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4)
- 2023(3153)
- 2022(2603)
- 2021(2515)
- 2020(2119)
- 2019(4599)
- 2018(4599)
- 2017(7890)
- 2016(4693)
- 2015(5408)
- 2014(5668)
- 2013(5482)
- 2012(5179)
- 2011(4666)
- 2010(4805)
- 2009(4446)
- 2008(4326)
- 2007(4031)
- 2006(3561)
- 2005(3218)
- 学科
- 济(12014)
- 经济(11983)
- 管理(11098)
- 制(8928)
- 业(7973)
- 教育(6854)
- 企(6250)
- 企业(6250)
- 度(6122)
- 制度(6118)
- 学(5593)
- 中国(5110)
- 服务(4998)
- 体(4924)
- 疗(4795)
- 医疗(4774)
- 农(4625)
- 生(4411)
- 研究(4403)
- 理论(4311)
- 财(3893)
- 研究生(3562)
- 方法(3475)
- 银(3354)
- 银行(3332)
- 融(3272)
- 金融(3265)
- 行(3205)
- 地方(2951)
- 教学(2908)
- 机构
- 大学(67475)
- 学院(65327)
- 研究(28778)
- 济(20933)
- 管理(20753)
- 经济(19808)
- 中国(19182)
- 科学(18028)
- 理学(16634)
- 理学院(16360)
- 京(16195)
- 农(16153)
- 管理学(15903)
- 管理学院(15770)
- 所(15439)
- 研究所(13999)
- 农业(12665)
- 江(12554)
- 中心(12267)
- 业大(11947)
- 省(11694)
- 院(11135)
- 财(11052)
- 北京(10422)
- 技术(10046)
- 范(10022)
- 师范(9837)
- 州(9381)
- 室(8515)
- 教育(8475)
- 基金
- 项目(43261)
- 科学(31928)
- 研究(31813)
- 基金(28271)
- 家(26021)
- 国家(25774)
- 科学基金(20297)
- 省(18417)
- 社会(17225)
- 社会科(16024)
- 社会科学(16021)
- 教育(15908)
- 划(15555)
- 基金项目(14286)
- 编号(13818)
- 自然(13277)
- 自然科(12947)
- 自然科学(12933)
- 自然科学基金(12688)
- 成果(12407)
- 资助(11824)
- 课题(11473)
- 重点(10157)
- 体(9848)
- 发(9315)
- 部(9019)
- 计划(8902)
- 年(8860)
- 创(8646)
- 科技(8364)
共检索到111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远立
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医疗卫生体系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体系及医疗卫生监管体系4个紧密相关的子系统构成。一个合理的医疗卫生体系应该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与保障上兼顾公平与效率为原则的。建设合理有效的医疗卫生体系,其关键是抓好体系的能力建设、动力机制建设以及压力机制建设。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系 体制改革 三力建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文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遵循这个基本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就地市、县、乡镇和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目前,在医疗方面,各地市均设有1所或若干所综合医院和中医院、乡镇设有中心卫生院及乡镇卫生院,村级设有卫生所(室),60%以上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县市及其以上医院,市县以下(不含市县)医疗资源不足40%,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在40%以下,发展举步维艰,整个服务体系呈“倒三角”;在预防保健方面,地、市、县分别设有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站)和其他机构,乡镇设有防保站,村级配有防疫员和妇幼员,和医疗服务一样,大量的人、财、物集中在县市及其以上预防保健机构,各级各类预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戴卫东
我国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广大城乡居民仍然发出"看病难,看病贵"的一致呼声。健康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路径面临着重新选择:首先,要确立健康公平的价值理念;其次,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第三,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和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最后,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制度体系的战略步骤。只有这样,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让城乡居民人人病有所医才可以期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课题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许兴龙 周绿林 魏佳佳
目的:基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碎片化、资源不足等状况,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研究展开文献综述。方法:全面梳理现有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当前学界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的要素及整合模式展开探索,缺乏对整合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关系及整合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结论:未来可以从整合背景下的患者双向转诊实施情况;整合过程中的各利益主体间责权关系;"互联网+"背景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等方面深入研究。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整合 述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录法 黄丞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正处于转型时期,充分合理地借鉴国外其他典型医疗卫生体系模式的改革经验,了解其发展态势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意义重大。本文对国际上四种典型医疗卫生体系模式的改革历程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其共同的发展态势,以期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模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医疗卫生 模式 改革 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珑 朱晓玲 赵军红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文章基于山东省实地调查数据,得出:当前农村居民对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存在差异,感到"一般"的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感到"满意"的是县医院。并构建有序Probit模型,以乡镇卫生院的实证分析结果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主要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设施和药物情况和卫生人员服务态度三个评价对象的影响;与居住地间距离、性别以及是否参加新农合这三个因素虽影响满意度评价,但均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慧莹 姜可欣 马宏坤 白铭新 Anastasia Gamburg 焦明丽
