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
- 2023(1907)
- 2022(1455)
- 2021(1663)
- 2020(1177)
- 2019(2916)
- 2018(3027)
- 2017(3755)
- 2016(3395)
- 2015(3934)
- 2014(4201)
- 2013(3228)
- 2012(2964)
- 2011(2834)
- 2010(3074)
- 2009(2375)
- 2008(2246)
- 2007(2165)
- 2006(2042)
- 2005(1945)
- 学科
- 教育(18231)
- 中国(8218)
- 教学(5432)
- 理论(5249)
- 学(3256)
- 革(3185)
- 改革(3151)
- 高等(3121)
- 发(3040)
- 思想(3030)
- 发展(3015)
- 政治(2895)
- 展(2893)
- 研究(2872)
- 思想政治(2782)
- 政治教育(2782)
- 治教(2782)
- 教育改革(2781)
- 德育(2762)
- 学校(2721)
- 学法(2465)
- 教学法(2465)
- 生(2237)
- 管理(2204)
- 教育学(2196)
- 计算(2171)
- 算机(2167)
- 计算机(2167)
- 学理(2165)
- 学理论(2165)
- 机构
- 大学(38081)
- 学院(32862)
- 教育(25032)
- 范(16488)
- 师范(16465)
- 研究(15811)
- 师范大学(13898)
- 京(10125)
- 职业(10070)
- 教育学(9721)
- 技术(8550)
- 科学(8405)
- 北京(7525)
- 所(7525)
- 教育学院(7119)
- 研究所(6875)
- 职业技术(6870)
- 江(6719)
- 院(5686)
- 技术学院(5678)
- 中心(5655)
- 管理(5159)
- 教育科(5157)
- 教育科学(5120)
- 州(5015)
- 研究院(4745)
- 中国(4467)
- 济(4387)
- 京师(4366)
- 理学(4224)
共检索到62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高等教育不只是教育的一个阶段,更不是其亚型或子集,高等教育不仅是教育还具有教育之外的含义。大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智识生活的场所,崇尚科研、自治和自由;而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的教育成就,主要追求人的形塑、启蒙和解放。
关键词:
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冯向东
自展立新、陈学飞发表《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一文以来,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适应论"的问题上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讨论。既有学者质疑并主张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也有学者赞同并坚持高等教育"适应论",还有学者对高等教育"适应论"和"认知理性"各自的积极意义及局限作了分析。不同观点竞相纷呈,不同意见相互商榷,讨论方兴未艾。如果我们把目光稍往前移就会看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围绕有关教育"适应论"的问题展开过一场"跨世纪"的讨论。相比较而言,早前的讨论指涉整个教育领域,这一次的讨论则集中于高等教育。我们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西蒙·马金森 孙梦格 覃文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接连出现的政府主导的改革将高等教育系统向"教科书般"经济市场越推越近已实施的改革包括公司化、引入竞争性资助、增加学费和其他费用、使用高校管理中产出模式和绩效报告。但是,没有一个国家面向本国学生的第一学位教育是按照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来运作的,没有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是被股东、利润、市场份额、配置效率或商品形式所驱动的。在一些国家,只有职业培训和国际教育才会真正收取商业性质的学费。虽然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激烈的竞争、企业家精神和消费者话语,但资本主义在其中没有一席之地;现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充其量是一个受监管的准市场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改革"不同于交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高质量发展既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阶段的自然趋向。高质量发展既关乎高等教育发展的性质也涉及发展的结果。高等教育发展是不是高质量的既取决于对于"高质量"的理解,更取决于对于"发展"的认知。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应是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以自由看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高等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以人的发展为根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需要一个更加综合的视角,以超越量化评估的窠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彬
近三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以"讲政治、讲引领、讲时效、讲一流、讲互动"为核心,围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壮大主流舆论,做好思想引领,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不断增强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国高等教育》十分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它刊登的许多理论研究成果,在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它又紧密结合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说服力 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凡是不带偏见的人,对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都会有共识: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进到了一个大提高的历史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提出,教育中长期规划的制订,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回忆跨世纪大改革的年代,人们响亮地提出了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引发人们热烈讨论、深入思考,即要把一个规模效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唐萌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危机。学科危机的原因既来自学科内部也来自学科外部,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学到底有什么用"有着不同的认识。高等教育学要走出学科危机,既需要增强高等教育学界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增强学科内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提高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更需要在国家学科政策层面和高校层面善待和善用高等教育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孝文 蔡连玉
文章从多个层面对“特罗理论”进行了初步剖析 ,指出了其在诱人的光环下暴露于逻辑、维度和方法等诸方面的漏洞 ,以期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警示
关键词:
“特罗理论”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克
我首先讲一个看法,教学改革要居于大学综合改革的优先地位。现在有一个说法叫中心地位,我的说法是优先地位。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主,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培养人才是大学工作的中心,因此培养人才也是大学改革的中心。我们不能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代替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为人才培养而开展的教学、科研服务活动中,教学是基础,因而要居于优先地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婷婷 汪乐乐
加州高等教育规划分类体系和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分别是规划性分类及描述性分类的典型代表,两者在分类的目的、机构、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两者出台的背景和原因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从研究这两种分类入手,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高等学校分类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的必然要求,分类本身不是目的,通过分类所要达到的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近来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提法:如我们站在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平台上;高等教育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从宏观背景看,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公民教育研究是一个综合学科。如果从伦理、政治和法学的角度观察,确定公民教育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布瑞格豪斯揭示了公民教育面临的一个两难问题,它给真正希望得到人民支持的国家和认真的学者带来严峻挑战。本文讨论这个难题和它的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在公民教育内部,而不是在公民教育课程之外寻求解决办法,总之合理的公民教育必须既讲权利又讲义务。
关键词:
公民教育 课程设计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布鲁斯·金博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最重要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教育观念之一。自古希腊以来,围绕这一概念,西方的教育家和教育研究者发表了无数的言论,形成了包括1828年《耶鲁报告》、纽曼的《大学的理念》等经典的文本,也带来一些困惑。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这个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杰忠 叶桉 陶军明 谢元海 施晶晖 卢建平 韩云鹏 潘建华
"什么是好的职业教育"这个问题是我在上海同济大学专家组讨论关于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中的职教师资标准时提起来的。因为我们学校是以职教研究、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的,所以,现在希望通过职教沙龙来思考这个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内容等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金生鈜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民主与教育的关系,论述了教育民主的内涵以及价值。提出民主作为生活方式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类生活关系的和谐和人格的优秀发展,是社会形成和谐的共同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同体的方式。民主对扩大社会和个人的福祉都是有价值的。从民主的智力条件和心理条件来看,教育是民主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教育培养公民的理性、德性、个性以及民主所需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的民主化是教育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育民主涉及教育价值的实践方式,也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民主是教育健康、有序、和谐的生活方式。教育民主意味着要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通过提供选择的自由、理智的开放和实际的参与机会来形成学生的公共道...
关键词:
教育民主 公共精神 公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