23394)
- 农业(23320)
- 京(21631)
- 所(20406)
- 财(19320)
- 研究所(19213)
- 中心(16682)
- 农业大学(15952)
- 财经(15745)
- 江(14587)
- 经(14505)
- 院(13750)
- 省(13576)
- 经济学(13033)
- 北京(12993)
- 室(12792)
- 科学院(12342)
- 基金
- 项目(81748)
- 科学(63286)
- 基金(61168)
- 家(57909)
- 国家(57483)
- 研究(49809)
- 科学基金(47659)
- 自然(34085)
- 自然科(33336)
- 自然科学(33323)
- 基金项目(33322)
- 社会(32999)
- 自然科学基金(32765)
- 省(31623)
- 社会科(31411)
- 社会科学(31401)
- 划(27730)
- 资助(23838)
- 教育(21713)
- 重点(18917)
- 计划(18567)
- 创(17494)
- 部(17186)
- 科研(17017)
- 发(17013)
- 编号(16982)
- 科技(16746)
- 创新(16487)
- 业(15945)
- 国家社会(14564)
共检索到140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华 赵原 刘立业 肖运实 李君利
目前所使用的累积因子是在无限大介质模型下计算得到的,与现实模型差异较大。为了提高累积因子在实际计算中的精度,基于Monte Carlo方法和圆柱模型对水中的γ射线吸收剂量累积因子随介质尺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水中的累积因子值会随着圆柱半径的变大而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其在趋于稳定值时对应的圆柱半径数值与能量和介质厚度无关,仅与点源和测量点到介质表面的距离有关。在累积因子达到稳定值之前,其大小随圆柱半径的变化较大,在一定自由程数范围内符合线性变化规律,并且随着介质厚度的增大,符合线性规律对应的自由程数
关键词:
辐射防护 累积因子 介质尺寸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伟明 哈益明 王锋 张彦立
【目的】检测孜然是否经过辐照处理并估算孜然原初吸收剂量。【方法】以孜然为对象,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技术研究孜然在0—15.0 kGy内ESR波谱特征变化,分析辐照剂量与信号强度的关系以及贮藏时间对自由基浓度的影响,并采用附加剂量法估测孜然样品的原初吸收剂量。【结果】辐照后孜然的ESR波谱信号强度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大,经过220 d贮藏期后仍能应用ESR波谱法检测孜然是否经过辐照处理。附加剂量法能够用于辐照孜然的剂量估算,其中利用3次多项式在不同贮藏时间里(10 d、20 d和30 d)拟合估算出的每个样品的剂量值与原初剂量的偏差均在1 kGy内,比用对数方程拟合估算出的剂量值更准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宾国 崔节虎 彭伟功 张继彪 郑正
【目的】研究γ-射线辐照对水华优势藻种——鱼腥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蓝藻水华暴发的防治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60 Co衰变产生的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鱼腥藻,分析γ-射线对鱼腥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辐照剂量(0,3,5,7,9,11kGy)、溶液pH及外源物质(H2O2、抗坏血酸)对辐照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辐照剂量γ-射线对鱼腥藻细胞内含物、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γ-射线辐照前后鱼腥藻细胞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鱼腥藻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且抑制效果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经剂量11kGy的γ-射线辐照处...
关键词:
γ-射线 辐照处理 鱼腥藻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皓 陈学珍 韩世文 李博 白宝良 于同泉 路苹
利用不同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品种的大豆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剂量分别为0(CK),50,100,150,200,250和300 Gy 7个水平,剂量率为1.2 Gy/min。根据大豆M1的成株率和M2农艺性状的变异率确定辐照的最佳剂量以及对M2的致变效应。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M1的农艺性状有抑制作用,其性状平均数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式为y=0.000 1x2-0.381x+102.9(R2=0.962 7**);品种间最佳剂量有差异,平均为144.3 Gy;不同辐照剂量对M2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剂量越大,影响越大;由于基因...
