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82)
- 2022(173)
- 2021(158)
- 2020(161)
- 2019(374)
- 2018(377)
- 2017(751)
- 2016(395)
- 2015(485)
- 2014(510)
- 2013(558)
- 2012(556)
- 2011(529)
- 2010(501)
- 2009(555)
- 2008(562)
- 2007(481)
- 2006(401)
- 2005(475)
- 2004(396)
- 学科
- 济(1882)
- 经济(1873)
- 业(1556)
- 企(1361)
- 企业(1361)
- 方法(1253)
- 数学(1151)
- 数学方法(1149)
- 管理(1113)
- 融(660)
- 金融(660)
- 制(562)
- 市场(545)
- 保险(527)
- 险(527)
- 中国(502)
- 财(502)
- 策(465)
- 划(395)
- 经营(375)
- 计划(365)
- 银(361)
- 银行(361)
- 决策(357)
- 行(334)
- 各种(319)
- 制度(317)
- 度(317)
- 类型(314)
- 各种类型(312)
- 机构
- 大学(7110)
- 学院(6385)
- 济(3088)
- 经济(3037)
- 管理(2854)
- 理学(2283)
- 研究(2266)
- 理学院(2260)
- 管理学(2259)
- 管理学院(2240)
- 中国(2072)
- 财(2051)
- 京(1545)
- 财经(1542)
- 经(1428)
- 财经大学(1224)
- 融(1219)
- 金融(1202)
- 北京(1121)
- 经济学(1095)
- 所(1088)
- 中心(1028)
- 江(1000)
- 科学(984)
- 经济学院(983)
- 研究所(938)
- 上海(845)
- 商学(801)
- 商学院(798)
- 银(768)
共检索到11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陆家骝 王茂斌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封闭式基金经理更换事件,通过将基金经理更换事件细分为升职、降职、正常调整和个人原因等四类子事件,分别考察了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更换(降职或升职)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作为投资者情绪代表性指标的基金折价率变化与基金经理更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在更换业绩差的基金经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三种不同的业绩度量指标均能有效预测基金经理更换(降职)事件,但是无法预测基金经理升职事件。同时发现,基金折价率和折价变化无法解释基金经理更换事件。本文还发现,基金经理更换决策中的业绩评价周期偏短,且基金经理更换,特别是业绩差的基金经理被降职并不能完全改善基金业绩。
关键词:
基金绩效 投资者情绪 基金经理更换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瑜 殷雯卿
基于基金经理调研,文章分析了市场对美联储紧缩的关注点之所在,指出市场整体仍缺乏一致预期,但关注点与3月调研时相比有了明显变化:其一,更担忧美联储加息对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其二,更加关注缩表的节奏和影响。其三,更加关注美联储如何结束本轮紧缩。与3月相同的担忧是美联储加息可能导致外资流出中国。机构关注点大致分为6大领域:资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中国的资本流动、通胀和其他(主要是市场流动性)。
关键词:
美联储加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欣荣
与不预测市场同时组合结构基本稳定的指数型被动投资相比,主动式投资的基金经理在组合动态管理中提供了哪些附加值?本文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估模型,以管理时间较长的40只国内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对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股票组合管理两方面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日度数据表明,基金经理在短期表现出一定程度显著的资产配置能力和组合管理能力;但月度数据不支持这个结论,从而导致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并不能提供多于指数投资的附加值。
关键词:
资产配置 组合管理 开放式基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伟 劳川奇
通过研究中国基金经理更换的实际效果发现:经理更换对基金的Jensen和选股择时能力指标影响并不显著,然而经理更换会提高基金的总体风险水平,这主要来源于基金非系统风险水平的增加。我们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基金 经理更换 业绩 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为样本期,考察了基金业绩和内部治理机制在基金经理更换中的作用,以及更换后业绩和投资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业绩能够较好解释基金经理降职,但对升职解释不足。基金经理升职后,继任经理会改变投资风格,从而使得业绩能够保持;而降职之后,继任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资产配置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得基金业绩在不增加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得以改善。股权较为分散、股东间有效制衡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被更换,但董事会制度与基金经理更换不尽相关。同时中资基金经理更换机制不如合资基金有效。所以,基金经理更换是一种较为有效但尚不完善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基金经理更换 基金治理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本文以2005~2009年为样本期,考察了基金经理更换的原因及效果。研究发现,业绩能够较好地解释基金经理降职,但对升职解释不足。基金经理升职后基金业绩能够保持;而降职之后,继任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资产配置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得基金业绩在不增加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得以改善。股权较为分散、股东间有效制衡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被更换,但董事会制度与基金经理更换不相关。同时,内资基金公司的经理更换机制不如合资基金公司有效。所以,基金经理更换是一种较为有效但尚不完善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基金 基金经理更换 基金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科 陆蓉 夏翊 胡凡
