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9)
2023(11476)
2022(9559)
2021(8767)
2020(7029)
2019(16041)
2018(15981)
2017(30355)
2016(15895)
2015(17959)
2014(18017)
2013(17747)
2012(16588)
2011(15494)
2010(16212)
2009(15100)
2008(14581)
2007(12977)
2006(12014)
2005(11274)
作者
(47889)
(39826)
(39713)
(37771)
(25380)
(18982)
(17760)
(15308)
(15182)
(14210)
(13749)
(13273)
(12916)
(12842)
(12340)
(12283)
(11802)
(11437)
(11260)
(11015)
(10196)
(9819)
(9678)
(9272)
(9002)
(8998)
(8720)
(8655)
(8106)
(7763)
学科
(92974)
经济(92908)
管理(44647)
(38632)
方法(30962)
(29957)
企业(29957)
数学(27209)
数学方法(26695)
地方(26134)
中国(24504)
(20667)
环境(19333)
业经(18677)
(17841)
地方经济(16124)
农业(14239)
(13624)
(13144)
金融(13143)
(12897)
(12523)
(12432)
银行(12420)
(12325)
贸易(12312)
(12247)
(12207)
理论(12179)
(12176)
机构
学院(239594)
大学(235964)
(107643)
经济(105485)
研究(88545)
管理(88246)
理学(74637)
理学院(73750)
管理学(72274)
管理学院(71852)
中国(67234)
科学(52711)
(51400)
(45780)
(45151)
研究所(40742)
中心(38930)
(36975)
(36176)
财经(35613)
经济学(33615)
北京(33577)
(33255)
师范(32971)
(32050)
业大(31876)
(31871)
(29969)
经济学院(29721)
农业(27486)
基金
项目(152193)
科学(120162)
研究(112908)
基金(108715)
(94239)
国家(93486)
科学基金(80038)
社会(73310)
社会科(69617)
社会科学(69599)
(60885)
基金项目(56128)
教育(50989)
(50351)
自然(49386)
自然科(48100)
自然科学(48091)
自然科学基金(47150)
资助(45214)
编号(45091)
(39233)
成果(36486)
重点(35035)
课题(32722)
(32501)
发展(31901)
(31378)
(31321)
国家社会(30534)
创新(29353)
期刊
(133107)
经济(133107)
研究(76661)
中国(52691)
管理(35511)
(34155)
(33420)
科学(33066)
学报(32949)
教育(27360)
大学(25768)
学学(24228)
技术(23763)
(23652)
金融(23652)
农业(23527)
经济研究(22169)
业经(21250)
财经(18166)
问题(16505)
(15815)
统计(14223)
技术经济(13839)
(12923)
(12463)
资源(12454)
世界(11977)
商业(11931)
(11852)
决策(11596)
共检索到379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建伟  
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了不同文明形态下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在采集与渔猎文明时期、农耕与游牧文明时期、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时期,人类分别采用了完全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局部不可持续而整体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鲍健强  苗阳  陈锋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本文从大时空跨度和能源利用方式上,分析了人类经济发展形态演变历程;探讨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CO2)减排的关注导致了低碳经济产生与发展。本文研究了低碳经济对传统的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处于生态敏感区域的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表明,沿海经济带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采用互动双赢的策略。文章从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实问题入手,从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区域互动及敏感点互动等不同角度,提出适应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模式,以便为沿海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史龙祥  
本文从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揭示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动因,并从产业间与产业内比较优势的角度对“后雁行模式”形态进行分析,认为东亚地区将逐步形成网络型复合分工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坤  
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该国的主流消费观。整体上人类经历了农业经济、重商主义、工业经济和广义虚拟经济四个发展阶段,在"谁在消费"、"为谁消费"、"为何消费"、"消费什么"、"如何消费"、"谁缚消费"、"谁助消费"、"谁定消费"、"多少消费"、"在哪消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实体经济时代聚焦物质需求和使用价值,差异化的劳动带来财富和发展;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注重心理需求和虚拟价值,差异化的生活带来财富和发展。打造差异化生活的重点,是立足文化优势,挖掘生活题材,打造差异化的心理需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剑  李惠斌  
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奚为民,傅桦,毕维铭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fferent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in Beijing surburb.It also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its economy development.I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mountainous region.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清知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8%左右,大多数山区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区。如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井岗山区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多处在贫困之中。贫困山区一般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因此,建设生态经济群落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聪莉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积余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标尺。因此,必须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惩戒失信行为,鼓励守信行为;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所谓生态或生态系统是指,栖居在某一地理空间中的所有生物,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环境,通过各个组成要素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具有统一功能的综合体。经过长时期的变化发展,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和各要素与周围环境条件之间形成平衡,即生态平衡。所谓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物质空间。人类环境(也即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功能主要有:(1)提供生产所需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毅  
近几年来,辽宁省长海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海岛的特点,积极探索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和促进海岛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原琳娜  李富佳  董锁成  刘鑫  马蓓蓓  
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0—2013年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对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及耦合度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水平呈现在波动中下降的演变趋势,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在波动中上升的演变趋势;西安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二者协调性由低水平的经济滞后失调型发展为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滞后协调型,并存在工业废气排量增加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等问题,因此,需加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与监管,实施绿色考核制度,坚持绿色生活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2个角度出发,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新波  
运用生态足迹数据、包络线分析数据和环境污染损失的数据,探讨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生态不可持续性、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  高强  
文章在分析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我国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层次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及科技进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2000-2014年,我国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基本保持同步上升,同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海洋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缓解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关系的正向调节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