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7)
- 2023(4702)
- 2022(4105)
- 2021(4001)
- 2020(3379)
- 2019(7485)
- 2018(7223)
- 2017(13990)
- 2016(7990)
- 2015(8799)
- 2014(8368)
- 2013(8027)
- 2012(7743)
- 2011(7047)
- 2010(7424)
- 2009(7235)
- 2008(5989)
- 2007(5082)
- 2006(4459)
- 2005(3801)
- 学科
- 济(26909)
- 经济(26867)
- 管理(24016)
- 业(18192)
- 企(15882)
- 企业(15882)
- 财(10352)
- 方法(8819)
- 农(8686)
- 地方(8221)
- 家(7354)
- 国家(7117)
- 制(6841)
- 数学(6833)
- 数学方法(6771)
- 业经(6758)
- 中国(6595)
- 学(6156)
- 体(5831)
- 工作(5748)
- 农业(5559)
- 财政(5502)
- 人事(5187)
- 人事管理(5186)
- 融(4951)
- 金融(4949)
- 理论(4815)
- 和(4804)
- 政(4724)
- 务(4675)
- 机构
- 大学(102133)
- 学院(101174)
- 管理(37822)
- 济(37481)
- 经济(36571)
- 研究(34831)
- 理学(32528)
- 理学院(32121)
- 管理学(31695)
- 管理学院(31482)
- 中国(26558)
- 京(21762)
- 财(20936)
- 科学(20454)
- 所(16671)
- 中心(16210)
- 财经(15727)
- 范(15223)
- 江(15168)
- 师范(15106)
- 农(14979)
- 研究所(14829)
- 经(14304)
- 北京(13344)
- 业大(13249)
- 院(13087)
- 州(12363)
- 师范大学(12264)
- 财经大学(11726)
- 农业(11627)
- 基金
- 项目(67830)
- 科学(53116)
- 研究(52534)
- 基金(48536)
- 家(41567)
- 国家(41185)
- 科学基金(35124)
- 社会(33234)
- 社会科(31127)
- 社会科学(31115)
- 省(26211)
- 基金项目(26198)
- 教育(24047)
- 划(22105)
- 编号(21838)
- 自然(21751)
- 自然科(21183)
- 自然科学(21178)
- 自然科学基金(20783)
- 成果(19408)
- 资助(18539)
- 部(15270)
- 课题(15221)
- 重点(15137)
- 发(14243)
- 性(13939)
- 创(13842)
- 项目编号(13373)
- 教育部(13349)
- 制(13326)
共检索到154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昊昙
近年来,难民主要收容国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难民安置地也逐渐从难民营转向收容国城市社区。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政治生态脆弱,难民安置不仅是收容国面临的新问题,也给国际难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作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黎巴嫩境内难民援助相关方和瑞士日内瓦难民援助人道主义组织总部总计54次的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道主义组织是黎巴嫩难民治理的主力,地方政府是难民治理的前线,中央政府仅发挥着确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治理体系在国际社会和难民所在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黎巴嫩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在内部协调、项目规划和难民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黎巴嫩难民治理的现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收容和安置难民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喻珍
叙利亚难民危机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黎巴嫩政府对其境内的叙利亚难民治理发挥了最重要的主体作用。黎巴嫩政府的叙利亚难民治理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无限制准入政策阶段、有条件准入和居留政策阶段,以及难民政策再调整阶段。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治理受到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叙利亚难民危机对黎巴嫩经济与社会的影响,黎巴嫩国内政党对叙利亚难民的态度和黎巴嫩国内分散化的国内难民应对机制。黎巴嫩地方政府和政党是难民治理问题重要的次国家参与者。联合国难民署作为主要的非国家治理主体和黎巴嫩政府就叙利亚难民治理问题开展了广泛的协调合作。当前,各治理参与者仍在争议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国际责任分担问题,并在叙利亚难民遣返问题上讨价还价,阻碍了难民危机的有效治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已导致数百万人逃离家园并流散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由于国内食品生产急剧下降等导致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歉收、交通安全的恶化和粮食生产能力的破坏导致大量家庭没有能力购买食物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针对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状况,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9月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代表中国政府指出,中国高度关注叙利亚人道主义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向叙利亚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近期将向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提供200万美元现汇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援助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者。中国的该项紧急援助承诺及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马晓霖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余国庆 陈瑶
2011年初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约旦迅速受到波及,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起初,约旦开放边境,允许难民进入,进而成为第三大叙利亚难民接收国。此后,约旦一度收紧边界,管控难民涌入。大量叙利亚难民滞留进一步加剧了约旦早已暴露出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并增加了约旦面临的潜在安全风险。由于国际社会对约旦治理难民问题的支持不足,以及难民安置与遣返的进展迟滞,导致约旦境内的叙利亚难民问题呈现出长期化趋势。中东变局和叙利亚危机爆发八年多来,虽然约旦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国内的经济状况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叙利亚难民问题正在成为影响约旦政治稳定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
关键词:
约旦 叙利亚难民 政治不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孔刚
本文分析了围绕着叙利亚危机的国际政治中的土耳其因素。文章回顾了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外交路线的显著调整,以及由此展现的土耳其新的外交战略和抱负,分析了土耳其针对叙利亚危机采取的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限制,探讨了土耳其政策背后所隐藏的主要政治、战略与安全动机,并对土耳其与叙利亚危机的总体联系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洪铭
