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1)
2023(9161)
2022(7611)
2021(6887)
2020(5400)
2019(12172)
2018(11952)
2017(21939)
2016(11918)
2015(13399)
2014(13348)
2013(13334)
2012(12752)
2011(11898)
2010(12166)
2009(11336)
2008(11117)
2007(9966)
2006(9176)
2005(8677)
作者
(36383)
(30412)
(30379)
(28681)
(19431)
(14581)
(13732)
(11876)
(11698)
(11037)
(10510)
(10305)
(9928)
(9898)
(9658)
(9363)
(9020)
(8966)
(8955)
(8807)
(7902)
(7582)
(7432)
(7036)
(7010)
(6913)
(6894)
(6757)
(6377)
(6095)
学科
(51905)
经济(51838)
管理(34051)
(30741)
(23186)
企业(23186)
中国(19574)
地方(19023)
(16788)
业经(14037)
方法(12473)
农业(11675)
(11480)
(11180)
(10857)
(10734)
银行(10712)
(10493)
地方经济(10473)
(10460)
金融(10458)
(10425)
环境(10271)
数学(9672)
数学方法(9532)
(9369)
(9040)
贸易(9025)
资源(9008)
技术(8895)
机构
学院(172342)
大学(170045)
(68240)
经济(66579)
研究(66146)
管理(61049)
中国(51368)
理学(50260)
理学院(49619)
管理学(48833)
管理学院(48504)
科学(41009)
(38222)
(34614)
(32915)
(32600)
研究所(31011)
中心(30783)
(29728)
(25920)
师范(25674)
农业(25190)
业大(25171)
北京(24841)
财经(24641)
(24354)
(24049)
(23569)
(22170)
师范大学(20384)
基金
项目(109985)
科学(85531)
研究(82709)
基金(76201)
(67132)
国家(66468)
科学基金(55597)
社会(51766)
社会科(49009)
社会科学(48997)
(44953)
基金项目(39477)
(37356)
教育(36721)
编号(34252)
自然(34150)
自然科(33113)
自然科学(33098)
自然科学基金(32465)
(30378)
资助(30342)
成果(29103)
重点(25426)
课题(24938)
发展(24358)
(23906)
(23205)
(22923)
创新(21381)
国家社会(21247)
期刊
(88907)
经济(88907)
研究(56109)
中国(44826)
(32012)
学报(28897)
科学(26015)
管理(24529)
教育(24409)
(24226)
农业(21577)
大学(20923)
(20590)
金融(20590)
学学(19106)
业经(16901)
技术(14521)
经济研究(13413)
图书(12669)
财经(12045)
问题(11622)
(11212)
(10538)
资源(9925)
书馆(9664)
图书馆(9664)
(9141)
(8830)
论坛(8830)
(8505)
共检索到288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海龙  
人类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研发价值,保护人类遗传资源意义重大。应当从人类遗传资源的研发特性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人类遗传资源不仅包括"遗传材料"本身,也包括"相关的信息资料",在保护"遗传材料"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信息资料"的保护。人类遗传资源既具有属物性,也具有属人性,应当注重和强调利用人格权法对人类遗传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进行限制和保护。人类遗传资源的使用价值在研发中一次性转移,其提供者应当分享与此相应的利益。人类遗传资源为个人和遗传相关人共有,受国家的管制,国家是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主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达元  
“遗传资源取得”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核心论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公约》谈判中争论的焦点。为保护和持续利用遗传资源,本文根据《公约》第15条规定,结合中国在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现状,提出:国家需要建立处理“遗传资源取得”问题的法规、政策及专利制度;进一步开展国内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科学研究;通过交换和参与合作研究,尽可能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和其他国家获取更多的遗传资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泽真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物资。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主要有专利保护、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和农民权保护。中国宜采用组合保护的方式,确认遗传资源为国家所有,确立遗传资源权制度、植物品种权利制度以及专利制度,以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学森  王楠  张宗营  毛志泉  尹成苗  
综述了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虽然是柑橘、苹果、梨、桃、龙眼、枇杷、香蕉、猕猴桃、李、杏、枣和柿等多种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果树资源国,但野生种质和名特优地方品种的发掘、创新与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2.按照遗传变异的来源,果树常规育种主要有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两个途径;果树杂种一代广泛分离,每一次育种都选择杂种优势最强的基因型,通过无性繁殖成为新的营养系品种,并在生产上长期利用,而显性、超显性和上位性3大假说是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遗传基础;对‘富士’和‘鲁丽’苹果、‘玫瑰香’葡萄及‘山农酥’梨等新品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分析发现,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品种作为杂交亲本,并选择遗传背景复杂的品种作为杂交母本,是果树杂种优势高效利用及其亲本选择选配的重要结论;杂交育种是根据产业的品种需求确定育种目标,进行亲本选择与选配,培育双亲性状互补、杂种优势明显的新品种,而芽变选种是利用体细胞自然突变及其表观遗传对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个别性状进行修缮和改良;因此,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有机结合是解决果树产业品种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3.面对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及关于“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深度解读了农业科技人员必须坚持“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良法配套”的科研思路及其经典案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祺  赵伟  张情韵  
