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4)
2023(7215)
2022(5993)
2021(5556)
2020(4600)
2019(10425)
2018(10166)
2017(19080)
2016(10187)
2015(10960)
2014(10314)
2013(10065)
2012(9003)
2011(8174)
2010(7698)
2009(6837)
2008(6450)
2007(5291)
2006(4480)
2005(3609)
作者
(29535)
(24755)
(24405)
(22774)
(15498)
(12181)
(10969)
(9685)
(9403)
(8309)
(8235)
(8231)
(7897)
(7838)
(7392)
(7357)
(7197)
(7195)
(7161)
(6859)
(6335)
(5866)
(5770)
(5633)
(5589)
(5361)
(5337)
(5337)
(5257)
(4855)
学科
(36345)
经济(36294)
管理(31407)
(28167)
(22512)
企业(22512)
方法(16316)
数学(14195)
数学方法(14082)
(11537)
业经(9242)
(9176)
(8719)
中国(8591)
(8476)
贸易(8475)
地方(8356)
(8235)
农业(8218)
技术(7890)
环境(6490)
人事(6352)
人事管理(6352)
(6143)
(5916)
财务(5913)
财务管理(5907)
(5906)
(5723)
技术管理(5648)
机构
大学(137922)
学院(137191)
管理(56171)
(52374)
经济(51376)
理学(50184)
理学院(49565)
管理学(48776)
管理学院(48524)
研究(43848)
中国(31650)
科学(29963)
(29132)
(28286)
业大(25783)
农业(23429)
(21691)
(21471)
中心(21039)
研究所(20366)
(19318)
财经(18156)
(18034)
师范(17735)
(16627)
农业大学(16594)
北京(16562)
(15893)
(15435)
经济学(15291)
基金
项目(104697)
科学(82626)
基金(77465)
研究(71094)
(70141)
国家(69528)
科学基金(59619)
社会(46727)
社会科(44331)
社会科学(44320)
基金项目(43117)
(41210)
自然(40756)
自然科(39875)
自然科学(39858)
自然科学基金(39166)
(35067)
教育(31664)
资助(29020)
编号(27984)
重点(22955)
(22641)
(22071)
(21872)
创新(21111)
计划(20777)
成果(20700)
科研(20578)
国家社会(19829)
(19028)
期刊
(50385)
经济(50385)
研究(32543)
学报(27001)
(24853)
科学(23787)
中国(23385)
大学(19398)
学学(18420)
管理(17870)
农业(16798)
(15923)
教育(10311)
业经(9706)
(9691)
技术(9546)
经济研究(8394)
(8332)
金融(8332)
资源(8119)
图书(8114)
财经(7996)
科技(7962)
(7741)
业大(7501)
问题(7241)
(6837)
农业大学(6524)
商业(6451)
技术经济(5986)
共检索到183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东升  朱雪东  周健明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隐性知识越发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选取我国环渤海经济区213个高科技企业研发部门员工为调查对象,使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探讨了人际信任与员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的关系,以及知识分享动机如何对其产生干扰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卫国  李俊龙  吴丙山  
隐性知识分享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造的起点和关键,只有隐性知识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所分享,才能创造和维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分享产生影响的五种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模型并选择某通信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某一部门进行调研访谈以获取相关数据,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五种社会关系网络均对隐性知识分享存在显著正影响,其中情感网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信任网络、工具性网络、认知网络,影响最小的是工作流网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时昭  林德荣  丁玲  
目前学术界关于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增加,但关于酒店业一线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还较为少见。文章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以心理安全感为中介和人际敏感性为调节,基于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索了职场负面八卦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在3个时间段分别对9家五星级酒店的一线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351份有效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1)职场负面八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员工心理安全感在职场负面八卦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员工人际敏感性在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即员工人际敏感性越高,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4)员工人际敏感性对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通过心理安全感的间接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即员工人际敏感性越高,这种负向的间接关系就越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云梅  张见欢  刘巧  
本研究从资源保护角度出发,分析了辱虐管理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联性,从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义、韧性四个层面探寻辱虐管理如何影响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研究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存在负向效用;心理资本在辱虐管理和隐性知识共享中存在完全中介效果;辱虐管理在心理资本中介的基础上,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间接作用。因此,改善企业领导行为,减少辱虐管理的发生,增强心理资本水平可以较好的提高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并帮助企业提高整体效能和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珂  吴价宝  
对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组织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是与组织相关的伴随着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流动和交换的复杂行为,一般会受到组织特征的影响。而组织承诺作为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通过对组织承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成正比,持续承诺则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反比关系,且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程度较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伟  于吉萍  张善良  
在环境不确定性和内外部资源约束情境下,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成长与发展变得愈发重要。从心理授权视角出发,探讨了授权型领导与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关系,并以角色认同与自我归类理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内部人身份感知与职场友谊在以上关系中的作用。基于276份"主管-员工"配对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对员工隐性知识分享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果;内部人身份感知在授权型领导与隐性知识分享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职场友谊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感知与隐性知识分享间的关系,即职场友谊水平越高,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正向作用越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赖文娣  白雪  
沿用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气氛维度研究的成果,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一个新的维度,并结合另外三个维度: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更有效地描述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同时,根据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探讨创新气氛各维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后,根据概念模型,从创新气氛的各维度出发,提出增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柱  雷育生  
隐性知识分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关键,然而高校教师对于隐性知识分享表现得并不积极。本文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分析框架,以知识分享意愿为中介变量,提出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决定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取决于其知识分享意愿,而知识分享意愿又取决于感知管理支持、感知组织文化、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感知知识价值等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柳飞红  傅利平  汪文良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作为典型的知识性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分享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分享,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积淀保证。文章根据隐性知识的特性和知识分享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提出了建立分享机制的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柳飞红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该文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分享的耦合模型,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分享和转化所存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促进隐性知识分享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柏洲  赵健宇  苏屹  
在建立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社会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非正式隐性知识虚拟对话交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的两个方式分别是团队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创造4个流程的中介变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延吉  
从组织中知识的流动过程出发分析隐性知识的共享 ,观察隐性知识在个人层次和组织层面的共享过程 ,并据此提出隐性知识共享的条件、障碍、方法、工具和保障措施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柱  周叶玲  
隐性知识共享是增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组织行为。要想让高校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隐性知识共享活动,首先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共享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思路,文章提出了一个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整合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影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态度因素包括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知识感知价值;主观规范因素包括领导支持感和创新型校园文化,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和条件便利性感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春阳  徐岩  丁堃  
根据幸福人假设,从社会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两个视角构建了一个多重中介模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拔靴法等对350名知识型员工的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交互关系对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贡献意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均在社会交互关系对隐性知识贡献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两者的中介效应没有明显差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民选  
隐性知识是当代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隐性知识的本质与特性,阐明隐性知识的生成依据,探讨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知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