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9)
- 2023(5655)
- 2022(4766)
- 2021(4653)
- 2020(3903)
- 2019(8989)
- 2018(8691)
- 2017(17069)
- 2016(9617)
- 2015(10633)
- 2014(10866)
- 2013(10771)
- 2012(10250)
- 2011(8686)
- 2010(9015)
- 2009(8338)
- 2008(8893)
- 2007(7974)
- 2006(7204)
- 2005(6550)
- 学科
- 管理(37298)
- 济(34104)
- 经济(34073)
- 业(33236)
- 财(29297)
- 企(28094)
- 企业(28094)
- 务(15429)
- 财务(15415)
- 财务管理(15364)
- 企业财务(14620)
- 财政(13044)
- 农(12562)
- 方法(11780)
- 制(11504)
- 地方(11119)
- 中国(10792)
- 政(10503)
- 数学(10434)
- 数学方法(10262)
- 策(8611)
- 农业(7846)
- 度(7611)
- 制度(7605)
- 业经(7488)
- 体(7373)
- 银(7277)
- 银行(7276)
- 税(7075)
- 税收(6768)
- 机构
- 学院(125204)
- 大学(121731)
- 济(51695)
- 经济(50382)
- 管理(48351)
- 研究(41958)
- 理学(40297)
- 理学院(39887)
- 管理学(39246)
- 管理学院(39010)
- 财(37097)
- 中国(36527)
- 京(26512)
- 财经(24008)
- 科学(23759)
- 江(22240)
- 经(21543)
- 所(21039)
- 中心(21010)
- 农(19011)
- 研究所(17975)
- 省(17175)
- 财经大学(17163)
- 北京(17142)
- 州(17009)
- 业大(15787)
- 院(15456)
- 范(15418)
- 师范(15308)
- 经济学(15034)
- 基金
- 项目(74890)
- 科学(58920)
- 研究(57675)
- 基金(53847)
- 家(45298)
- 国家(44850)
- 科学基金(39181)
- 社会(35790)
- 社会科(33914)
- 社会科学(33905)
- 省(28965)
- 基金项目(27910)
- 教育(26078)
- 自然(25032)
- 自然科(24407)
- 自然科学(24402)
- 编号(24391)
- 划(24346)
- 自然科学基金(23943)
- 资助(23020)
- 成果(21332)
- 课题(17207)
- 部(16912)
- 重点(16513)
- 性(16466)
- 发(15890)
- 制(15166)
- 创(14911)
- 项目编号(14613)
- 教育部(14605)
共检索到213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桔花
近年来宜春中支在对辖内县市支行项目审计过程中发现,辖区县支行普遍实行了财权与事权的分离,财务会计设在会计国库股,负责财务费用指标管理、资金的核算和财务档案的保管;出纳设在办公室,负责经费账户的开设、周转金的存取和费用报账;会计与出纳分离、印章与重要空白凭证保管分离,符合内控要求。但也存在财务核算内控缺陷等问题,其隐含的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国俊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即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而有些会计人员则以"准则未规定‘固定资产清理’不得转回"为借口,为自己的失职行为、为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行为辩解。本文以案例对这一现象进行阐释。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国俊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即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而有些会计人员则以"准则未规定‘固定资产清理’不得转回"为借口,为自己的失职行为、为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行为辩解。本文以案例对这一现象进行阐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江萍 于丹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新三板市场定位已转变为非上市公众公司。由于企业性质的改变以及今后转板上市的发展趋势,新三板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中小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三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并结合新三板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自身的特点,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新三板 风险控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凡 施赟 舒伟
本文以2011~2015年强制披露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订对第一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越严格,越能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本文进一步检验外部治理机制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降低代理成本的过程中,高质量外部审计、更高的市场化进程与严格的定量认定标准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上述研究结论为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在理论和实务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实证证据和政策指引。
关键词:
内控缺陷 代理成本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璐
本文通过研究2011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中被首次实施特别处理的公司以及与其配对的正常公司样本,探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正向影响财务困境,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其中股权制衡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现象会正向影响财务困境,而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会议频率和高管薪酬与财务困境之间负相关,但是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困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则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的关系。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结构 财务困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严春玲
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造成国有产权制度缺陷,进而造成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事实上是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控制。加强财务控制可有效制约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控制,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加强组织规划、健全授权控制与预算控制等措施,是重构财务控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度缺陷 内部人控制 财务控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峻松 王春芳
内部控制缺陷是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按来源的不同,内部控制缺陷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会降低,且无论是运行缺陷还是设计缺陷都会降低其财务报告质量,但设计缺陷降低其财务报告质量的程度更大。与预期不一致的是,内部控制缺陷得到修复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反而进一步降低,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的修复并没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海丽
本文评价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主要缺陷,然后探讨了改进财务报告的相关问题。认为对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的改进应采用渐进式,并主要从扩充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现行财务报告 改进 及时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靖生 朱桔花 廖海俊
在金融系统数据集中的背景下,国库业务作为基层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风险防范问题尤显突出。本文针对人行县市支行国库业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基层央行 国库风险 分析思考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孔凡峰
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减少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债务成本。然而,企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是否会导致较高的债务成本?基于2008年~2010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有较高的债务成本,内部控制在债务成本上的有用性主要来源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到公司财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债务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在霞 吕强 王竹泉
本文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企业财务报表列报的缺陷和改进对策进行实际考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现行财务报表列报模式不能有效传递企业的基本财务信息从而满足报表主要使用者的需求,报表之间分类不一致的现状亟需改进;应该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经营活动损益、投资活动损益和筹资活动费用;应该能够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结构的改进来反映企业资源的战略运用情况、运用效益和效率;应该提供企业准确的金融杠杆信息和财务弹性信息;应该通过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资金流量管理、存量管理的成效和企业产品经营的战略部署。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列报 调查问卷 投资活动类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丽萍
本文主要从家族企业财务支持网络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其特性及缺陷,并对家族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财务支持网络 财务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李瑞敬
本文以2012、2013年按照相关规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926家深市主板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与披露后的经济后果结合起来分析发现,在被相关监管机构强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情况下,研究期间样本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财务报告质量会显著影响股票市场反应,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却不会引起市场的显著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质量 市场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