目的:以十九大卫生发展战略为背景,探讨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及问题,提出推动当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策。方法: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结合我国云南省某县调研情况,通过协调各相关方利益关系,整合我国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果: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补偿机制建设及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依旧存在明显机遇与挑战。各利益主体缺乏共同责任和利益激励,无法平衡各方利益缺乏发展动力。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应有效发挥卫生行政、医保、财政、发改及居民等各方协同作用,不断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顾海 李佳佳
本文介绍了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印度的医疗服务体系,总结了国外医疗服务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借鉴国外的经验,从医疗服务体系的层级结构和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构成出发,对构建我国现代新型医疗服务体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医疗服务体系 社区首诊 双向转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安金波
作者安金波认为,作为卫生劳务的医疗卫生事业,同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有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条件,所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中将会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能为人民进行社会交往、参加各项活动等等,提供健康的前提条件,因此,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与规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作者还进一步指出,卫生事业的改革和经济选择,离不开必要的政治参与、社会监督以及民主管理等等。仅仅就事论事,那是脱离现实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基层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也需要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更需要群众就医理念的革新。几年来,浙江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做强、做实、做细"的思路,强化体系建设、实化推进举措,细化政策保障,着力推进分级诊疗服务格局的构建,全方位、分阶段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有利态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云霄 黄振平 赵志伟
"机制的健全是主导性的,而医疗服务机构的组织变革、监督体制的重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是从属性的。"①财政部门要把支持建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长效机制作为工作的突破点和工作重心,从医疗机构的供给、广大群众的需求、政府监管的保障三要素入手,统筹规划,全面进行改革和机制、制度建设,调整和科学界定每一个要素的内部组合和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整个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靠制度推动整个医改。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 医改 财政支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卢珊 李月娥
Anderson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The Behavior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s Use,BMHSU)作为西方国家解释个体医疗行为的主流理论模型,近年来开始被国内医疗卫生领域学者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指导实证分析。由于中西方文化、医疗卫生制度的差异性以及模型指标体系的抽象性,国内学者在应用BMHSU时,普遍存在着模型操作化应用不规范且应用版本滞后的问题。通过阐述2013年完善版BMHSU的指标体系结构以及指标间的关系,并深度解读模型指标体系中变量的定义及其操作化,将有助于国内学者掌握BMHSU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进行测评量表设计,合理、规范地将其应用到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实证研究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明慧
一、基本医疗卫生属性:建立财政补偿机制的依据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可分为三类: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指针对农村一定范围内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疾病预防、健康与职业卫生教育、环境卫生等,其基本作用在于降低公共健康风险。从供给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本海 汪婷 何闯 郑丽伟 郭首玮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研究对象,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人力及资本为投入指标,从医疗机构的主要服务项目成果中选取产出指标,从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三方面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及政府卫生支出为环境变量,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10—2017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实证结果表明:不考虑环境及随机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整体偏高;SFA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及随机因素是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的重要因素,人均GDP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的提升影响不大,而政府卫生支出的增加可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的提升;剔除环境及随机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综合效率均值仅0.802,多处于规模递增状态。东部地区综合效率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市为北京、天津、海南;中部地区为吉林和内蒙古,而西部地区则是西藏、宁夏和青海;但是在整体上东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最高,西部地区较低。研究进一步表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技水平,有助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