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
2023(1782)
2022(1471)
2021(1519)
2020(1363)
2019(3305)
2018(3490)
2017(6182)
2016(3603)
2015(4378)
2014(4398)
2013(4564)
2012(4089)
2011(3845)
2010(3777)
2009(3626)
2008(3902)
2007(3776)
2006(3771)
2005(3595)
作者
(10083)
(8115)
(7983)
(7758)
(5403)
(3971)
(3616)
(3236)
(3150)
(3138)
(2945)
(2788)
(2743)
(2712)
(2657)
(2575)
(2428)
(2347)
(2321)
(2319)
(2214)
(2177)
(2019)
(1852)
(1837)
(1818)
(1747)
(1743)
(1740)
(1739)
学科
管理(20869)
(14304)
企业(14304)
(13754)
图书(10152)
书馆(9677)
图书馆(9677)
(6559)
(6169)
经济(6160)
工作(5956)
(5438)
财务(5419)
财务管理(5404)
企业财务(5112)
读者(3723)
(3641)
(3581)
(3530)
经营(3511)
(3482)
(3442)
人事(3326)
人事管理(3326)
决策(3173)
方法(3143)
(3093)
计划(3089)
中国(2888)
组织(2814)
机构
大学(48248)
学院(43315)
管理(22299)
图书(19889)
书馆(19404)
图书馆(19402)
理学(15910)
理学院(15694)
管理学(15576)
管理学院(15399)
中国(11915)
(11792)
(11161)
经济(11104)
研究(10205)
(9523)
(9419)
(8729)
大学图书馆(8586)
北京(7196)
(6838)
师范(6799)
公司(6430)
科学(6360)
中心(6354)
信息(6085)
财经(5961)
(5765)
(5278)
(5272)
基金
项目(21703)
研究(18174)
科学(15657)
基金(14204)
(11327)
国家(11211)
成果(10420)
编号(10309)
科学基金(9817)
社会(9686)
社会科(9138)
社会科学(9133)
(7972)
项目编号(7897)
教育(7738)
基金项目(7713)
(6986)
研究成果(6786)
(6458)
自然(5833)
自然科(5674)
自然科学(5674)
之一(5615)
资助(5594)
自然科学基金(5576)
课题(5041)
(4848)
管理(4413)
(4224)
大学(4209)
期刊
图书(27020)
书馆(22072)
图书馆(22072)
(18323)
经济(18323)
中国(13080)
研究(11315)
管理(10822)
(10511)
学报(7528)
情报(6813)
(5894)
论坛(5894)
(5679)
金融(5679)
大学(5326)
图书馆学(4618)
教育(4449)
会计(4443)
建设(4349)
技术(4342)
科学(4203)
财会(4032)
工作(3622)
(3526)
(3526)
杂志(3526)
情报工作(3292)
财经(3100)
(3065)
共检索到93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成山  
文化部领导在视察某图书馆时曾指出,该馆是一流的设施,三流的管理。就全国来说,有一流设施者很少,但管理落后于事业的发展则是普遍的现象。最近几年,图书馆界学习和应用现代管理知识者越来越多,并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写出了大量有关文章,还翻译了几种国外的图书馆管理著作,出版了若干种国人编著的各具特色的较系统的图书馆管理著作,在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知识,摸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管理理论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从全国看,结合图书馆实际系统地实行现代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图书馆管理的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本文借助符号学“符号的用法即意义”的原理,重新认识图书馆事业的概念,并且讨论了图书馆事业原理的研究内容及其与技术性研究的区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永福  
认为揭示和解释图书馆现象的本质是图书馆哲学的使命;图书馆哲学研究必须采取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图书馆哲学必须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客观知识是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知识组织是图书馆学的逻辑中介,人是图书馆学的逻辑终点;观念制约和人才制约困扰着图书馆哲学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超平  
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即以图书馆职业为从业的价值标准,在理解图书馆职业的社会使命的基础上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感,以崇尚科学的精神来理解图书馆职业的责任意识,用职业道德规范来实践图书馆职业精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傅虹  
从中小学“减负”开辟第二课堂这一社会关注的教育改革问题 ,阐述了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 ,并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进行终身自我学习和提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炜  祝蕊  单蓉蓉  
