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6)
- 2023(4420)
- 2022(3586)
- 2021(3654)
- 2020(2991)
- 2019(6993)
- 2018(7133)
- 2017(11012)
- 2016(7765)
- 2015(9290)
- 2014(9346)
- 2013(8340)
- 2012(8053)
- 2011(7670)
- 2010(7905)
- 2009(7013)
- 2008(6743)
- 2007(6424)
- 2006(5982)
- 2005(5828)
- 学科
- 教育(21691)
- 济(15911)
- 经济(15874)
- 中国(13284)
- 管理(12189)
- 业(8996)
- 理论(8660)
- 学(8418)
- 教学(7815)
- 企(7183)
- 企业(7183)
- 方法(5979)
- 农(4895)
- 数学(4827)
- 数学方法(4697)
- 研究(4678)
- 发(4656)
- 财(4560)
- 思想(4521)
- 政治(4338)
- 发展(4220)
- 学校(4196)
- 制(4095)
- 展(4095)
- 思想政治(4082)
- 政治教育(4082)
- 治教(4082)
- 高等(4064)
- 德育(4050)
- 革(3834)
- 机构
- 大学(107752)
- 学院(95441)
- 研究(44408)
- 教育(33223)
- 科学(27392)
- 济(27367)
- 京(26902)
- 范(26470)
- 经济(26316)
- 师范(26251)
- 中国(25557)
- 所(24034)
- 管理(24023)
- 师范大学(21922)
- 研究所(21701)
- 理学(19461)
- 理学院(18994)
- 北京(18698)
- 农(18661)
- 江(18282)
- 管理学(18200)
- 管理学院(18004)
- 中心(17384)
- 院(16091)
- 技术(15878)
- 农业(14948)
- 业大(14564)
- 财(14411)
- 州(13631)
- 职业(13096)
- 基金
- 项目(56408)
- 研究(47414)
- 科学(44367)
- 基金(35278)
- 教育(32536)
- 家(31500)
- 国家(31047)
- 社会(24751)
- 科学基金(23806)
- 划(23707)
- 省(23521)
- 成果(22901)
- 社会科(22851)
- 社会科学(22841)
- 编号(21884)
- 课题(20650)
- 年(17227)
- 基金项目(16790)
- 资助(15294)
- 重点(15230)
- 自然(14890)
- 部(14617)
- 自然科(14513)
- 自然科学(14503)
- 规划(14287)
- 自然科学基金(14240)
- 大学(13622)
- 发(13332)
- 性(13093)
- 项目编号(13053)
共检索到177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大学是否应该把道德和公民教育作为一项教育目标?大学是否应该把某一种价值观或思想作为自己的教育立场?大学作为一个研究和探讨高深学问的机构,是否与道德和公民教育在某些方面相抵?这些对大学教育的拷问,是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本科教育 道德和公民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课程是教育学生的主体媒介,而公民和道德教育的很多内容基本上是认知、理解、解释、判断等智力活动。我们所研究的美国大学的课程案例,把道德和公民教育都结合在整个本科学习的经验中,既在通识教育里面,也在专业教育里面。同时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是美国大学道德和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具有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明
本刊本期以较大篇幅发表张晓明同志的这篇论文,不仅是因为目前如此全面系统地研究美国大学道德教育的文章尚属少见,而且主要是由于本文用大量事实澄清了美国大学无德育的错觉,说明美国大学也是把德育放在极为重要地位的.文章通过对美国大学道德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基本内容的分析研究,比较充分地揭露了美国大学教育的阶级实质;文中介绍的美国大学进行道德教育的多样化途径和方法,对于我们高等学校改进和加强德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无论从发展逻辑还是现实而言,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或者说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成,又是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公民社会的生长在根本上依赖于良善公民的呵护和捍卫,而良善公民的养成则依赖良好的教育。就当下的公民道德教育而言,若要担负起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使命,需要它在反思自身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边界意识、义务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月 刘献君 陈敏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构建都有赖于大量高素质公民的参与。大学生公民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公民自身的发展要求他们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独立人格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刘献君
导师刘献君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5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大量高素质公民的参与。大学生公民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敬伟 张军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民性道德建设的热潮。高等学校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责任重大。要认清大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理清高校德育思路,从理论层面探究德育与道德的历史渊源及相互关系,进一步创新大学德育机制。
关键词:
大学德育 公民道德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家新 易连云
答辩时间2013年4月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因之而更加紧密。高校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价值观的体认、道德理性的增强、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资本,也对现时与未来的社会公民进行着次生教育,这将使得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心。本研究以高等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严从根
公民不服从是一种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以纠正不正义为理想的公民道德行为,培养具有公民不服从品质的公民理应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维。作为一种公民道德实践,它还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多数学生虽然不能称之为公民,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正当权利。这些权利时常会受到一些"伪公民道德教育"不正义的侵犯,有的时候,当他们采用了各种常规求诉的手段都无法消除这种不正义对待,因此,作为有效维权手段的学生不服从应该得到尊重,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不服从权利。尊重学生的不服从权利,只是为培养公民不服从品质提供了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公民不服从品质,在学校公民道德教育中要开展专门的公民不服从教育。
关键词:
公民不服从 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健 刘宝存
20世纪末期,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全球公民教育逐渐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关于全球公民教育的内涵、价值和途径等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问题却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在全球公民教育的内涵上,存在能力导向和价值导向的争论;在全球公民教育的价值上,存在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的争论、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争论、全球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争论、文化统一和文化多样的争论;在全球公民教育的途径上,存在世界研究和发展教育研究的争论、认知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争论。
关键词:
全球公民教育 全球公民 公民教育 全球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从根 熊甸双
生态公民不仅要对同时代的他人负有道德责任,也要对未来人及非人类的自然物种负有道德责任。生态方面的份内责任和份外责任作为生态道德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生态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一不可。为了使个体主动成为生态公民,积极承担生态公民的道德责任,需要基于此处与当下,实施能让个体感受到效用的生态公民的道德责任教育。
关键词:
生态公民 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红艳
道德相对主义取代道德普遍主义有着某种历史合理性,促进了道德自由和道德宽容,但瓦解了道德共识,中断了道德对话。道德相对主义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影响也非全然消极,它要求将文化多元、价值多元视角纳入公民德育,从道德权利的视角重新审视道德规范的合法性。需要在道德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达成平衡:用道德普遍主义规制普遍人权范围,保障人类基本道德权利;用伦理多元主义来规范公民发展性权利问题,保障价值多元。为此,学校德育不仅需要培养理解本土文化的国家公民,更需要培养具有文化移情能力和文化对话能力的全球公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继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文利 何振海
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非体系化、非连续性、非规范化等诸多缺陷,制约了学术道德教育的效度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结合美国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从学术行为规范的确立、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学术道德教育的多元参与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道德教育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秋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开始重视低碳、节能、防治污染等环保工作,并掀起了一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浪潮。美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因其起步早、成效快和规范有序,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因此,研究分析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特色,结合中国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准,助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