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5)
2023(2386)
2022(2059)
2021(1926)
2020(1741)
2019(3711)
2018(3452)
2017(6561)
2016(3199)
2015(3585)
2014(3515)
2013(3362)
2012(3141)
2011(3113)
2010(3150)
2009(2636)
2008(2729)
2007(2262)
2006(2072)
2005(1911)
作者
(9623)
(8199)
(8084)
(7629)
(5232)
(3877)
(3640)
(3189)
(3085)
(2768)
(2714)
(2680)
(2660)
(2486)
(2480)
(2465)
(2420)
(2403)
(2392)
(2235)
(2012)
(1994)
(1903)
(1903)
(1807)
(1796)
(1776)
(1762)
(1615)
(1589)
学科
管理(15265)
(13080)
(12592)
企业(12592)
(11137)
经济(11103)
方法(6131)
数学(4531)
数学方法(4453)
(4079)
技术(4078)
(3873)
技术管理(3325)
业经(3265)
(3250)
理论(3179)
(3086)
财务(3081)
财务管理(3077)
企业财务(2975)
人事(2963)
人事管理(2963)
(2901)
(2858)
(2717)
(2708)
经营(2305)
决策(2219)
计划(2191)
(2129)
机构
大学(52039)
学院(49658)
管理(24895)
理学(22324)
理学院(22112)
管理学(21783)
管理学院(21693)
(18897)
经济(18514)
研究(13550)
中国(11072)
(10317)
(9486)
科学(8217)
财经(7725)
(7062)
(7048)
(6921)
中心(6858)
业大(6815)
商学(6698)
商学院(6614)
(6557)
师范(6490)
(6422)
北京(6100)
经济管理(5910)
财经大学(5837)
(5711)
研究所(5621)
基金
项目(35833)
科学(30136)
基金(28968)
(25405)
国家(25199)
研究(25185)
科学基金(22999)
社会(17359)
社会科(16505)
社会科学(16503)
基金项目(16004)
自然(15889)
自然科(15655)
自然科学(15652)
自然科学基金(15412)
(12167)
教育(11477)
资助(10920)
(10659)
编号(10559)
成果(8843)
(8231)
(7803)
项目编号(7682)
国家社会(7556)
人文(7555)
教育部(7445)
创新(7215)
重点(7140)
科研(6807)
期刊
(18185)
经济(18185)
研究(12422)
中国(9953)
管理(9318)
科学(7680)
学报(7395)
(7259)
图书(6033)
大学(5619)
(5413)
学学(5101)
情报(4246)
教育(4190)
书馆(4043)
图书馆(4043)
财经(3899)
(3869)
金融(3869)
技术(3533)
农业(3522)
会计(3375)
(3289)
理论(3142)
业经(2957)
实践(2930)
(2930)
科技(2825)
技术经济(2711)
经济研究(2669)
共检索到71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鹏  朱方伟  宋昊阳  鲍晓娜  
抑制知识隐藏是实现组织内员工间良性知识互动的前提。现有知识隐藏研究多聚焦于知识隐藏行为产生的影响,而对其前因变量的定量考察十分有限。基于资源基础观与社会交换理论会聚视角,本文剖析了组织内人际信任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个人声誉关注与不确定性感知(环境不确定性感知、组织气氛不确定性感知、个人胜任力不确定性感知)的联合调节作用。通过对辽宁省、山东省、北京市等8个省市的267家企业45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396份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信任可以明显抑制知识隐藏行为;个人声誉关注与不确定性感知在人际信任与知识隐藏中皆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个人声誉关注与环境不确定性感知及组织动机气氛不确定性感知在人际信任与知识隐藏关系中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但与个人胜任力不确定性感知的联合调节作用不明显。研究结论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施丽芳  廖飞  丁德明  
个人声誉之所以能给个体带来一系列积极的产出,源于它在社会与经济交换关系中所具备的不确定缓解功能——另一方借助个人声誉对个体在未来的行为做出预测,从而减少了对个体的行为不确定感知。本文认为,对个人声誉的关注同样帮助个体自身缓解了心理不确定,从而保持了行为的确定性。据此,本文在程序公平—合作关系下假设和检验了个人声誉关注对心理不确定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声誉关注对源自个体外部的心理不确定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但对源自个体自身的心理不确定没有显著作用。本文对个人声誉和不确定管理研究做出了可能的贡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廖飞  施丽芳  茅宁  丁德明  
知识工作者从事着复杂的、高度依赖于情境的知识工作,他们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价值来源。因此,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已成为现代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管理挑战。理解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是应对这一管理挑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自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个人获得的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和个人声誉这两个影响知识工作者自主性和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对其内生动机的作用机理。以两家大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声誉激励和个人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的感知直接强化了个体从事知识工作的内生动机,竞争优势感知在个人声誉激励与内生动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影响着整个过程。我们的研究检验了自主理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晓霞   郭博瑞   张曾莲   徐依晴  
采用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出发,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显著抑制了企业ESG表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信心、分析师跟踪、信息不对称是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作用于ESG表现的三大中介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产权性质、低管理层持股比例、高信息披露水平、高媒体关注度以及低财务风险能够显著缓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ESG表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钦钦   邱静  
企业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感知会对个体预测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MD&A文本分析方法对企业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进行测量,考察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降低了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度及业绩预告自愿性披露的概率。在进行多种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管理层短视主义是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影响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度与自愿性披露的路径。调节机制检验发现:管理层激励能够负向调节企业不确定性感知与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关系。异质性检验则表明:当企业所在地区的营商环境较差及所受到的网络舆论关注度较低时,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于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整体上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中的企业如何提升业绩预告披露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欢伟   孙美全  