元宇宙的爆发让图书馆人兴奋不已,但普遍面临诸多困惑,包括: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与图书馆有什么关系?元宇宙是否与过去的许多新技术概念一样,只能给图书馆带来专业刊物上的文字狂欢,而并不能真正对事业有所助益?为此,文章介绍元宇宙概念,厘清元宇宙的内在逻辑和技术基础,阐释元宇宙的由来、定义、本质和困境;从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本我与环境的关系两个维度探讨增强共生(Augmented Reality)、镜像孪生(Mirror World)、虚拟原生(Virtual World)和异宇再生(Life logging)四种元宇宙类型的特点、功能和应用;分析图书馆如何建设元宇宙,有哪些可能的元宇宙应用;介绍上海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红色骑行”“家族迁徙”“NFT读者证”“古籍区块链”等多个元宇宙项目。文章认为元宇宙概念与图书馆有天然联系;作为互联网的又一次革命,元宇宙使人类古老的梦想得以具象化和易于实现;Web3.0正在为元宇宙提供技术基础,将影响到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所有行业;要全面认识元宇宙,需要具有“元宇宙思维”;未来的图书馆有望成为崭新的元宇宙平台,图书馆界需要全面了解元宇宙,抓住智慧图书馆建设契机,布局元宇宙建设蓝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晓声  
在焦虑的图书馆背后,是图书馆宗旨的忘却。其后果是图书馆意义的消解、灵魂的丧失、角色错位、文化向技术投降、发展方向迷失。所以图书馆必须坚守自己的宗旨:肩负文化使命,承担社会责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骏  
图书馆是文献和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机制、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的平台、文献和信息资源交流的枢纽。图书馆学的性质可定位于图书馆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应特别重视统计、情报调研、国外引进和亲身实践诸环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桑良至  
对《美国图书馆协会工作手册》进行了解读,介绍了该《手册》的要点,以及美国图书馆协会管理的策略与措施,论述在行业管理方面该手册可借鉴之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晓声  
《图书馆学是什么》分析了图书馆学业已取得的成果,探索了图书馆学走向完美的路径,以清晰的思路、严谨的论证建构了一个全新的图书馆学知识系统。但作者提出的"图书馆的本质是知识集合"的论点尚需进一步探讨。图书馆学研究应该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应该回归人文、走向文化,应该形成多个流派共存、争鸣的局面。参考文献6。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中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图书馆事业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面临转型与升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图书馆正在从信息处理与服务向更广范围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的方向拓展,其服务重心从面向馆内读者向回应社会(社区)发展需求转变。另一方面,近二十年开放获取运动的稳步前行为图书馆向知识基础设施的方向演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未来二十年里,图书馆将在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科学进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者以连接、导航和创造3个关键词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一,图书馆员要成为连接的推进者和领导者,发挥组织、协调及动员各类资源的能力;第二,图书馆员要积极参与开放科学发展的进程,并发挥其在资源管理、数据利用以及咨询服务方面的导航能力;第三,图书馆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用户创新与创造的环境,助力经济与文化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智松  
高校图书馆改革,究竟应改些什么张智松(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最近,在有关刊物上载有不少关于图书馆改革的文章,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对此本人也谈点拙见。1改革现行不合理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处于分行业,按系统的多元等级分散管理状态,破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永福  
分析和论述我国各级政府为什么不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多种可能原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学科史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强调学科史本身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局限在认知的层次上回避意义创造和价值揭示。就《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而言,其具体教学内容应聚焦于三大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是如何适应并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从而从学科角度为传统文化的类型和特征提供独一无二的解释和说明。第二,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在当代中国图书馆学中的历史延续和时代更新中应发挥什么作用,从而基于民族本位立场,消解晚清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取向。第三,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对于世界图书馆学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从而为世界图书馆学研究贡献自己的智慧,确证中国图书馆学并不只是欧美中心之外的一种边缘化学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