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5)
2023(5359)
2022(4333)
2021(4166)
2020(3257)
2019(7079)
2018(7132)
2017(12407)
2016(6694)
2015(7394)
2014(6753)
2013(6118)
2012(5699)
2011(4985)
2010(5153)
2009(4579)
2008(4389)
2007(4068)
2006(3489)
2005(3038)
作者
(15777)
(13145)
(12978)
(12209)
(8461)
(6177)
(5847)
(5006)
(4978)
(4756)
(4379)
(4355)
(4200)
(4130)
(4074)
(3880)
(3875)
(3830)
(3829)
(3767)
(3229)
(3162)
(3137)
(3123)
(3015)
(2945)
(2911)
(2896)
(2747)
(2599)
学科
(27885)
(26485)
企业(26485)
管理(24661)
(17254)
经济(17233)
技术(14032)
技术管理(11267)
中国(7235)
业经(6358)
理论(6126)
(6098)
教学(5680)
方法(5539)
(4982)
教育(4900)
(4772)
(4726)
(4612)
乡镇(4603)
乡镇企业(4603)
中小(4573)
中小型(4573)
小型(4573)
小型企业(4573)
(4454)
银行(4449)
(4280)
(4167)
财务(4165)
机构
学院(81710)
大学(79619)
管理(32398)
(30035)
经济(29262)
理学(27714)
理学院(27404)
管理学(26983)
管理学院(26792)
研究(24763)
中国(18594)
(16318)
(14351)
(14290)
师范(14190)
(14127)
科学(13937)
中心(12280)
教育(11815)
(11659)
技术(11628)
师范大学(11183)
(10754)
财经(10666)
北京(10549)
职业(10486)
(9645)
研究所(9523)
(9378)
商学(9288)
基金
项目(54252)
研究(46318)
科学(44546)
基金(36589)
(30416)
国家(30055)
社会(28402)
科学基金(27233)
社会科(26921)
社会科学(26917)
(24346)
教育(24297)
(19794)
编号(19508)
基金项目(19331)
(18885)
成果(16725)
创新(16337)
自然(15548)
课题(15468)
自然科(15270)
自然科学(15268)
自然科学基金(15037)
(13171)
资助(12786)
规划(12617)
重点(12609)
(12441)
项目编号(12396)
(12155)
期刊
(34860)
经济(34860)
研究(27443)
教育(24938)
中国(24649)
管理(16423)
(11590)
技术(11283)
科学(9269)
(8606)
金融(8606)
学报(7670)
职业(7244)
科技(7147)
(7087)
大学(6739)
业经(6160)
(5812)
论坛(5812)
学学(5770)
经济研究(5420)
技术经济(5125)
财经(5088)
农业(4821)
图书(4650)
技术教育(4600)
职业技术(4600)
职业技术教育(4600)
(4498)
(4141)
共检索到131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肇丰  
什么是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研究和实践创新,对此问题长期以来多有争议,并在学校教改和科研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争议的焦点问题出发,介绍分析了目前有关教师实践研究的两种理念和路径的差异,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提出新的解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向明  
由于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对学术界的研究心存疑惑,对自己是否需要做研究也不甚明了。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这一议题。第一,教师工作是一种"实践",最需要形成超越理论与实践二分、具有高度反思性的"实践性知识"。第二,如果教师以一种"研究"的心态从事工作,将有利于生成和发展其"实践性知识"。第三,最适合教师的研究取向是行动研究,教师可以采用质性方法,与外来研究者跨界合作,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进而提高反思意识和能力、丰富实践性知识、获得专业成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铁成  
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反思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探索。首先明确了实践反思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实践反思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小学教师实践反思的具体策略,包括观察反思、对话反思、写作反思和教育教学研究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夕浪  
现实的教师研究活动是对生命意义的叩问及行动中的体验创生,是对教育信念的追寻、确认的过程。它不同于“旁观-发现”式的探究,体现出“行动-感悟”式的特征,属于原本意义上的一种研究。应当让丰富多样的教师研究活动逐步生成自己的规范,并据此反思我们已有的“研究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韶峰  
自《教师法》实施以来,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身份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从政策法规的走向来看,教师与普通劳动者的界线正在不断淡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私立学校的教师身份多为雇员,公立学校的教师身份有公务员、公务雇员和学校雇员之分。我国大陆地区民办中小学与教师的聘任关系,定性为劳动合同关系是合适的;但公办中小学的教师任用即便坚持实行聘任制,其聘任关系亦当定性为行政合同关系比较合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  
文章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创新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探寻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新途径和新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教育理论研究者介入下的中小学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要关注四大问题,即:教育理论如何打动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促进教师学习并理解理论?教师如何实现从"会说"到"会做"的转化?如何使教师持续性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这四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育理论者的深度介入以及与教师的有效合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文继奎  杜杉杉  黄警钟  
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缺乏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影响其培训效果。教育生态观整体系统性、动态开放性的基本理念及对教师内在认知与追求和谐发展的关注,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据教育生态观从培训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设计并实施培训计划,使培训效果有较大的改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军  
新时代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供给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前置培养”存在短板、大中小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实施“国优计划”,对于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办教育,打破人才培养路径依赖,优化中小学人才培养体系等具有重要价值。高水平大学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勇于担当“国优计划”的使命责任,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锻造思想力,厚植学生理想信仰沃土,打造价值引领生态;锻造知识力,充实学生学科交叉底蕴,打造学科孵化生态;锻造引领力,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创新文化生态;锻造行动力,激发学生乐教适教潜能,打造政策环境生态。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本刊消息:为了深入探讨一线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信息化学习的经验与成果,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办的论文评选活动现已拉开帷幕。本次征文活动主题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具体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教育资源,特别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http://www.cbern.gov.cn)的有效应用;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师生信息素养现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肖文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教师评价的改革如何跟进,是新课程实施的十分重要、关键的环节。教师是课程实施和研制的主体,建立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自评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分析、反思和改进,完善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已成为新课程继续推进和教师评价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中小学教师薪金的国际比较八十年代末,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处于困境的中小学教师问题,由教育部教育调查和改进办公室出面,组织专家考察并撰写了《教师薪金的国家比较─—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尽管报告涉及的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且提供的数据限于八十年代中初期,但透过这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俊杰  
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初探●朱俊杰在职称改革中建立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已经实施十年了,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的确立和职务试行条例的颁布实施,规范了各级教师职务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教师队伍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振利  
中小学教师研究多是限定性、事实期望性和问题解决性的。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吃透和尊重事实,然后才更利于研究可能和解决问题。口号性要求、愿望性要求和自以为是,使中小学教师研究僭越或偏离了事实,造成了研究的不成熟、不科学和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其原因是人性使然、研究不彻底和研究目标的过度诱导。要想改变现状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彻底吃透和尊重事实,必须审慎思索与考究可能,必须讲证据、遵规律和别轻易下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