目前国内外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中普遍采用基于HANDLE的DOI标识符,但这种标识符管理方法缺乏可追溯功能,而国际生物和环境样本库协会(ISBER)提出的Standard PRE Analytical Code(SPREC)编码标准是适用于遗传资源管理的更完善的标识符定义方法。对遗传资源管理领域内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阐明SPREC协议的优势,并对基于SPREC协议的人类遗传资源平台样本信息标识符定义方法和数据采集溯源方式进行说明,为同类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小异  张建森  施永红  王建新  龚永生  朱根荣  
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育成的建鲤,呈长体型,美观适中,青灰色,具有鲜明的品种特征。建鲤生长优势十分显著,其个体增重较荷包红鲤、元江鲤和荷元鲤分别高141.55%250.82%、80.46%96.71%和40.34%42.53%;群体增重分别高154.41%256.70%、93.30%100.38%和42.08%44.57%,并显著高于其它鲤鱼和杂交鲤,普遍能增产30%以上,当年可养成商品食用成鱼。建鲤还具有其它许多优良特性,能自繁自育,遗传性状稳定,其主要遗传性状稳定性和一致性可达99%以上,LDH与EST同工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傅大雄  阮仁武  宗学凤  胡奎  张建奎  戴秀梅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江小华  余昌萍  郭通航  金仁桃  栾红兵  许波  张远伟  史庆华  
精子发生的任何一步出现异常,均可能导致无精子症,进而引起男性不育.但目前人们对无精子症的致病原因了解甚少.本文在分析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现状的基础上,对无精子症的发病原因,尤其是遗传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的局限性予以归纳;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路,希望充分利用我们已有的资源和技术等优势,发现人类无精子症的致病原因,揭示致病机理,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勤  温文婷  叶小金  高远强  张小平  彭卫红  
从不同地区采集引进了银耳菌株共14株,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14株银耳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75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引物,共获得10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条,占条带总数的6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水平为70%时,14个菌株可以划分为4个类群,且类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表明供试菌株在DNA分子水平上存在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纤维素酶活性,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酶活力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的14株银耳菌株纤维素酶活大小在1.300~0.922间,纤维素酶活性很低,酶活力差异显著,且与地理来源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长秋  马彦  
在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之引擎的背景下,人类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日益显现,急需要立法加以保护。目前,在人类遗传资源地位的界定方面,学术界主要存在"非物说"与"为物说"两种学说,实际上,人类遗传资源是一种介于人与物之间且其人格意义大于物质意义的人格体。在现有国际法律文件中,人类遗传资源被界定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与遗产,但这种界定是在象征意义上而言的。实际上,国家与个人都对人类遗传资源享有相应权利,而这些权利也都需要立法予以保护。目前,中国对于人类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还存在显见不足,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予以完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海龙  朱洪云  刘海平  芮亚培  
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资源,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动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满足未来发展重要的基因库。本文通过对西藏动物遗传资源的特点、保存状况、相关法规与管理体制现状以及常见动物在遗传资源保护上采取的措施几个方面梳理出西藏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找出西藏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西藏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凤  王帆乐  刘秀娟  吴凡  
随着发达国家对遗传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挖掘,遗传资源丰富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遭受的生物盗版与日俱增,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必要对遗传资源实施合作保护策略,以有效保护遗传资源。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从加强公众遗传资源保护意识、制定区域遗传资源保护特殊法、确立区域遗传资源保护政府间磋商机制、建立独立的信托基金会等方面着手,以优化遗传资源保护合作机制、促进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芳  章双杰  陈宽维  汤青萍  高玉时  陈国宏  
应用30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重点保护的15个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吐鲁番鸡,0.634;杂合度最低的是河南斗鸡,0.554。15个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对遗传距离DS的计算表明15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的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聚为3类,即:Ⅰ类为浦东鸡、茶花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大骨鸡、丝羽乌骨鸡、仙居鸡、白耳黄鸡、北京油鸡、河南斗鸡、狼山鸡和吐鲁番斗鸡,Ⅱ类为清远麻鸡和鲁西斗鸡,第Ⅲ类只有藏鸡。通过微卫星标记对这些重点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秀健  
作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最有战略意义的宝贵财富。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已列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内容。文章从我国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状况、保存状况、相关法规与管理体制现状几个方面梳理出我国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找出我国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作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树兴  刘静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从我国掠夺大量遗传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研发获得巨额利润,对我国生物遗传资源进行保护的必要性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有效地保护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