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
2023(2043)
2022(1639)
2021(1293)
2020(862)
2019(2061)
2018(1650)
2017(2509)
2016(1563)
2015(1637)
2014(1672)
2013(1558)
2012(1387)
2011(1242)
2010(1196)
2009(1132)
2008(1062)
2007(908)
2006(781)
2005(700)
作者
(4619)
(3686)
(3607)
(3592)
(2359)
(1716)
(1657)
(1446)
(1437)
(1312)
(1297)
(1242)
(1211)
(1179)
(1153)
(1151)
(1145)
(1105)
(1103)
(1093)
(958)
(895)
(886)
(864)
(843)
(829)
(810)
(771)
(762)
(733)
学科
管理(6271)
(6059)
经济(6056)
(4961)
(4259)
企业(4259)
中国(2729)
(2539)
方法(2411)
(2062)
数学(2060)
财务(2054)
财务管理(2052)
数学方法(2038)
企业财务(2003)
业经(1543)
(1373)
地方(1334)
教育(1222)
(1134)
审计(1124)
(1105)
贸易(1099)
农业(1088)
(1082)
(1072)
理论(1018)
(950)
银行(946)
环境(944)
机构
大学(21913)
学院(21337)
(9143)
经济(8976)
管理(8451)
研究(7668)
理学(7298)
理学院(7238)
管理学(7139)
管理学院(7107)
中国(5736)
(4646)
(4472)
科学(4166)
中心(3546)
财经(3545)
(3496)
(3250)
(3245)
(3237)
研究所(3121)
(3114)
业大(3089)
北京(3015)
经济学(3007)
(2849)
师范(2820)
经济学院(2747)
财经大学(2649)
教育(2553)
基金
项目(15345)
科学(12305)
研究(11398)
基金(11179)
(9903)
国家(9843)
科学基金(8613)
社会(7560)
社会科(7270)
社会科学(7269)
(5838)
教育(5605)
基金项目(5506)
自然(5310)
自然科(5181)
自然科学(5181)
自然科学基金(5090)
(4953)
资助(4591)
编号(4368)
重点(3634)
成果(3511)
(3457)
国家社会(3403)
(3379)
课题(3306)
教育部(3021)
(3015)
(2993)
科研(2855)
期刊
(8848)
经济(8848)
研究(7238)
中国(5429)
教育(4200)
(3832)
学报(3308)
管理(3186)
科学(2667)
(2610)
大学(2582)
学学(2311)
技术(2079)
农业(1881)
(1681)
金融(1681)
经济研究(1661)
财经(1629)
会计(1495)
(1419)
(1399)
统计(1384)
财会(1384)
业经(1219)
(1216)
职业(1166)
图书(1156)
决策(1098)
问题(1029)
技术经济(947)
共检索到33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进中  张文婧  
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是"食",即"食品消费",我们现在讲的"消费安全",实质上主要是指"食品安全"。但人们往往疏忽了另外一种更重要、更基本的"消费"存在,那就是经过鼻孔进入人体的"消费"———"空气消费"。对应于"消费安全"这个主题,我们也就缺少了一个暂且把它称之为"呼吸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力  
本文将模糊数学理论运用于对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之中 ,构建出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模糊评价的数理经济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博  黄璇  
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市的房地产市场数据,通过享乐定价方法研究了中国居民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边际支付意愿。结果显示,平均而言,PM10的年平均浓度每降低一单位(1μg/m3),居民愿意为商品住房多支付35.91元/m2,相当于同期商品住房价格的0.9%;SO2的年平均浓度每降低一单位(1μg/m3),居民愿意为商品住房多支付41.65元/m2,相当于同期商品住房价格的1.01%。本文对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价值进行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估,并通过对空气质量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福利损失的估算,为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决策制定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郭际  郭莹莹  吴先华  
"政治性蓝天"等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中的独特现象。为了研究这种重大活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影响的持续期,以及影响的空间范围等,本文采集了我国140 个城市2015年1月2日到2018年11月28日的日度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合成空气质量指数的单项污染物浓度等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国家层面的政治会议、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重大活动涉及到的城市空气质量在重大活动期间显著改善。(2)从单项污染物浓度来看,重大活动期间,颗粒物降低得最为明显,其次为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的影响并不明显。(3)在重大活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空气质量指数和各个单项污染物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趋势,甚至超过平常时期的水平。(4)重大活动不仅会影响活动举办城市的空气质量,也会影响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每次重大活动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范围大约在活动城市周围800公里以内,且距离主办城市越远影响越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谢潇  孔东民  
文章从企业员工流失的角度评估了空气污染的经济后果,并结合员工特征和外部环境深入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显著增加了企业员工流失率。为了缓解反向因果关系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选取气象学中的"逆温强度"作为空气质量的工具变量,结论保持不变。企业员工流失主要体现在员工人均薪酬较低、员工学历较高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稳健性检验表明,除了导致企业员工流失外,空气污染还会增大劳动力雇用不足的概率。文章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揭示了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然  
本文基于北京某银行客户交易数据及北京空气质量数据,实证研究空气质量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气质量对信用卡消费有负向影响;在空气质量作用下,周末、三天假期有利于促进信用卡消费,但七天长假对信用卡消费不产生显著影响;餐饮、美容美发等时间选择自由程度较高的消费与空气质量显著负相关,而医药消费等时间选择自由程度较低的消费不受空气质量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梦雨  张建华  
