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1)
2023(2307)
2022(1781)
2021(1950)
2020(1415)
2019(3410)
2018(3564)
2017(4781)
2016(3909)
2015(4402)
2014(4699)
2013(3731)
2012(3448)
2011(3311)
2010(3483)
2009(2868)
2008(2726)
2007(2532)
2006(2359)
2005(2266)
作者
(7482)
(6067)
(6040)
(5975)
(3866)
(2916)
(2857)
(2619)
(2339)
(2316)
(2164)
(2107)
(2068)
(1971)
(1954)
(1898)
(1889)
(1870)
(1841)
(1793)
(1775)
(1596)
(1572)
(1483)
(1448)
(1433)
(1354)
(1314)
(1300)
(1290)
学科
教育(18482)
中国(8614)
理论(5844)
教学(5656)
(3953)
管理(3837)
(3253)
(3227)
(3181)
经济(3178)
发展(3151)
改革(3147)
思想(3107)
高等(3100)
(3029)
政治(2991)
研究(2974)
思想政治(2841)
政治教育(2841)
治教(2841)
德育(2820)
教育改革(2778)
学校(2600)
学法(2551)
教学法(2551)
计算(2281)
(2274)
算机(2264)
计算机(2264)
机化(2246)
机构
大学(45427)
学院(39971)
教育(25776)
研究(18135)
(17856)
师范(17825)
师范大学(15058)
(11788)
职业(10457)
教育学(10096)
科学(9760)
技术(9126)
(8585)
北京(8577)
管理(8129)
(7907)
研究所(7817)
教育学院(7421)
职业技术(7149)
中心(6828)
理学(6826)
(6734)
理学院(6562)
(6465)
中国(6304)
经济(6243)
管理学(6227)
管理学院(6109)
技术学院(6015)
(5859)
基金
研究(25063)
项目(22616)
教育(21274)
科学(19467)
成果(14168)
编号(13513)
课题(13055)
社会(12715)
基金(12377)
(11678)
社会科(11658)
社会科学(11657)
(11112)
(10158)
(9670)
国家(9402)
规划(9219)
(8405)
项目编号(7982)
研究成果(7931)
年度(7656)
科学基金(7383)
(7342)
(7075)
教育部(6919)
(6898)
(6868)
阶段(6849)
(6843)
重点(6794)
期刊
教育(44680)
研究(23935)
中国(19709)
职业(10613)
技术(7724)
(7490)
经济(7490)
技术教育(6913)
职业技术(6913)
职业技术教育(6913)
高等(5041)
成人(4770)
成人教育(4770)
高等教育(4492)
(4391)
论坛(4391)
大学(4309)
(3989)
学报(3849)
职教(3653)
发展(3642)
(3642)
科学(3454)
比较(3393)
教研(2892)
高教(2892)
图书(2800)
(2798)
管理(2598)
远程(2219)
共检索到73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海  薛勇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海  李金碧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生涯”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这种状况不利于“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其实,“生涯”概念无论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在两种意义——广义和狭义上使用的,所谓广义的生涯,是指社会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经历的以接受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所谓狭义的生涯,既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也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非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生涯”是有方向的,所以是矢量而不是标量。正因为它是矢量,我们才可以进行诸如学习生涯、...