2015年6月中旬到7月初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中国股市经历了连续大幅下跌,对我国证券市场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6月27日起,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参与救市,7月9日股市止跌回升,基本稳定了市场,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凸显了政府部门在关键时刻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全
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已超过7年时间,至今仍然难以看到和平的希望。美俄两国相继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并深陷博弈的困局。本文在适度修正懦夫博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四种博弈结果:既避免出现真正的美俄共进,又无法实现彻底的美俄共退,而陷入俄进美退、美进俄退相互交替的博弈僵局。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不同的博弈结果将对中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前提条件下,中国最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作为第三方调解人促成"美俄共退方案",次之是"俄进美退方案",再次是"美进俄退方案",最次是"美俄共进方案"。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汪波 许超
2011年"阿拉伯之春"发生以来,中东动荡国家的大批穆斯林难民涌入欧洲寻求庇护,由此引发的难民危机给欧洲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批穆斯林难民的涌入使得欧盟成员国纷纷收紧移民政策,欧盟多年来引以为豪的申根体系遭到破坏;难民危机加剧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盟大国国内社会的分化对立,政治分歧凸显,并导致欧洲国家出现了整体右倾化的趋势。此外,穆斯林难民问题还对欧洲社会的就业、社会福利、人口结构造成冲击,加剧了恐怖主义威胁的风险,导致欧洲社会的"伊斯兰恐惧症"愈发严重,主流社会与穆斯林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愈加突出。
关键词:
难民危机 欧洲 穆斯林 全球治理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邢新宇 喻珍
从1948年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产生至今,难民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的一大难题,并逐渐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作为中东地区事务的重要参与方,一直秉持人道主义原则积极参与中东难民治理,同时强调标本兼治,致力于从源头上解决难民问题,并逐步提升中东难民治理水平,创新治理思维。中国在实践中以向国际组织和难民所在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主,集中向叙利亚、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等国难民提供粮食、医疗和生活物资方面的援助。中国参与中东难民治理的重要优势在于与中东国家政治关系友好稳定、与中东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以及和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然而,中国也面临着国际社会要求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压力,同时又受到自身治理经验和能力不足的制约。
关键词:
中国 中东难民事务 难民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旺实 王桂娟 李欣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地方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方面财政收入由于金融危机而大幅缩水,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其中相当部分的支出压力还在增大,各国地方政府面临着与中央政府一样的财政窘境。为应对危机,在财政政策的取向上同样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康伟 陈茜 陈波
公共危机的连带性强、危害性大等特征对危机应对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对于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年"4·20"雅安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及各节点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并依据邻接矩阵对网络粘性、关联性、中心性和凝聚子群进行测度。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属性影响组织在网络中的位置、作用及行为选择。公共危机合作网络中需要常设的、权威的危机应对核心机构,负责协调组织间关系并设计灵活的激励制度。网络中的非政府组织之间应当加强实质有效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汉景
在叙利亚冲突中,反阿萨德政府的外部力量为了更有效地对叙利亚进行干涉,声称阿萨德政府由于对平民使用暴力,因而失去了合法性,应该下台。这种话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规范性假设:如果一国政府对其平民使用暴力,则该政府就失去了合法性;如果一国政府失去合法性,则应该下台。该理论为本属于一国内政的"政府合法性"设定了新的"国际标准",并为在他国实施政权更迭提供了"依据"。对此,俄罗斯、中国等国表示坚决反对。于是大国围绕叙利亚冲突进行的博弈过程中就产生了"何谓合法政府"这一国际规范问题。该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国际斗争事件表现出来:对叙利亚反对派的国际承认;对叙利亚冲突中内部各方的军事援助;美俄为军事介入叙利亚冲突分别提出不同的法律依据。各国在叙利亚的斗争实践表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或者国际规范层面的博弈状况,最终取决于博弈相关方的利益以及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相关方所能够和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
叙利亚冲突 大国博弈 国际规范 合法政府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熊亮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这场复杂的现代战争对中东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黎巴嫩内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国内根源。在政治层面,教派主义政治制度为黎巴嫩实现国家独立奠定基础,但也成为制约日后国家政治发展与改革的障碍;穆斯林社群对分享更多政治权力的诉求同基督徒社群对失去特权的担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并成为引发国家认同危机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层面,黎巴嫩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教派和阶级矛盾激化带来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在后谢哈布时期,黎巴嫩政府的社会治理和危机应对能力持续弱化。上述因素的交织叠加构成了黎巴嫩内战爆发的国内根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国清
基于对SARS疫情的认识 ,本文重新规定了公共危机的特点 ,探讨了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即中国各级政府处理SARS疫情的不同应对措施和不同后果 ,比较了政府应对这同一场公共危机的3个个案 ,评估了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 ,提出了一个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过程模型 ,最后对提升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