根据产业集聚与空气污染理论模型,当技术进步的作用强于产业规模与经济结构的作用时,产业集聚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反之亦然。以开发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将开发区数据与各城市每日API数据相匹配,利用83个城市的月度数据建立了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空气质量,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气质量度量的异质性、剔除严重污染城市与直辖市的数据后依然稳健。此结论具有区域差异,在中东部地区成立,在西部地区不成立。以技术进步为传导机制进一步分析产业集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产业集聚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改善空气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博  黄璇  
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市的房地产市场数据,通过享乐定价方法研究了中国居民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边际支付意愿。结果显示,平均而言,PM10的年平均浓度每降低一单位(1μg/m~3),居民愿意为商品住房多支付35.91元/m~2,相当于同期商品住房价格的0.9%;SO2的年平均浓度每降低一单位(1μg/m~3),居民愿意为商品住房多支付41.65元/m~2,相当于同期商品住房价格的1.01%。本文对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价值进行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估,并通过对空气质量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福利损失的估算,为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决策制定与制度安排提供了可靠全面的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学渊  李婧薇  赵连阁  
文章从城市人口规模与房地产及商业市场动态变化的现实条件出发,阐释地铁开通的交通替代和交通创造效应的作用机理,基于2014~2018年中国21个城市19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日度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方法系统考察新开通地铁线路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交通替代效应与交通创造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地铁开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异质性:(1)在常住人口规模为400万~700万的城市,交通替代效应大于交通创造效应,地铁开通提升了空气质量;(2)当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在700万~900万之间时,交通替代效应可能被交通创造效应抵消,地铁开通并未明显改善空气质量;(3)在常住人口规模大于900万的城市,交通创造效应超过交通替代效应,空气质量在地铁开通之后不升反降。因此,对于交通需求不断增加的特大型和超大型城市来说,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周边的职住平衡,实施污染型交通方式的绿色化升级,激励居民的绿色出行,是治理交通污染的根本性举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刘婷婷  赵云璐  王亚平  
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因素,但频发的雾霾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宜居城市建设,大气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选取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AQI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内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甄别与测度空气质量影响因子,并尝试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演变的经济社会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AQI总体降低16.95%,空气质量趋于改善;季节差异显著,呈现典型的"单峰谷"特征;月度变化轨迹呈U型曲线,与"冬重夏轻"的季节特征相适应。空间趋势上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模式明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交通压力、城市绿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应从区域产业结构、城市管理水平、能源使用效率、环境经济政策等角度切入,强化雾霾治理的区域协调机制,推动研究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文洁  钟太刚  陈哲  
选取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II级的天数、可吸入颗粒和二氧化硫含量来衡量的空气质量状况,根据与工业增加值的计量建模,研究发现混合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而固定模型估计结果与之不符,空气质量随着工业增加值得增长而逐渐改善,但到了某个水平,空气质量开始恶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与工业增加值处于正相关关系,某些大城市工业增长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已减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鹭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北京城市空气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是,农村住宅冬季采暖对环境的污染仍然严重,排放量十分惊人。通过对京郊农村冬季采暖能耗问题的调查,提出了改善北京城市空气质量的新思路,并根据对采暖期节能减排的研究,提出了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6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新标准监测,我国7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达标率仅为4.1%。同日发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严峻。自2013年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按照新标准对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曹静  王鑫  钟笑寒  
本文考察了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采取的限行政策对空气污染指数(API)、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等空气质量指标的影响,虽然传统的OLS回归显示限行政策有很强的效果,当采用断点回归的方法解决其内生性问题后,限行政策尤其是"尾号限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甚微。基于限行导致购车行为改变假设的成本—收益分析,初步估计限行给驾车出行者带来的年成本约为北京市人均GDP的3%,年总成本约为当年GDP总量的0.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