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8)
2023(10863)
2022(9304)
2021(8768)
2020(7476)
2019(17240)
2018(16937)
2017(32977)
2016(17636)
2015(20083)
2014(19937)
2013(19287)
2012(17614)
2011(15561)
2010(15091)
2009(13539)
2008(12689)
2007(10878)
2006(9010)
2005(7372)
作者
(46560)
(39190)
(38679)
(36930)
(25034)
(18594)
(17802)
(15392)
(15095)
(13730)
(13606)
(13059)
(12192)
(12181)
(12064)
(11781)
(11548)
(11462)
(11380)
(11074)
(9433)
(9426)
(9372)
(9049)
(8837)
(8706)
(8536)
(8417)
(7801)
(7708)
学科
(76841)
经济(76751)
管理(52926)
(50354)
(41741)
企业(41741)
方法(40461)
数学(37041)
数学方法(36656)
(21198)
(18322)
中国(17271)
(15492)
业经(14002)
地方(13312)
(12831)
财务(12772)
财务管理(12740)
(12389)
农业(12283)
(12226)
贸易(12223)
企业财务(12167)
(11845)
(11775)
技术(11167)
理论(10942)
(10902)
金融(10895)
(10509)
机构
学院(238276)
大学(238201)
(100383)
管理(98638)
经济(98572)
理学(86509)
理学院(85734)
管理学(84308)
管理学院(83869)
研究(71411)
中国(54794)
(47347)
(47164)
科学(41044)
财经(38464)
(35355)
中心(35188)
(34877)
(34130)
业大(33898)
(32772)
经济学(31982)
研究所(29823)
(29488)
经济学院(29213)
财经大学(29069)
(28913)
北京(28606)
师范(28566)
农业(27307)
基金
项目(170599)
科学(136882)
基金(126946)
研究(125350)
(109243)
国家(108351)
科学基金(95588)
社会(82008)
社会科(77909)
社会科学(77893)
基金项目(67176)
(66302)
自然(61732)
自然科(60407)
自然科学(60392)
教育(59404)
自然科学基金(59337)
(55611)
资助(52281)
编号(49771)
成果(39137)
(39100)
重点(37678)
(36318)
(35297)
国家社会(34578)
教育部(34489)
课题(34160)
创新(33927)
人文(33374)
期刊
(99082)
经济(99082)
研究(64832)
中国(41890)
(37526)
管理(35333)
学报(33858)
科学(31284)
(29845)
大学(27185)
学学(25827)
教育(24330)
技术(22331)
(21278)
金融(21278)
农业(20203)
财经(19090)
经济研究(16771)
业经(16467)
(16272)
问题(13413)
统计(12868)
(11735)
商业(11286)
理论(11248)
技术经济(11043)
(10838)
(10672)
决策(10492)
财会(10335)
共检索到333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廖俊平  应千伟  罗党论  
本文运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自2009年11月中旬开展的为期3个月的"限价房购房需求调查"数据,研究了居民的住房承受能力问题。研究发现:除了工资收入、住房福利和预期未来收入能显著提高住房承受能力外,居民的职业背景也会影响居民的住房承受能力。具体而言,在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等公有部门工作的居民的住房承受能力要高于在民营、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居民,其可能的原因是前者拥有更多的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同时还发现,居民教育程度,工作年限以及父母亲属对首付的支持也对住房承受能力有显著的正面作用,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居民住房承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目前正在酝酿的住房制度和居民收入分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丽  刘爱松  
针对现有居民家庭购房承受能力测算方法的缺陷,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住宅市场的供给结构特征和居民家庭住房消费能力的差异性,试探性地提出了测算居民家庭购房承受能力的思路和方法,并以广州市为例,对该市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的购房承受能力进行了实证测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住房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础资源,对其公平配置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构建住房承受能力测度方法-修正的住房承受能力指数的基础上,以武汉市调查样本数据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住房配置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发现住房承受能力水平仍然是影响住房配置公平性的重要标志,住房承受能力越高,对住房制度改革满意程度越高,认为公平的家庭也越多;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主要家庭成员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等单位工作,对住房制度改革的满意程度较高;现有住房面积大、个人规模适中的家庭对住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孙峻  李红波  
借鉴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确定家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的基础上,运用剩余收入法测度了2003-2008年武汉市七种不同类型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剩余收入法测度结果能反映出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具体差距,显示出武汉市中等偏下收入及以下收入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并且收入越低住房承受能力问题越突出,结果比传统比率法更具有说服力。而比率法测度显示中等偏上户及以下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扩大了存在住房承受能力问题的家庭范围。运用剩余收入法可以定量地测度各类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大小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健  
随着南昌现代花园城市建设的展开,新建住宅小区鳞次栉比,成为南昌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许多市民都有了“临渊慕鱼”之感。目前房地产业已成为南昌市场的热点,住房也成为了百姓热切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本市300户居民开展了居民住房现状及购买承受力的调查。 一、居民购房需求大而承受力弱 1、居民住房现状不理想、购房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力群  刘鹏田  
