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47)
- 2023(18454)
- 2022(15483)
- 2021(14264)
- 2020(12337)
- 2019(28153)
- 2018(27893)
- 2017(53383)
- 2016(28868)
- 2015(32061)
- 2014(31924)
- 2013(31523)
- 2012(28873)
- 2011(25805)
- 2010(25731)
- 2009(24230)
- 2008(24181)
- 2007(22030)
- 2006(19186)
- 2005(17379)
- 学科
- 济(122744)
- 经济(122587)
- 业(104679)
- 管理(100083)
- 企(92196)
- 企业(92196)
- 方法(54985)
- 数学(45151)
- 数学方法(44588)
- 财(38547)
- 农(36808)
- 业经(34434)
- 中国(29944)
- 制(27224)
- 务(26450)
- 财务(26394)
- 财务管理(26346)
- 地方(25957)
- 农业(25380)
- 企业财务(25019)
- 技术(23519)
- 学(21808)
- 和(21183)
- 贸(20669)
- 理论(20661)
- 贸易(20656)
- 划(20279)
- 环境(20205)
- 易(20046)
- 体(19212)
- 机构
- 学院(410921)
- 大学(407012)
- 济(169785)
- 经济(166274)
- 管理(164778)
- 理学(141693)
- 理学院(140216)
- 管理学(137925)
- 管理学院(137140)
- 研究(131200)
- 中国(103549)
- 京(85030)
- 财(81570)
- 科学(80469)
- 农(68774)
- 所(65584)
- 江(64268)
- 财经(64053)
- 中心(62694)
- 业大(60239)
- 研究所(59066)
- 经(57989)
- 农业(53747)
- 北京(52703)
- 经济学(51228)
- 范(50315)
- 州(50240)
- 师范(49793)
- 院(47764)
- 财经大学(47161)
- 基金
- 项目(273809)
- 科学(217868)
- 研究(200131)
- 基金(200087)
- 家(173449)
- 国家(171993)
- 科学基金(149826)
- 社会(128505)
- 社会科(121861)
- 社会科学(121829)
- 省(109651)
- 基金项目(106285)
- 自然(97359)
- 自然科(95142)
- 自然科学(95117)
- 自然科学基金(93439)
- 教育(91519)
- 划(90333)
- 资助(80940)
- 编号(80648)
- 成果(64339)
- 重点(61385)
- 创(60806)
- 部(60320)
- 发(58892)
- 创新(56221)
- 课题(54981)
- 国家社会(53084)
- 制(53010)
- 科研(52880)
- 期刊
- 济(190149)
- 经济(190149)
- 研究(115766)
- 中国(81431)
- 财(67674)
- 管理(65102)
- 农(62966)
- 学报(60148)
- 科学(57586)
- 大学(46542)
- 学学(44014)
- 农业(42653)
- 技术(38590)
- 教育(38553)
- 融(37994)
- 金融(37994)
- 业经(32883)
- 财经(31872)
- 经济研究(28844)
- 经(27375)
- 业(25315)
- 问题(25098)
- 技术经济(22484)
- 统计(20616)
- 财会(19727)
- 策(19723)
- 科技(19657)
- 版(19346)
- 现代(18984)
- 贸(18938)
共检索到613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吉昌 龙静 王泽民
优化制度环境是提升创业活跃度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抓手。基于制度逻辑理论和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采用2000—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样本数据,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检验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及法律制度环境5个条件对区域创业活跃度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1)从时间维度看,单个因素并非构成高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但非国有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4个条件的必要性呈现出动态增长趋势;从空间维度看,单个因素构成部分省市高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具有显著地区效应;(2)存在4类产生高创业活跃度的制度组态:政府逻辑—市场逻辑驱动型、政府逻辑—市场逻辑—混合逻辑驱动型、市场逻辑—混合逻辑驱动型;混合逻辑驱动型;(3)从时间维度看,“政府逻辑—市场逻辑驱动型”与“市场逻辑—混合逻辑驱动型”两类制度组态呈现显著时间效应,从地区维度看,4类制度组态未呈现显著地区效应;(4)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致使4类制度组态一致性水平在2020年和2021年呈现集体下跌态势。通过引入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制度环境要素组合时空变化对区域创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揭示中国高创业活跃度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海波 周懿
本文使用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负担显著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创业活跃度,平均而言,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每增长1%,则中小企业的创业活跃度下降2.639%;进一步分析发现,流转税税收负担对于中小企业的创业活跃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所得税税收负担对于中小企业的创业活跃度存在显著影响;此外,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税收负担显著降低了小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但并未显著降低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高中小企业创业活跃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税收负担 中小企业 创业活跃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林小燕
如何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基于WSR方法论,结合NCA与fsQ CA两种方法,以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效率关系。研究发现:(1)单个创新环境要素并不构成实现高区域创新效率的必要条件;,(2)2类创新环境要素组态能有效驱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分别是科技注意力驱动下的“数字基础设施-财政”双重支持型以及科技注意力欠缺下的“知识产权治理-金融”双重弥补型;(3)各地区实现高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以“数字基础设施-金融”双重支持型为主,中部地区以知识产权治理引领型为主,西部地区以金融带动型为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古家军 谢凤华
文章基于1997—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各区域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各区域之间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除西部地区外,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创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414、0.006238。据此,文章分析并解释了各区域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状况制定合理政策促进农民创业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玉泽 罗能生 刘文彬
如何处理"降杠杆"与"促创新"的关系,寻求既能促进创新又能规避债务风险的企业杠杆率,是当前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杠杆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风险三个维度构建企业创新评价体系,以2010—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固定效应及Probit模型对什么样的杠杆率有利于企业创新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杠杆率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对创新风险的影响则呈"U型";一般而言,杠杆率小于43.01%时能够促进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同时降低创新风险,但是当杠杆率超过43.01%,随着杠杆率的继续提升,创新风险增加。与此同时,与短期杠杆相比,长期杠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创新产出;与银行借贷杠杆相比,商业信用杠杆无法有效支持企业的创新产出,同时创新风险效应显著。此外,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研究表明,杠杆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企业规模及所属行业的技术特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杠杆率区间在不同规模和不同行业的企业中亦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依据企业具体情况,优化企业杠杆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落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去杠杆背景下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亮亮 彭伊 孟庆娜
