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
- 2023(1805)
- 2022(1451)
- 2021(1393)
- 2020(1097)
- 2019(2219)
- 2018(2121)
- 2017(3856)
- 2016(1942)
- 2015(2009)
- 2014(1795)
- 2013(1629)
- 2012(1601)
- 2011(1367)
- 2010(1426)
- 2009(1362)
- 2008(1284)
- 2007(1139)
- 2006(984)
- 2005(978)
- 学科
- 济(8151)
- 经济(8147)
- 管理(5064)
- 业(3653)
- 企(2745)
- 企业(2745)
- 农(2434)
- 中国(2401)
- 方法(2126)
- 业经(1813)
- 学(1754)
- 数学(1739)
- 数学方法(1713)
- 农业(1623)
- 贸(1615)
- 贸易(1615)
- 易(1578)
- 融(1548)
- 金融(1548)
- 银(1545)
- 银行(1545)
- 理论(1517)
- 行(1514)
- 教育(1499)
- 财(1448)
- 制(1425)
- 地方(1322)
- 观(1190)
- 划(1152)
- 及其(1150)
- 机构
- 学院(25823)
- 大学(24726)
- 济(10511)
- 经济(10291)
- 研究(9494)
- 管理(8257)
- 中国(7147)
- 理学(6947)
- 理学院(6859)
- 管理学(6712)
- 管理学院(6663)
- 京(5365)
- 科学(5287)
- 财(4858)
- 所(4489)
- 中心(4246)
- 范(4166)
- 师范(4141)
- 研究所(4050)
- 财经(3839)
- 江(3742)
- 院(3651)
- 经(3517)
- 北京(3472)
- 师范大学(3323)
- 经济学(3287)
- 业大(3151)
- 农(3142)
- 州(3047)
- 经济学院(2962)
共检索到39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新
人造景观,别让人失望陈新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修建人造景观的热潮,一时间,冠以“大观园”、“西游宫”、“封神榜艺术宫”等名称的人造景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在这股人造景观热潮的背后,也有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人造景观,怎能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庄志民
上海人造景观建设,的确一度出现无序紊乱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应当从此关上人造景观建设的大门。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不妨也可被看作一部广义的人造景观建设史。中国传统性的人文景观,比如四大名楼、四大名园之类,在彼时彼地,也是人造景观。在国内外,也不乏人造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历史的反省和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上海的人造景观建设,有必要考虑一下其生存发展的垄断独特性、宣传营销的组合互补性、区域旅游发展定位的都市当代性,以及文化底蕴上的后工业社会的“第二自然”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艳
国内人造景观给我们带来的思考钟艳杭州商学院一、国内人造景观的现状人造景观是一个大概念,在这里指的是现代人造景观,即专门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而有意识开发的当代人造旅游资源。深圳于80年代率先推出中国第一座人造微缩景点“锦绣中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衍用
本文从客源、资源两方面论证了兴建现代人造模拟景观的原则.从国情方面指出了兴建现代人造模拟景观的限制因素。最后分析了兴建现代人造模拟景观热的根源。
关键词:
现代人造模拟景观 客源 资源 国情 根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鲁瑾 汪剑明
大型人造游乐景观是本世纪兴起的新型游览娱乐行业。较早的可以追溯到荷兰人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微缩景观——马都拉丹。但只有在1955年美国第一家“迪斯尼世界”开业以后,大型人造游乐景观的建设才开始风行世界。它以现代高科技手段,配合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将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科学幻想、风景名胜、民俗风情、动植物世界等融汇一园,集观光、娱乐、科技、饮食、购物、住宿等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全面的服务。这些大型人造游乐景观靠近各国较大的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其中有些是为弥补当地旅游资源的不足。例如新加坡,国土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广瑞
关于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游景观情况的考察报告张广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北京市和全国一样,政府、企业、集体以及个人都对旅游吸引物的建设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从市区到郊区,从传统上的旅游热点到一些温冷点,都相继出现了一批新的人造旅游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婉求
从浩浩之宏观的大千世界,到渺渺之微观的一草一木,大自然鬼斧神工,经过千万年风风雨雨的洗礼,把世界装扮成难以名状、美不胜收的旅游景观,这是一片神奇绝妙而又充满生机的领域。它广袤无垠,气象万千;它神秘幽邃,扑朔迷离;它生机盎然,温馨宜人。古往今来,多少旅游者投向它的怀抱,去探寻美的源泉、感悟美的魅力、接受美的洗礼、追求美的造型、倾听美的音韵、领略美的风采、创造美的境界。旅游景观以其精妙瑰丽的底蕴,绘制成一幅幅壮观的画卷,谱构成一部部辉煌的交响乐,激荡着无数探索者的心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Б.波雷諾夫 陈傳康
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完善,人类社会愈接近共产主义,承受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机构也就更显得不适合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事实上,这里所指的新情况是指那引向根本改造自然的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当然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要认识自然,便应该"不是把自然界看作什么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对象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做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凌
中国名山景观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有众多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配合。泰山景观就是当之无愧的范例。但是,泰山的这种景观配合,是否如许多评论者所赞誉的,是一种“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典范”呢? 众所周知,现有泰山景观的主体线路是东路(古称“中路”)。在传统的观念中,观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俊
从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出发,指出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景观设计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和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景观创造性的表现途径,景观设计师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生态学概念和知识,从而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有代表性的实例从技术手段、表现工具、比喻、格局、适应性和过程化的形式6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和表现过程,为当今乃至未来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设计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生态学 适应性 过程化 景观表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杰 魏倩 林广思
景观的独立立法是一种国际趋势。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下,景观意识逐渐觉醒。在遗产保护和景观培育等实践中汇成了景观之法理,并在地方立法实践的积累下,促成了现行日本《景观法》的出台。在介绍日本《景观法》的概念、特征、基本构成基础上,讨论《景观法》对日本景观实践的影响,同时对我国日后的景观政策立法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认为,日本《景观法》的制定,为日本景观的保护和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持;景观利益不仅是一种社会利益,也是重要的法律上之法益;景观法益保护的法制化,促使了民众对景观建设和保护的自觉参与。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法》 立法 日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孟玺
人们往往论及地质地貌条件形成的泰山之雄,气候水文条件形成的泰山之奇,文化历史条件形成的泰山之荣,其实,还应充分注意到植被条件所产生的泰山雄中显秀、奇中有灵、荣中藏妙的特色。 历史上的泰山,植被极为茂密,“朱樱满地,古木参天”,“凌汉峰南竹树森森,未风先鸣”。明、清以来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经大力绿化,如今植被覆盖率已达90%以上,“岱宗夫如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