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8)
2023(8627)
2022(7258)
2021(6817)
2020(5862)
2019(13207)
2018(12992)
2017(25025)
2016(13535)
2015(15219)
2014(15187)
2013(15615)
2012(14611)
2011(12954)
2010(13511)
2009(13393)
2008(13581)
2007(12095)
2006(11155)
2005(10479)
作者
(39597)
(33263)
(32761)
(31133)
(21066)
(15661)
(14995)
(12666)
(12230)
(11982)
(11130)
(11108)
(10949)
(10609)
(10022)
(9869)
(9733)
(9698)
(9653)
(9581)
(8219)
(8140)
(8047)
(7580)
(7504)
(7478)
(7438)
(7324)
(6455)
(6454)
学科
(72611)
(65922)
经济(65846)
(65012)
企业(65012)
管理(53720)
方法(29638)
业经(25130)
(24750)
(22979)
数学(21065)
数学方法(20943)
中国(18795)
农业(18475)
(17491)
财务(17473)
财务管理(17455)
企业财务(16503)
技术(15125)
(15033)
(13079)
(12556)
(12190)
贸易(12182)
理论(12055)
(11998)
(11879)
(11394)
企业经济(10561)
技术管理(10055)
机构
学院(209515)
大学(203258)
(93275)
经济(91721)
管理(85335)
理学(72304)
理学院(71598)
管理学(70765)
管理学院(70350)
研究(66385)
中国(56021)
(46572)
(42735)
科学(37096)
财经(36444)
(33390)
(33317)
(32947)
(32382)
中心(29853)
研究所(29424)
经济学(27778)
北京(27587)
业大(26692)
财经大学(26601)
农业(26082)
(25738)
商学(25154)
经济学院(25127)
(25006)
基金
项目(123944)
科学(99498)
研究(93096)
基金(91679)
(77658)
国家(76892)
科学基金(67642)
社会(61882)
社会科(58732)
社会科学(58718)
基金项目(48876)
(48870)
自然(42222)
自然科(41223)
自然科学(41211)
教育(40831)
自然科学基金(40554)
(39448)
资助(37966)
编号(36792)
(31541)
成果(28837)
(28555)
(27959)
(27783)
重点(26983)
创新(25767)
国家社会(25484)
(24878)
课题(24838)
期刊
(112726)
经济(112726)
研究(64783)
中国(39261)
(38135)
管理(36532)
(32052)
科学(26923)
学报(24794)
农业(22356)
(21794)
金融(21794)
业经(21088)
大学(19846)
学学(18897)
技术(18830)
财经(18467)
经济研究(17601)
(16048)
问题(15099)
教育(14090)
(13778)
(13586)
技术经济(13193)
国际(11964)
商业(11924)
(11776)
现代(11225)
世界(11118)
经济管理(10515)
共检索到329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颖  周黎明  
本文首先总结了旅游业的主要特征,然后分析了影响旅游业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用数学模型预测了今后十年我国旅游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从而说明了发展旅游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天厌  侯仁民  
本文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建立了旅游收入、旅游客源与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的相关模型;利用EXCEL模型分析预测了2005~2010年我国旅游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从而说明发展旅游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布仁呼  韩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娜  
新形势下,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三农旅游",越来越受到大都市白领阶层的青睐,成为当下旅游界的宠儿。"三农旅游"的开发不仅推动了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三农旅游"的发展特色,对制约"三农旅游"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并对"三农旅游"如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秀娟  王玉  
"三农旅游"发展模式契合了农村产业整体投资少、资源开发难度小的运行特点,能够充分解决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的吸纳问题。然由于理念滞后、运营方式单一等短板的存在,"三农旅游"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潜力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农民工短缺现象在城市已经出现,农民工收入近年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有充分发挥"三农旅游"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谋求以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农村才能避免衰亡命运,持续保持繁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五七  石培华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旅游业的战略转型期,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十年,将迎来若干个非线性增长的拐点因素。未来十年,宏观经济持续增长,收入增长、社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发展阶段性的跨越,国家层面重大举措的拉动,和平的国际环境的拉动,重大国际盛事的拉动,新业态的拉动,我国旅游产业环比增长率基数将达到12%~16%,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将实现倍增计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涛  
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是释放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潜力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我国农村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就业现状,研究农村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效应,认为农村服务业可以通过直接吸纳效应和带动吸纳效应两种渠道拉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并且这种拉动作用非常显著。文章提出加大农村服务业投入、调整行业结构、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等措施,以加快农村服务业大发展,持续拉动农村扩大就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栾维新,宋薇  
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已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海洋产业系统为研究样本,选取陆域产业为参照系,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间的关联强度等多方面论证了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对陆域产业的拉动效应,指出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新的劳动力吸引磁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海洋产业增加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7万人,可相应为陆域创造4.7万人的间接就业机会。研究成果对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屹  范志莹  
制造业转型升级往往导致劳动力需求变化,进而引发结构性失业问题,而厘清制造业整体及分区域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特征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劳动力需求视角,分析了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2012—2019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0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加均降低了制造业整体就业增长率及就业人数,削弱了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分区域来看,东部省份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受行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最大,中部、西部省份次之,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增加降低了东部、西部省份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对中部省份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统筹推进就业优先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学钢,唐立国  
一、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拉动的特点分析 上海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效应日益明显,其拉动效应大小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旅游收入指标和旅游业就业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很大,但拉动就业的功效有阶段性差异。1996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秦放鸣  范姣  
文章将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保持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参照何建新的计算方法,具体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VRS模式下以产出为导向的BCC模型,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输出变量,以就业结构偏离度、产业成长程度及城镇化率为输入变量,估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效率。研究发现:(1)由于我国各地区产业发展同质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了整体技术效率虚高的假象。(2)东部地区在户籍制度,资本、技术对劳动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熊立新  
目前,乡镇企业仍然是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和主要渠道。因此,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剩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氵凯)  薛继亮  梁寿超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建筑领域。根据1983~2007年建筑业和农民工的数据,利用VEC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建筑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筑业对农村劳动力在就业量的吸纳和调整上具有长期性。最后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檀竹平  罗必良  
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互动关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务农劳动力具有替代与挤出效应是学界的一致共识。但作为改造传统农业重要力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其本身所具有的革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农村劳动力留农或返乡的功能并不被主流文献所重视。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分析农机外包服务对农户务农劳动力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将有效替代务农劳动力,但并不必然诱发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具有抑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在村庄层面,机耕服务的改善将显著抑制劳动力外出务工。机理分析发现,农机外包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在农村部门的务工收入;统一提供机耕服务的村庄更可能发展非农产业,从而解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之谜”。正是由于社会化服务所具有的改造传统农业并深化其分工的功能,决定了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并非是单纯地挤出劳动力,反而会拓展农村就业空间。由此强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成为农村与城市争夺优质劳动力的重要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檀竹平  罗必良  
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互动关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务农劳动力具有替代与挤出效应是学界的一致共识。但作为改造传统农业重要力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其本身所具有的革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农村劳动力留农或返乡的功能并不被主流文献所重视。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分析农机外包服务对农户务农劳动力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将有效替代务农劳动力,但并不必然诱发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具有抑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在村庄层面,机耕服务的改善将显著抑制劳动力外出务工。机理分析发现,农机外包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在农村部门的务工收入;统一提供机耕服务的村庄更可能发展非农产业,从而解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之谜”。正是由于社会化服务所具有的改造传统农业并深化其分工的功能,决定了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并非是单纯地挤出劳动力,反而会拓展农村就业空间。由此强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成为农村与城市争夺优质劳动力的重要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