近年来,全球环境动荡多变,公共危机频发,给员工工作和生活造成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员工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因此,特定社会情境下的资源重塑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基于认知评价视角,从资源重塑切入,采取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究员工不确定性感知通过不同途径对资源重塑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不确定性感知一方面通过威胁评价正向影响回避型资源重塑;另一方面通过挑战评价影响趋近型资源重塑。此外,工作重塑自我效能(JCSE)作为一种关键认知资源,调节了不确定性感知与威胁评价和挑战评价的关系。本文揭示了特定背景下两种资源重塑的前因和过程机制,为组织干预不确定性压力下的员工资源重塑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涛永  林宇佳  
从提高众筹项目成功度的角度出发,运用多层次OLS回归方法,探讨了感知不确定性的各个方面对产品众筹结果的影响,并基于信号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信息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感知不确定性对产品众筹结果存在显著影响,其中预期回报时间和产品价格对众筹结果具有显著消极影响,项目进展公布次数对众筹结果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息能够传递出积极的质量信号,增强消费者信心,负向调节感知不确定性对产品众筹结果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瑾  郑雨  陈静  
传统口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呈现为网络口碑的新形式,并成为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减少购买决策过程中不确定性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随着网络购物愈发普及,网络口碑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在线评论影响力大小与营销效果主要取决于消费者感知的在线评论可信度。本文将研究消费者感知的在线评论可信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商家信任的影响机制,并加入了文化维度变量——不确定性规避作为调节变量。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做出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平台客观性、评论者专业性、评论质量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的在线评论可信度;感知在线评论可信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商家的能力信任、诚信信任和善意信任;而不确定性规避对平台客观性、评论者专业性和感知在线评论可信度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正  李伦一  
我国转型经济从熟人社会向匿名社会转变。在匿名交易中,交易主体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陷入囚徒困境。法律的惩罚功能可以改变交易主体的行动空间或支付函数,从而在匿名交易中产生诚信和信任。然而,法律有好的法律和坏的法律之分,在好的法律环境下,诚信和信任会实现;在坏的法律环境下,欺骗会盛行。人们对法律好坏的先验概率决定其信任决策。根据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的跨国数据证实,一个国家的司法信心越高,其社会信任度也越高。对警察的信心、对政府的信心也对社会信任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WVS中国部分的微观数据也证实,对司法的信心越高,个人的信任倾向就越高;对警察的信心、对政府的信心也显著影响个人的信任倾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正  李伦一  
我国转型经济从熟人社会向匿名社会转变。在匿名交易中,交易主体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陷入囚徒困境。法律的惩罚功能可以改变交易主体的行动空间或支付函数,从而在匿名交易中产生诚信和信任。然而,法律有好的法律和坏的法律之分,在好的法律环境下,诚信和信任会实现;在坏的法律环境下,欺骗会盛行。人们对法律好坏的先验概率决定其信任决策。根据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的跨国数据证实,一个国家的司法信心越高,其社会信任度也越高。对警察的信心、对政府的信心也对社会信任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WVS中国部分的微观数据也证实,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薇  霍伟伟  张辉华  
针对如何将个体的客观嵌入性和主观利他、利己动机整合到共享参与决策当中的系统分析不足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社会嵌入理论剖析创客成员在众包社区中的结构嵌入对其创意领地行为形成的影响,并检验利他主义、虚拟声誉关注对以上影响的联合调节作用,以揭示众包创客的众创参与决策过程。结果显示:(1)众包社区结构嵌入负向影响创客成员的创意领地行为;(2)利他主义和虚拟声誉关注均显著负向调节结构嵌入与创意领地行为的关系;(3)利他主义和虚拟声誉关注在结构嵌入与创意领地行为关系中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研究结论为众包社区的创意资源共享解决以及创客众创参与管理提供如下启示:首先,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和途径加强创客成员的众包社区结构嵌入性;其次,有针对性地了解众包创新目标客户的需求偏好,提供创客创新技术与工具,优化社区创新体验,以有效推动社会创意资源配置效能最大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汉民  张晓庆  
文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网购消费者为问卷调查对象,实证研究治理机制三个维度对卖家机会主义的影响,并探讨感知不确定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声誉机制对感知机会主义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站行为感知不确定性对沟通机制与感知机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商品感知不确定性对监督机制、声誉机制和沟通机制与感知机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文章为网络零售企业灵活治理第三方卖家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汉民  张晓庆  
文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网购消费者为问卷调查对象,实证研究治理机制三个维度对卖家机会主义的影响,并探讨感知不确定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声誉机制对感知机会主义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站行为感知不确定性对沟通机制与感知机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商品感知不确定性对监督机制、声誉机制和沟通机制与感知机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文章为网络零售企业灵活治理第三方卖家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齐凡  
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构建企业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感知指数,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不同企业在感知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后作出的异质化研发决策。论文发现,感知到贸易环境中不确定性的上升会促使企业提升研发强度,这一效果主要体现在高科技行业。其中,企业去金融化与争取政府补贴是最主要的影响机制,为了获取税收优惠而人为调整会计科目造成的研发强度提升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研发成果,因而不利于企业抵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美国对华关税加征的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研发强度显著提升,受影响企业正在努力开拓自主创新之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阮睿  沈吉  
现有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通常将不确定性当作一种宏观冲击,没有测度和区分不同企业的政策不确定性感受差异。本文使用文本挖掘方法,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提取信息,构建衡量企业对政策不确定性感知程度的指标,并研究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实业投资和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计量分析表明,感知到政策不确定性升高的企业会减少实业投资并增加金融资产配置,且上述结果主要受民营企业样本驱动。渠道分析表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会提高财务成本,抑制管理层激励,从而降低投资支出;对于金融投资相对实业投资收益风险比更高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数量随不确定性感知指标升高而增加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不确定性感知对当前稳投资、稳预期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