关键词:
大豆 辐照 农艺性状 致变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王晓国 蒋月喜 关世凯 黄昌艳 何荆洲 邓杰玲 卜朝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广红 柳觐 倪书邦 范秋红 宫丽丹 陶亮 陶丽 陈丽兰 贺熙勇
以澳洲坚果品种‘Renown’、‘own choice’、‘hAeS900’、‘hVA16’的接穗为供试材料。用6种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嫁接,以未经辐照的接穗为对照。对嫁接成活率、植株生长变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15~90 Gy辐照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加大,对嫁接成活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不同品种的澳洲坚果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较大。4个品种(‘own choice’、‘hVA16’、‘Renown’、‘hAeS900’)枝条的辐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9.68、18.23、18.04和10.81 Gy。本研究可为澳洲坚果辐射诱变育种适宜剂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天顺 陈伟 蒋文艳 杨玉霞 李晓妤 王海军 廖洁 莫磊兴
[目的]探究螯合剂[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氨三乙酸(NTA)、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鬼针草镉(Cd)、锌(Zn)、铅(Pb)和铜(Cu)吸收累积的影响,筛选出能够强化鬼针草重金属吸收能力的螯合剂。[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在采自矿区的Cd、Zn、Pb和Cu复合污染的土壤上种植鬼针草,研究螯合剂EGTA、NTA和EDDS作用下鬼针草对污染土壤中Cd、Zn、Pb和Cu的吸收与转运。[结果]3种螯合剂均能促进鬼针草的生长,其促进效果为:EDDS>EGTA>NTA。从根茎叶组织单位含量看,EGTA、NTA和EDDS均能促进Zn在鬼针草茎部的吸收,促进Pb在鬼针草根部的吸收以及Cu在鬼针草根茎叶部的吸收。从植株吸收累积总量来看,EGTA促进鬼针草Zn吸收累积效果最好,EDDS促进鬼针草Pb、Cu吸收累积效果最好,3种螯合剂对鬼针草吸收Cd的影响效果不佳。EGTA作用下鬼针草叶部及茎部对Cu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高于对照,说明EGTA能有效促进Cu在鬼针草体内的富集及转运。[结论]除EGTA、EDDS对鬼针草吸收Cd影响作用不显著,且NTA不仅减少了鬼针草对Cd的吸收,对鬼针草Zn吸收提升也不显著外,3种螯合剂均显著提升了鬼针草对Zn、Pb和Cu的吸收累积量。
关键词:
螯合剂 鬼针草 重金属 植物提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觐 孔广红 倪书邦 贺熙勇 肖晓明 陈丽兰 范秋红 张海文
在前期低剂量辐照试验的基础上,分别用剂量为300、600、900、1200、1500 Gy(2011年)和400、500、700、800 Gy(2012年)较高剂量的60Co-γ射线对4个品种的澳洲坚果种子进行了辐照,剂量率为10 Gy/h。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所有品种的发芽速率显著减慢,部分处理在播种后12周才开始发芽,且发芽率显著降低;辐照后的幼苗表现出茎干分叉、根系变短、第一对真叶消失、茎干矮化粗壮、叶片畸形等性状;不同品种的致死剂量和适宜诱变剂量也有明显差异,‘云澳57’和‘云澳58’的60Co-γ射线致死剂量均为800 Gy,‘云澳51’的致死剂量为900 Gy,‘云澳4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段鑫 欧杰 李柏林
利用低功率的X光机,在3.08到18.48戈瑞(Gy)范围内对污染生鲜肉的微生物进行辐照,通过微生物存活率与辐照剂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在此辐照条件下的D10值,并探讨对X射线辐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菌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及其芽孢的D10值分别为5.41、5.00和23.81 Gy,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D10值分别为5.35和6.45 Gy,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青霉孢子的D10值分别为3.62、4.39和16.39 Gy。供试菌株中蜡状芽孢杆菌芽孢和青霉孢子对辐照的抗性较强,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辐照较为敏感。研究亮点:利用低功率的X光机,在Gy...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单新河 张运龙 王显国 孙洪仁 吴吉馯 薛浩杰
为探究施氮量对科尔沁沙地燕麦(Avena sativa)生物量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本试验以‘贝勒2号’燕麦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氮梯度,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N0)、45.6 kg·hm-2(N1)、91 kg·hm-2(N2)和137 kg·hm-2(N3),测定燕麦全生育时期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氮素含量,计算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利用率,综合评估氮肥的影响。结果表明:1)燕麦开花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幅度为10.83%~10.92%(P<0.05);燕麦完熟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幅度为5.37%~8.53%(P<0.05)。2)燕麦抽穗期到完熟期,生物量对氮肥响应与施用量有关,45.6 kg·hm-2(N1)较N0未改变生物量,N2和N3较N0显著增加生物量26.60%-48.33%(抽穗期除外),且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燕麦孕穗期到完熟期,施氮显著提高燕麦氮素吸收量;燕麦整个生育时期,各施氮处理生物量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累积均呈增加趋势;N2处理燕麦氮素吸收量累积和累积速率要高于N3处理。4)随施氮量的增加,燕麦各生育时期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均降低。综上,在科尔沁沙地,与45.6 kg·hm-2和137 kg·hm-2相比,91 kg·hm-2是该地区燕麦生产适宜施氮量。该研究可为燕麦生产力提升及氮素营养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燕麦 生物量累积 养分吸收量 科尔沁沙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超 胡跃高 钱欣 任长忠 林叶春 郭来春 王春龙 曾昭海
