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3)
2023(2034)
2022(1731)
2021(1704)
2020(1476)
2019(3453)
2018(3340)
2017(5758)
2016(3520)
2015(3882)
2014(3721)
2013(3855)
2012(3819)
2011(3407)
2010(3541)
2009(3203)
2008(3103)
2007(3082)
2006(2710)
2005(2516)
作者
(11631)
(9728)
(9607)
(9362)
(6008)
(4791)
(4221)
(3993)
(3768)
(3626)
(3497)
(3309)
(3282)
(3229)
(3152)
(3111)
(3084)
(2965)
(2805)
(2749)
(2568)
(2461)
(2387)
(2288)
(2195)
(2180)
(2079)
(2076)
(2063)
(2060)
学科
(10786)
经济(10777)
管理(7962)
(5645)
地方(4860)
(4629)
(3820)
中国(3604)
(3564)
企业(3564)
方法(3253)
农业(3069)
数学(2884)
数学方法(2843)
(2842)
(2578)
(2569)
森林(2569)
(2468)
业经(2416)
(1931)
生态(1930)
制度(1921)
环境(1921)
(1898)
(1889)
教育(1883)
玉米(1881)
人事(1816)
人事管理(1816)
机构
大学(42957)
学院(42951)
研究(18467)
管理(14899)
中国(14833)
(14037)
(13847)
科学(13521)
经济(13367)
(12013)
理学(11877)
理学院(11637)
管理学(11295)
管理学院(11233)
业大(11215)
农业(10676)
(10489)
(10303)
研究所(9513)
中心(9473)
(8605)
(8602)
北京(8396)
(7447)
(6971)
农业大学(6877)
(6798)
(6244)
(6142)
科学院(6094)
基金
项目(30480)
科学(22295)
基金(20281)
(19949)
国家(19792)
研究(19459)
科学基金(15270)
(11899)
自然(11549)
(11292)
基金项目(11247)
自然科(11196)
自然科学(11187)
自然科学基金(10983)
社会(10446)
社会科(9746)
社会科学(9738)
教育(8572)
资助(8457)
编号(7569)
计划(7395)
重点(7327)
科技(7315)
(6854)
课题(6265)
科研(6218)
(5953)
(5788)
(5691)
成果(5629)
期刊
(21107)
经济(21107)
中国(15915)
研究(12890)
(12480)
学报(11935)
科学(9571)
大学(8501)
农业(8054)
学学(8029)
教育(6417)
林业(6255)
(5361)
管理(5215)
(4997)
金融(4997)
(4777)
业经(4044)
技术(3827)
业大(3716)
资源(3576)
科技(3188)
问题(3093)
图书(3000)
(2896)
(2647)
中国农业(2505)
农业大学(2444)
书馆(2373)
图书馆(2373)
共检索到80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迟连翔  齐晓安  
"腐败"是困扰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俄罗斯政府几代领导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后,与普京总理共同制定了"反腐败国家战略",出台了《反腐败法》等一系列反腐败法律法规,建立了专门的反腐败工作机构和官员财产申报及公开制度等一系列反腐败措施,这些措施对于我们国家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祥仁  袁新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仁霞  
自转轨以来,腐败一直困扰着俄罗斯,梅德韦杰夫政府2008年5月上任后,大力推行反腐败措施,相继出台了《俄罗斯联邦反腐败计划》和《国家反腐败法》,新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构建了反腐败的法律基础和预防机制,赢得了俄罗斯舆论界的广泛称赞。但是对于此轮"反腐风暴"能否取得预期前景,俄罗斯各界普遍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侯觉非  韩龙  
反腐败问题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我国反腐败现状可以从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源头治理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深入了解和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反腐败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腐败”的概念和类型划分、反腐败的领域范围、预防腐败以及制定反腐败的专门法律等方面探讨和研究反腐败的基本问题,以便促进我们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并推动相关的工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蔚华  
立足工程审计实践 ,分析了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内的腐败导因 ,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腐败行为的根源。提出运用审计手段打击和预防腐败行为 ,进而提出工程审计在防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中的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王露瑶  
文章采用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末全国31个省区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反腐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纪委通报的腐败官员落马事件对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平均而言,该地区每增加一名副厅级以上的落马官员,当季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接近0.1个百分点,这种影响是即时和短期的,并不具有长期累积性。进一步论证发现,反腐败主要是通过放缓投资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此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反腐败的影响更大;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落马事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增进了人们对腐败、反腐败和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规律的理解,丰富了政治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武汉金融系统监察专员办公室课题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芷铭  
一是预算公开中存在问题和反腐败模式的缺陷。其一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预算外透明度大大低于预算内透明度。在进行预算工作之时,未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其中。这就导致在展开预算公开工作之时,相关工作人员可能进行变通执行,与实际要求相违背。与此同时,预算外收支总体缺乏透明度。由于财政性资金来源层次不同,进而导致从预算内到预算外,法律对其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逐渐降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透明度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刚  李树  
中国的官员治理体制是中央政府反腐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官员治理体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官员交流)制度。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交流样本,首次系统评估了官员交流的反腐败效应。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显著降低了流入地的腐败程度;同时,官员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反腐败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省长交流的反腐败绩效要优于省委书记交流。此外,官员任期与腐败程度之间存在U型的曲线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欧阳元方  
党和政府在加速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同时,下决心进行反腐败的斗争,此举大得民心,大振民心! 腐败问题,不仅是政府机体和社会主义大业的毒瘤,而且已成为当前深化改革、大力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重大障碍。腐败已引起全国人民的切齿痛恶。反腐肃贪斗争,不仅功在当代,而且惠及子孙,意义深长,可谓千秋功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富荣  
事实证明,财产申报制度在治理腐败中的运用并不成功,而我国《信托法》生效以后,推行强制信托有了法律上的可行性。文章认为,通过借鉴国外已经实施的强制信托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我国强制信托,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监控制度,对治理腐败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焯  
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首次将滋生腐败的各种根源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导向,对反腐败的各种措施进行重新定位和完善。全文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即腐败问题的界定、腐败的经济根源、基于经济根源框架的反腐措施以及反腐败的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恩·奎赫  何增科  
在象新加坡这样一些国家中,腐败只是生活中的一种事实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换句话说,新加坡确实存在着腐败现象,但这个国家并非一个腐败的社会。这并不意味着新加坡已经完全摆脱了腐败现象的困扰,尽管英国的肖克罗斯勋爵(Lord Shawcross)在1977年曾下过这样的论断。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新加坡都曾出现过腐败行为案件并被当地的报纸广泛报道过。不过,这些案件只是一种例外而不是通例,只是个别的事例而不是系统的腐败。而且那些被发现犯有腐败行为罪行的人不论其社会地位高低都能依法受到惩处。简言之,腐败在新加坡仅仅是一种偶发性事件而非一种制度化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