本文作者分析了人们一直使用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背后所隐藏的假设条件。指出在房价收入比外,还要考虑地区房价差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民族习惯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因素。文章提出住房价格承受能力问题终究是一个人们的主观判断的问题。因而最好把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的数据来与人们的主观判断相对照,以求达到较客观的认识。但在这些涵盖诸因素的数据没有得到以前,要衡量关于居民房价承受能力,比较好的做法只能是调查人们对房价的主观判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淑芬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中的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天津市城市居民购房承受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结论为房地产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住房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应千伟  罗党论  
根据王小鲁(2010)①的测算,中国居民的隐性收入约占GDP的30%。虽然学界对于隐性收入规模大小尚存在争议,但不少学者基本认同官方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低估了真实的居民收入。如果说居民的隐性收入的确大量存在,那么在不同职业间,隐性收入的差异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遗憾的是由于数据的限制,如何用实证证据验证不同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敬东  
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当中,政府需要为每个家庭自食其力地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创造基本条件,同时,政府应当向那些尚不能自食其力的家庭提供帮助.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在制定住房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据此,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住房支出占家庭收入的可承受的比例——则是判定哪些家庭需要得到政府帮助以及应得到多少帮助的尺度或衡量标准.一般而言,政府只向无力按市场价格购、租住房的家庭提供帮助,而且政府提供帮助的限度只限于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与市场房租、房价的差额,就是说,接受政府帮助的家庭仍需要拿出自己收入的可承受的份额支付房租或房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颂梅  
制定全成本水价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水价改革建立充分体现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机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紧缺,水环境的恶化,供水设施的新建和改造,中国城市水价持续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水价承受能力,政府作为城市水公共服务的主体,在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全成本水价不能完全由末端消费者来负担,政府应建立相应配套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蒋彧  乔玉晗  
再融资新规出台以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开始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对投资者而言,可转债兼具债券和期权双重属性,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2017年9月可转债信用申购实施以来,可转债投资开始受到个体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信用申购实施以来的数据为样本,从可转债特征、市场特征和公司特征等角度出发,实证研究可转债申购中签率、上市首日收益以及上市后短期收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转债特征是影响可转债申购和收益的主要因素,股市的走势和流动性对可转债申购和收益有显著影响,公司特征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转股价值对短期收益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由于具有期权属性,高转股价值对短期收益的影响较大;由于具有债券属性,低转股价值对短期收益的影响较小。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个体投资者合理制定可转债申购和投资决策,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以及监管部门提高市场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卫春  
文章通过对中南大学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验证了风险承受能力应当作为大学生就业选择时重要考虑因素的假定,同时分析了大学生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海燕  
近几年中国的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已是共识,建国初我们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只有0.2左右,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面对目前高达0.41或是更高(衡最尺度问题)情况。过大的差距是否造成对中国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学术界对此也产生了更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维达  陈宝东  
房地产宏观调控结果是政府所重点关注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是其主要任务。由于房屋兼有商品和资本品双重属性,房价上涨既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常上涨,也包括投机需求导致的过快上涨。本文利用我国199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房价对其正常价格的偏离度量房价过快上涨程度,并检验了开发商、购房者与地方政府三类投机主体在房价过快上涨中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1)在非信贷类资金的支撑下,开发商的捂盘、囤地等投机行为推动了房价过快上涨;(2)购房已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渠道,按揭贷款与投机性需求相结合拉动了房价过快上涨;(3)由于土地财政的利益驱使,地方政府成为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非市场原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永海  刘慧玲  
本文基于2007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了所得税税率变动与公司风险承受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税率降低的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风险承受水平,税率提高的公司明显地提高了风险承受水平,这一结论支持"收入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在不同控股性质的公司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实际税率降低的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风险承受水平,实际税率提高的公司并没有明显地提高风险承受水平;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实际税率提高的公司明显地提高了风险承受水平,实际税率降低的公司并没有明显地降低风险承受水平,这说明提高税率促使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愿意去承受风险,降低税率则促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