以白绿11号和白燕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0、30、60、90和120kg/hm2)对绿豆‖燕麦间作系统生产力、生物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燕麦具有间作产量优势,间作系统比单作系统生产力平均提高了30%。间作系统生产力、生物产量、氮素吸收率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施氮或施氮量较低时,燕麦与绿豆间作通过种间氮营养互补机制在不降低产量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土地当量比(LER)、生物产量及氮积累量;高氮肥量和种间互作使作物发生氮素"奢侈吸收",且高氮条件下,豆科固氮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发生"氮阻遏"。
关键词:
绿豆 燕麦 生物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 周利军 纪晓楠 姚二民 丁美宙 顾小燕 王海滨
为研究不同尺寸规格烟梗物理及加工特性的差异,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首先研究了直径与长度对不同地区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比分析不同直径规格烟梗制得梗丝的成丝效果及物理质量。结果表明:(1)直径对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烟梗直径的增加,烟梗的含水率增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长度对部分地区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当烟梗长度为2060 mm时,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变化不大。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生产,可将6地区不同直径烟梗分为4组。(2)对照样
关键词:
烟梗 尺寸 吸湿性 梗丝质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砚美 杨晗 王芳 熊绪杰 张万举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23)对紫外线吸收剂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SA能够与DNA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了PBSA紫外吸收的降低和荧光的猝灭;PBSA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两者间的结合位点数为1.1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桂华 吴科堰 秦松 柴冠群 吴正卓 范成五
【目的】在镉(Cd)胁迫下,比较不同钝化材料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吸收积累Cd的影响,为提高Cd污染土壤的白及种植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紫花三叉白及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添加1.5 mg/kg Cd模拟重度Cd污染土壤,施用不同钝化材料(5%硅钙肥、5%牛粪有机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含磷物质、5%硅钙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含磷物质+5%玉米秸秆生物炭、5%牛粪有机肥+5%含磷物质和5%硅钙肥+5%牛粪有机肥)后分析测定土壤的pH和Cd有效性及紫花三叉白及各部位Cd的含量。【结果】不同钝化材料中,白及地下部块茎和整株生物量增加效果以5%牛粪有机肥和5%玉米秸秆生物炭较好,与对照相比,地下部块茎生物量分别增加62.87%和59.18%,整株生物量分别增加57.36%和46.07%;土壤pH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硅钙肥+玉米秸秆生物炭和硅钙肥的较高,较对照分别提升3.84、3.70和3.67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硅钙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硅钙肥+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较低,分别较对照分别低92.86%、89.29%和87.50%;白及的根系、块茎和叶中Cd含量均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含量最低,降幅分别为97.60%、88.80%和95.29%。白及各部位对Cd的富集迁移能力为根系>块茎>叶片,牛粪有机肥+硅钙肥处理白及各部位对Cd的富集系数最低。【结论】施加5%牛粪有机肥和5%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白及块茎的增产效果较好;5%牛粪有机肥+5%硅钙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硅钙肥和5%硅钙肥对重度Cd污染土壤钝化效果较佳;5%牛粪有机肥+5%硅钙肥对白及各部位阻Cd效果最好。
关键词:
镉 钝化材料 紫花三叉白及 富集系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衣纯真 付桂平 张福锁 李花粉
本文研究在镉污染的土壤上施用钾肥(KCl)对水稻、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累积镉的影响。结果表明:KCl对这两种作物吸收镉均有促进作用,KCl对水稻吸收镉的促进效率高于小麦,其可食部分含镉量是:麦粒>糙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