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1)
2023(6920)
2022(5950)
2021(5610)
2020(4742)
2019(10621)
2018(10632)
2017(19974)
2016(11205)
2015(12298)
2014(12307)
2013(12189)
2012(11107)
2011(9694)
2010(10175)
2009(9755)
2008(10271)
2007(8862)
2006(8133)
2005(7661)
作者
(28607)
(23860)
(23773)
(23204)
(15261)
(11441)
(10893)
(8957)
(8921)
(8834)
(8377)
(7980)
(7969)
(7956)
(7930)
(7398)
(7045)
(6941)
(6880)
(6676)
(6281)
(5790)
(5699)
(5517)
(5458)
(5444)
(5377)
(5348)
(4813)
(4704)
学科
管理(41751)
(36259)
经济(36184)
(35042)
(32132)
企业(32132)
(31501)
(21886)
税收(20438)
(20263)
(17845)
财政(15427)
(15135)
财务(15109)
财务管理(15061)
企业财务(14352)
中国(12789)
(12657)
(12510)
方法(11915)
体制(11125)
(10091)
数学(9905)
数学方法(9808)
业经(9780)
(9395)
银行(9387)
(8773)
(8403)
制度(8396)
机构
大学(147285)
学院(146477)
(62385)
经济(61061)
管理(52775)
研究(50468)
(48148)
理学(43963)
理学院(43499)
管理学(43014)
管理学院(42699)
中国(40910)
财经(31737)
(30768)
(28491)
科学(26401)
(25341)
(25224)
财经大学(23078)
中心(22073)
研究所(21344)
经济学(20040)
北京(19915)
(19051)
(18583)
(18483)
(18202)
经济学院(17899)
(17371)
师范(17239)
基金
项目(85870)
研究(68134)
科学(67582)
基金(62259)
(52561)
国家(52097)
科学基金(44950)
社会(44119)
社会科(41811)
社会科学(41800)
(32565)
基金项目(31888)
教育(31666)
编号(28000)
(26957)
自然(26039)
成果(25924)
自然科(25391)
自然科学(25383)
资助(25123)
自然科学基金(24935)
(23916)
(20582)
(20193)
课题(20176)
重点(19548)
国家社会(18763)
(18186)
教育部(18100)
项目编号(18093)
期刊
(76896)
经济(76896)
研究(58981)
(45173)
中国(37674)
管理(21702)
教育(19247)
学报(19168)
(17839)
(17472)
金融(17472)
(17247)
财经(16854)
科学(16507)
(15739)
大学(15636)
学学(14458)
(14301)
税务(13983)
经济研究(12859)
会计(11755)
财会(11420)
技术(11374)
农业(10479)
业经(10057)
(10030)
财政(10030)
问题(9526)
(8165)
国际(7583)
共检索到254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梁季  
1.在"最小一揽子"配套改革中积极、渐进推进省以下分税制的贯彻落实,通过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大面上将我国原来的五个政府层级扁平化为中央、省、市县三个层级(不同地区可有先有后),以此作为由"山重水复"变"柳暗花明"的一个框架基础。2.在顶层规划下调整、理顺中央与地方三层级事权划分,进而按照政府事务的属性和逻辑原理,合理和力求清晰地划分政府间支出责任,尽快启动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与支出责任明细单的工作,并在其后动态优化和加强绩效考评约束。例如,地方政府应退出一般竞争项目投资领域;经济案件司法审判权应集中于中央层级,等等。3.以税制改革为配合,积极完善以税种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梁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将步入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与此前若干轮改革类似,财税改革再次成为研讨和推进配套改革的切入点,其中又以如何认识和深化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改革为核心。近些年因现实运行中所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分税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无论如何不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工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规范的制度,由于它具有稳定性、协调性和制衡性的特点,使其能有效地调节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而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舒成  曹志文  
采用重心理论,综合利用Arc GIS10.2与空间角度与地理距离计算软件,基于我国300多个地级市数据测算全国财政收入重心,分析了1994—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重心的移动路径,刻画了财政收入重心与几何中心的偏离态势,结论表明:我国财政收入重心与我国几何重心存在偏离,说明我国财政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距;我国财政收入呈现椭圆形的闭环状态,说明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东西方向上财政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人口等对财政收入重心影响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伟  
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做出了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分税制也应当随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调整而调整。一、对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几点认识第一,从长期动态角度看,很难完整清晰地界定各级政府事权。事权划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登全  
一)解决几个认识问题,为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1.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绝不是通过“一平二调”搞绝对平均。改革必须承认差别,体现差别。发达地区要支持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将会得到省里适当的“输血”。但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历年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财政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财税部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借鉴外国财政管理体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想和方案,并于1994年实施。一、分税制的提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的改革路径回到"分钱"的路径上来。阻碍改革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历程,其次通过分析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结构以及事权划分等数据描述了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相应地提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方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税改革课题组  刘克崮  贾康  高培勇  满燕云  于长革  杨志勇  蒋震  赵全厚  刘红灿  刘威  刘微  
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与财税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在几轮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财税改革都成为先行者和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瓶颈、收入分配不公、社会矛盾积累等问题凸显。财政是政治、行政和经济体制的联结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庞凤喜  
"营改增"的继续推进,将涉及寻找新的地方主体税种,重新布局地方税体系,以及调整地方和中央之间财政分成比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可以"营改增"为契机,重塑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思路应涉及以下内容:1.尽可能细化事权范围、支出责任,并与财权、财力配置相适应。如应尽可能列举各级政府的全部事权范围,相应明确支出责任,并配置相应的财权与财力,对于长期性项目和跨区域项目,则应明确相关政府责任主体的分摊比例。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志勇  
未来分税制改革:一是扩大中央事权,二是财权和财力适当下移,扩大地方财权,增加可支配财力。此间必然涉及中央和地方的集权分权难题。楼继伟(2013)强调"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以中央财政为主导寻求分权与集权的最佳组合"。"法治化"对于一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东君  
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1999—2011年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是土地财政形成的重要诱因,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规模膨胀具有显著正面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对中国城镇化率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效应差异,从东部地区来看,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宫汝凯  
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发现,较高的房价水平总是与较高的财政分权度联系在一起的,而较高的财政分权度又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本文采用2000—2008年的分省面板数据,研究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政分权度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为上述假说提供实证证据。结果表明,分税制背景下逐年扩大的财政分权度是导致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制度性因素。在使用了不同的计量方法、识别技术以及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房价的因素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是稳健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东君  
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1999~2012年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是土地财政形成的重要诱因,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规模膨胀具有显著正面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对中国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效应差异;从粮食主销区来看,土地财政与粮食生产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在粮食主产区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