关键词: 生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瑞连  韩芳  
生涯是个人终生发展必经的历程,职业是当代社会个人发展的根本凭借。生涯与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生涯辅导与职业指导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三对概念,对之进行解析,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其内涵,而且有助于推动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瑞莲  韩芳  
生涯是个人终生发展必经的历程,职业是当代社会个人发展的根本凭借。生涯与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生涯辅导与职业指导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三对概念,对之进行解析,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其内涵,而且有助于推动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锦民  宫火良  
生涯教育是个体创造有价值人生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完成生涯能力训练、协助个人终生发展、适应未来环境变迁是其具有的重要功能。生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程,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生涯发展论、类型论等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个体在不同生涯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对已有生涯发展理论的分析发现,对自我的认识、对职业的认识以及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大学生较为重要的生涯任务,这也构成了高校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凌云  
生涯适应力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生涯建构理论的兴起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它是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变化或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准备程度与应对能力。本文分析了生涯适应力概念的现实意义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力求通过开展基于生涯适应力提升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帮助青少年在制定生涯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形成富有弹性的策略和保障性措施,应对各种生涯变迁与生涯困境,同时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对自我生涯发展的客观认识与积极反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冠妮  
为应对工业4.0时代人职再匹配需求、国际环境导向要求、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普职分离的负面影响,德国政府在加强公民职业引导和生涯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于2010年正式推行“教育链”计划。通过潜力分析、职业定向、过渡措施、辅助训练四大核心环节以及“职业启动支持项目”“职业选择通行证”两大重要辅助工具打造“教育链”核心内容。并以政府层面机构推动、法律层面严格规定、经济层面鼎力支持的方式构筑“教育链”支撑体系。体现出德国政府在构筑良性循环的社会职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从“阶段干预性”的职业指导走向“终身预防性”的教育导向,呈现出教育多样性与互补性的强烈可渗透特征,展现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国家生涯教育战略导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朋  
2010年,美国全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组织与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的战略性合作全面展开,将生涯与技术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理念将生涯与技术教育与21世纪技能相结合并渗透进整个教育系统,让所有学生在掌握21世纪技能的基础上为升学和就业作双重准备。新理念表现出前瞻性与战略性相结合、系统性与整合性相结合、全面性与核心性相结合以及全纳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特点,其实施的可行性主要体现为理论基础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并在实践上拥有强大的基层支持和范例证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红  
本文通过对美国《2006年卡尔·珀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改进法》、白宫于2004年发布的《新一轮美国创新》和布什总统在2006年2月签署的《美国竞争力计划》等美国政府文献的分析,阐述了当前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关注热点。尤为明显的变化是:2006年的《生涯和技术教育法》就是用“生涯和技术教育”取代“职业和技术教育”,从而将原先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的职业和技术教育延伸到毕业的工作阶段,以及尤其通过设立“帐户”的方式扩大对在职工人培训的投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汉书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职业生涯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职业生涯教育以培养人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职业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关注人一生的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开展“职业生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爱新  安月辉  于伟娜  
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日本的职业指导历经就业指导、进路指导、职业生涯教育三个发展阶段,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其教育目的、教育设计理念更加明确,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日趋丰富,教育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贯穿小学、中学、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教育部调研团  葛道凯  
根据中美富布赖特项目教育交流协定,中国教育部组团于2015年4月26日至5月9日对美国职业教育进行了调研,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美国职业教育的理念、架构和运行方式,并梳理经验,提出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议。美国教育的管理职能在各州教育部,各州的立法规定又各有不同。联邦教育部并没有直接管理教育(学校)的职能,只是通过(法案形式的)拨款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特别是高中后教育)施以影响。在美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又称"生涯与技术教育",名称上更加突出人本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当今美国,重视和发展生涯与技术教育已成各界共识,成为社会潮流。美国的生涯与技术教育是以人为本、政府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权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迅猛发展,美国社区学院生涯技术教育中应用远程教育的比重不断增加。本文分析认为,远程教育广泛用于生涯技术教育是基于美国文化中崇尚"技术"和"平等"的特性,分析了生涯技术教育自身所强调的"从学校到工作"和"能力为本位"的功能定位,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灵活学习方式的适切性。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远程生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传输、资源开发和课程教学模式,最后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艳敏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变革和中等职业教育本质任务的迫切要求。当前中职生大多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成功体验很少的初中毕业生,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较差、自信心严重不足,同时缺乏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能力和实践,这是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难以顺利就业且难以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迫切要求中职学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少数省市的少数试点中职学校,笔者认为,全国所有中职院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国宏  杨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遭受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尤其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给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得到重视。而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输送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更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使学生尽快由纯粹的"学生"转变为相对复杂的"职业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