基金经理更换打破了基金共同持股投资组合中股票的关联性,降低了股票收益率相关性,进而影响了股票价格。本文基于基金共同持股和基金经理更换构建了对冲投资组合,获得0. 1%的日超额收益率。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收益率相关性能够解释这种超额收益率,本文发现基金更换经理后,新基金经理重建投资组合,打破了原投资组合中股票间的关联,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减弱,基金共同持股程度高的股票价格受到了更大影响。基金的被动流动性冲击不能解释本文的发现。本文的研究表明基金经理变更等基金管理行为通过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对股票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基金经理更换 股票收益率相关性 股票价格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洪
为什么不能用投票的方式决定价格盛洪从去年以来,一些地区和城市的立法机关陆续通过了“反暴利法”,多达数十个城市恢复了粮、油配给票证,若干城市已经或正在酝酿公布禁止外地人在几个职业领域自由就业的行政条例。这些直接干预市场的政府措施不仅得到了“政府干预有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霞
从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以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基金经理调整现状、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调整的关系、基金经理调整公告的市场反应三个方面,对基金经理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金业绩确实对基金经理更换及更换后的去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基金经理更换并没有使更换经理后的基金业绩显著改善;基金经理公告确实引起了基金市场价格的变动,但没有使基金投资者的财富显著增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任何产品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关键要看接受产品的顾客群体最在意的是什么。市场上那么多同类产品,消费者凭什么要买我们的?之前,李刚一直希望能有机会进入销售部,因为以后无论做职业经理还是创业,销售经验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以被扫地出门的方式进入。李刚被安排进销售冠军大区,他们的业务员最多,人均销售额最大,销量是其他五个大区销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李涛 何兴强
:本文运用Ho和Saunders(1981)提出的银行净利差(netinterestmargin)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拓展,引入了平均运营成本、资产规模和其它因市场不完美引起的因素,采用1996—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决定净利差的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结构、平均运营成本、风险厌恶程度、贷款比率、交易规模、隐含利息支付、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效率、资产规模等。实证结果不仅对商业银行本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增加利润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政府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高社会福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含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 决定因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清彬
财政分权程度多少为适宜,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国的财政分权程度受到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来讲,实施联邦制、民主程度较高、政府规模较小(以及地方政府规模相对较大)、地方政府层级较多的国家分权程度较高;经济更发达、城市化程度较低、收支结构更偏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受中央政府控制较小的国家分权程度更高;群体异质性越大(再分配偏好越强)、用于维持社会稳定的支出越低的国家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疆域面积越大、人口规模越大的国家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另外,财政分权程度还受到宗主国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数据和相关指标的构建问题,并考虑内生性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伟 朱嘉赞 臧玲玲 张端鸿
根据不同的属性和使命,院校研究机构可分为行政型、学术型、综合型三类,它们在服务对象、人员构成、研究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等方面各有不同。影响院校研究机构成长的主要因素包括组织权威、网络支撑、智力汇聚和保障性资源。综合型院校研究机构充分结合学科基础、具有固定队伍支撑、依托强大的权威资源,能够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的结合,是院校研究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绪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