在构建我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创业活跃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且创业活跃度能够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间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强于中西部地区。这些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被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创业活跃度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为了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应用以及数字经济产出等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8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对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创业活跃度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业活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可考虑释放数字经济规模经济效应、调整政府财政支出方向、提升人力资本技能与质量以及提高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业活跃度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为了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应用以及数字经济产出等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8年30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对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创业活跃度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业活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可考虑释放数字经济规模经济效应、调整政府财政支出方向、提升人力资本技能与质量以及提高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业活跃度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通 陈颖 李强
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因而产业结构升级备受关注。然而,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会对不同产业产生差异性影响。为此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9年创业活跃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业活跃度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活跃度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区位来看,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萃
本文从空间经济学视野切入,探讨什么样的集聚经济更能激励人们创业。理论研究揭示: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经济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创业。从动态角度看,我国专业化集聚的现实特征使得多样化集聚经济而非专业化集聚经济对创业企业产生可持续的影响。这一理论推论得到了基于个体微观数据与城市数据相匹配的实证支持。在此基础上围绕创业企业发展和创业动机的对比研究揭示,生存型小规模创业不仅受益于城市多样化外部性,也受益于城市专业化外部性,但多样化外部性对规模较大的机会型创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下游行业关联是多样化外部性促进我国创业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城市 集聚经济 创业 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彦龙 毕钰
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工商注册数据,考察创业活跃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处于第一档次,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处于第二档次。(2)区域差距整体在缩小,但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长期存在较大差距,八大地带间的差距也未缩小。(3)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大于内部,八大地带内部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八大地带间。(4)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交通便利和金融发展整体拉大了地区组间差距,市场化和财政支出缩小了地区组间差距。对全部城市间的差距,数字经济之外的因素均为缩小作用。(5)解释率最大的变量是数字经济和市场化,其次是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其中金融发展更大程度上解释的是主要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的差异。
关键词:
创业活跃度 区域差异 动态演变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欣
创业创新作为中国进入新常态后着力打造的新引擎之一,肩负着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发掘新增长点的重担,同时也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利用2002-2013年33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缩小收入差距三个维度,分别分析了创新型创业和一般型创业两类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对比了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两组子样本中不同类型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创业可以提高经济增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缩小收入差距,在中等收入国家表现尤为显著;一般型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创新型创业,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
创新型创业 一般型创业 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可 卢毅
本文依据创业机会理论,以农民创业机会开发活跃度为对象,基于20052014年31个省市的农村省际面板数据,对客体条件因素、主体特性因素以及主客体因素的交互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占比增加、农村人口流入率、前期创业活跃度和农民收入,正向影响农民创业机会开发活跃度;第二产业占比增加、教育水平,负向影响农民创业机会开发活跃度。交互效应分析则表明,前期创业活跃度越高,农民收入水平越高,市场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占比增加,越能促进农民创业机会开发活跃度提升;市场化水平越高,人口流入率增加,越能促进农民创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宏桥 吴焕文
为探究创业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机制,以中国内地27个省市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市场环境、政策服务环境、融资环境和创业文化4个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变量,通过整体视角探究影响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表明,存在4条提升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有效路径,即资本驱动路径、服务+文化双驱动路径、政策服务驱动路径和服务+资本双驱动路径;R&D项目数、金融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私营企业占比是提高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核心条件,R&D项目数、孵化器个数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提高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3个充分条件。结论不仅可为提升不同地区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利用省级层面数据,使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制度环境对中国各地区R&D资源错置的影响。研究发现:R&D资源错置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制度环境改善削减了地区R&D资源错置,并主要是通过对R&D产出扭曲因子的作用产生,且R&D资源错置影响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突出;制度改善还通过促进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进而消减R&D资源错置;从子指标比较来看,非国有经济发展对R&D资源错置的影响最突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次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