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
- 2023(1600)
- 2022(1403)
- 2021(1248)
- 2020(1091)
- 2019(2384)
- 2018(2332)
- 2017(5204)
- 2016(2493)
- 2015(2756)
- 2014(2908)
- 2013(2998)
- 2012(2853)
- 2011(2445)
- 2010(2457)
- 2009(2317)
- 2008(1988)
- 2007(1860)
- 2006(1641)
- 2005(1474)
- 学科
- 济(16169)
- 经济(16159)
- 方法(8504)
- 数学(8155)
- 数学方法(8138)
- 业(7064)
- 管理(6289)
- 农(4300)
- 人民(3813)
- 地方(3800)
- 收入(3669)
- 企(3667)
- 企业(3667)
- 农业(3577)
- 消费(3568)
- 结构(3514)
- 中国(3503)
- 税(3386)
- 税收(3319)
- 收(3304)
- 财(3277)
- 地方经济(3033)
- 贸(3025)
- 贸易(3023)
- 水平(2913)
- 易(2890)
- 消费水平(2889)
- 分配(2499)
- 学(2262)
- 业经(2037)
- 机构
- 学院(37748)
- 大学(36793)
- 济(21065)
- 经济(20873)
- 管理(14470)
- 理学(12736)
- 理学院(12651)
- 管理学(12513)
- 管理学院(12459)
- 研究(12158)
- 中国(9722)
- 财(9333)
- 财经(7565)
- 经济学(7397)
- 经(6894)
- 京(6854)
- 经济学院(6837)
- 科学(6182)
- 所(5880)
- 财经大学(5578)
- 中心(5413)
- 研究所(5287)
- 农(5108)
- 商学(4969)
- 商学院(4943)
- 江(4920)
- 经济管理(4584)
- 业大(4380)
- 院(4241)
- 北京(4232)
共检索到55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莉萍
人们为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而消费。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始终是围绕着满足人们的消费。但是,伴随消费与经济的增长,我们却付出了资源、环境、生态与社会方方面面的代价。思考与探讨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消费,除了金钱我们还付出了什么,从而倡导适度消费与可持续消费的新观念。
关键词:
消费增长 可持续发展 适度消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生举
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提出了所谓“倒u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的长期变化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 库兹涅茨解释收入不平等早期阶段恶化的原因有:(1)高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低收入者,而经济增长是储蓄和积累的函数;(2)增长是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联系的,城市内部的收入分配通常比农村更加不平等;(3)在经济增长阶段,就业机会不均等加剧了收入不平等。上述使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的因素在经济发展各阶段都起作用,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产生许多抵销的力量:(1)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如遗产税、累进税制、救济法等;(2)产业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捷敏
我国从1985年开始按照联合国推荐的1968年版SNA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GDP核算,至今已有20多年。过去20多年里,在GDP取得惊人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的质量低下、经济安全的基石被侵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遭削弱。
关键词:
GDP增长 追求 代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长三角某县宣传部长告诉笔者,近年基层矛盾和群体性事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征地,二是工业化进程中,因工厂排污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导致矛盾。解决后一矛盾更加棘手,因为一旦土壤和地下水变质,多年才能恢复。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主任张惠远近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我国约4万个乡镇、60多万个建制村中,绝大部分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秀英
一切均需付代价。经济增长同样需付代价。然而,是以高代价换得短期的飞速增长的“高效经济”还是以低代价赢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大问题。改革几十年我们为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高昂代价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粗放型、速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其局限性;要实现真正的低代价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就要为其寻找真实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这真实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贡献率,提高管理效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经济质量,而这一切只能依靠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 代价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真玲 王光辉 顾基发
经济增长和社会代价之间的内涵关系可以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而建模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而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选取代表性的社会代价指标试图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构建社会代价指数,利用状态空间方程和卡尔曼滤波从定量、动态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与社会代价的关系,用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变化来揭示中国经济增长中社会代价的动态轨迹,探讨中国目前社会代价是否在一定合理的阈值范围之内。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在0.45~0.48之间,也就是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社会代价增长0.45~0.48个百分点,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收益大于社会代价,但是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呈现了递增趋势。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广宇
本文应用“含资源与环境项目的社会会计矩阵”(简写为SAMRE)分析 1991~ 1999年福建省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值。计算结果显示 ,福建省资源净产值与环境净产值各年损失幅度为 11.17~ 62 .0 5亿元 ,平均占全省GDP的 2 .1%。真实国民储蓄比传统国民核算体系的净储蓄减少 1.48~ 69.4亿元 ,占净储蓄的1.11%~ 12 .0 %。分析表明自然资源损失与环境污染成为福建省经济总量增长的重大代价。其发展呈弱可持续性特征。此外 ,分析结果也显示 ,近年来资源与环境净产值损失占全省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真实储蓄比重趋向上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开峰 谢小立 彭娜 廖柏寒 王凯荣
应用“含资源与环境项目的社会会计矩阵”(SAMRE)方法及其数学模型计算湖南省1991~1999年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值。结果显示,湖南省资源净产值与环境净产值每年损失幅度为4.00亿~99.01亿元,占全省每年GDP比重的0.48%~3.18%,平均占2.35%。真实国民储蓄比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净储蓄减少10.41亿~109.60亿元,占全省每年GDP比重的1.25%~3.52%,平均占2.84%。分析表明自然资源损失与环境污染已成为湖南省经济总量增长的沉重代价,其发展呈弱可持续性特征。分析结果还同时显示,近年来资源与环境净产值损失占全省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真实储蓄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武博 仲素梅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不明白和不明晰自己在发展中曾经或正在付出的巨大代价,那就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国家。该文通过分析苏南利用外资的历史与现状,得出当前苏南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客观上要求以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集约利用资源,走"外资带技术,技术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的结论。
关键词:
引进外资 土地资源 经济增长 代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友国
本文构建了1987~2006年的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并以此为基础测算了贸易对中国能源消耗和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期间出口含能量和出口含硫量增长迅速,且增速快于相应的进口含污量增速,同时能源和SO2的贸易条件也明显恶化。而出口含能量和出口含硫量之所以快速上升,这主要是出口规模迅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不过技术变动有效地抑制了上述规模效应。此外,结构效应很小,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结构变化对能耗和SO2排放的影响不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但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旺,其根本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收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完善消费信贷。而要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除了通过前述途径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外,还要在经济增长本身相关的方面下功夫。具体讲,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消费力。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导向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减少绝对贫困人口,进而导致世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其中中国贡献最大;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他各国呈现较为复杂的情形,中国走上全面包容性增长轨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臣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资源无限论"、"资源有限论"、"资源有价论"、"资源匮乏论"、"增长极限论"等思潮,都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与资源关系的体现。根据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资源的依存关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五个时代"出发,用"三种增长级数",可以完整地勾勒出人类资源在五个时代中的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式,并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指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光明前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曼 何梦笔
人类世地质时代科技圈的产生,预示着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矛盾关系,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未来人类经济网络,需要处理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统一。本文以进化原理和自然科学为基础,探讨能源、增长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将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地球科学的最大熵理论相连,揭示未来能源转型,经济发展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人类世 最大熵理论 能源 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