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8)
- 2023(3873)
- 2022(3206)
- 2021(2656)
- 2019(4882)
- 2018(4747)
- 2017(9696)
- 2016(4815)
- 2015(5389)
- 2014(5460)
- 2013(5760)
- 2012(5646)
- 2011(5245)
- 2010(5519)
- 2009(5281)
- 2008(4836)
- 2007(4468)
- 2006(4369)
- 2005(4147)
- 2004(3761)
- 学科
- 济(49765)
- 经济(49744)
- 地方(14498)
- 管理(12990)
- 方法(12525)
- 地方经济(11612)
- 数学(11385)
- 数学方法(11355)
- 业(10438)
- 中国(8410)
- 学(7548)
- 业经(7333)
- 企(7150)
- 企业(7150)
- 农(6880)
- 经济学(6364)
- 环境(5417)
- 财(5378)
- 农业(5286)
- 制(4897)
- 发(4880)
- 融(4792)
- 金融(4792)
- 产业(4778)
- 体(4654)
- 贸(4352)
- 贸易(4348)
- 和(4320)
- 税(4260)
- 资源(4259)
- 机构
- 学院(80391)
- 大学(80086)
- 济(49357)
- 经济(48646)
- 研究(32854)
- 管理(27823)
- 中国(24544)
- 理学(23205)
- 理学院(22927)
- 管理学(22681)
- 管理学院(22520)
- 财(20115)
- 经济学(17324)
- 所(16629)
- 科学(16613)
- 京(16197)
- 财经(15781)
- 经济学院(15241)
- 研究所(14742)
- 经(14234)
- 中心(13588)
- 江(12414)
- 财经大学(11460)
- 院(11239)
- 北京(10523)
- 科学院(10416)
- 农(10256)
- 社会(10127)
- 经济研究(9978)
- 范(9442)
- 基金
- 项目(46160)
- 科学(36708)
- 基金(34515)
- 研究(34286)
- 家(29498)
- 国家(29304)
- 社会(25175)
- 科学基金(24944)
- 社会科(23998)
- 社会科学(23993)
- 基金项目(17404)
- 省(17056)
- 资助(14463)
- 教育(14443)
- 划(13699)
- 自然(13629)
- 自然科(13294)
- 自然科学(13291)
- 自然科学基金(13051)
- 济(12402)
- 经济(12299)
- 编号(12187)
- 发(11989)
- 国家社会(11370)
- 重点(10523)
- 部(10502)
- 发展(10446)
- 展(10312)
- 成果(10189)
- 教育部(9350)
共检索到135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少鹿 李佳洪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 西方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经济增长,涉及到两大主要问题即产量增长与充分就业,由此而引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国收入的增长,与此相要求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劳动在全部劳动中所占比例是决定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劳动则依存于资本积累的数量。李嘉图(David Ricardo)认为,一定的利润是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马歇尔(Alfred Marshell)则强调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自本世纪三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宜钟 童健 吴敏
通过采用改进的STR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序列进行拟合后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但要素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除资本以外,其余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都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要素配置效率得到持续提升;资本边际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拉动,从而导致投资过度;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改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此外,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 可持续性 STR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如果从1956年孙冶方发表《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一文算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张在我国已有40年的历史了。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40年过去了,实际的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沿用了以速度和数量为中心的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取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已保持了4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连续递增,平均每年增长9.5%,但据测算,在支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资金投入占62%;劳动力投入占1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28%。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金投入的增加来支撑,经济增长属于投入型的增长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义青 史如海 郜明信
经济增长方式的界定武义青,史如海,郜明信一、经济增长率的构成分析一个经济系统,有效率,才有效益;有高生产率,才有高经济效益;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密切相关。生产率为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即:生产率一产出量/投入量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元坤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式与途径有同级转换与异级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换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激励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左大培
经济增长靠什么?左大培关于东亚"经济奇迹"的争论,实际上是关于靠什么来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争论。经济增长是实际总收入的增长,它意味着实际总产出的增长。我们可以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将决定总产出增长的因素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有企业困难很大;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乏力。所有这些都表明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严重弊病,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问题。 一、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成因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旻
略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赵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老问题,更有新内容如果我们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建设历史划分为两个部分,即1978年以前和1979年以后,那么我国的经济体制在前一阶段是传统的计划型,而后一阶段则属于转型期的过渡型,今天甚至往后的一定年限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经济增长方式论析江苏省镇江市政府研究室读了1995年第5期《比较》杂志所刊载的[美]W.布雷恩·阿瑟《经济学中自增强机制》一文,我们很受启发,认为它对市场份额转换,自然科学研究转换,乃至当前我国两大关键转换,都有应用借鉴的价值。其中该文关于锁定、路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崇台
略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谭崇台一、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意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是把较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粗放型(或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指生产要素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霍洪喜 何自力
科教兴国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南开大学经济学系霍洪喜何自力我国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确定了宏伟的跨世纪奋斗目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保证。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启光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是利用外资的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增长内容和增长机制,利用外资要适应经济增长内容发展的需要,符合经济增长机制运作的要求,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有正负效应,正效应是主要的,负效应是次要的,但应有办法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