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9)
- 2023(13709)
- 2022(11742)
- 2021(10760)
- 2020(9136)
- 2019(20245)
- 2018(19722)
- 2017(37270)
- 2016(20554)
- 2015(22690)
- 2014(22310)
- 2013(21637)
- 2012(19945)
- 2011(18167)
- 2010(18150)
- 2009(17145)
- 2008(16766)
- 2007(15144)
- 2006(12928)
- 2005(11649)
- 学科
- 济(83973)
- 经济(83861)
- 管理(57095)
- 业(52303)
- 企(41736)
- 企业(41736)
- 方法(36681)
- 数学(32434)
- 数学方法(32092)
- 农(23272)
- 中国(21334)
- 财(21320)
- 学(19049)
- 地方(18799)
- 业经(17385)
- 贸(17088)
- 贸易(17084)
- 易(16583)
- 制(16289)
- 农业(15420)
- 环境(13086)
- 银(12858)
- 银行(12803)
- 务(12760)
- 财务(12732)
- 融(12730)
- 金融(12728)
- 财务管理(12697)
- 和(12315)
- 行(12177)
- 机构
- 学院(293397)
- 大学(292909)
- 济(117866)
- 经济(115435)
- 管理(108456)
- 研究(101182)
- 理学(94326)
- 理学院(93134)
- 管理学(91372)
- 管理学院(90824)
- 中国(74647)
- 科学(65756)
- 京(60880)
- 农(57180)
- 财(52967)
- 所(52674)
- 业大(48588)
- 研究所(48378)
- 中心(46393)
- 农业(45670)
- 江(43492)
- 财经(42615)
- 范(39199)
- 师范(38702)
- 经(38606)
- 北京(37515)
- 经济学(36670)
- 院(36327)
- 州(34567)
- 经济学院(33325)
- 基金
- 项目(202179)
- 科学(157925)
- 基金(146496)
- 研究(141477)
- 家(130830)
- 国家(129759)
- 科学基金(109242)
- 社会(90473)
- 社会科(85615)
- 社会科学(85587)
- 省(79823)
- 基金项目(78117)
- 自然(72158)
- 自然科(70486)
- 自然科学(70460)
- 自然科学基金(69203)
- 划(68167)
- 教育(64744)
- 资助(58478)
- 编号(56518)
- 重点(46553)
- 成果(44946)
- 发(44156)
- 部(43755)
- 创(42211)
- 科研(39740)
- 创新(39553)
- 课题(39244)
- 计划(39013)
- 国家社会(37544)
- 期刊
- 济(126837)
- 经济(126837)
- 研究(79724)
- 学报(53739)
- 中国(53186)
- 农(51486)
- 科学(46952)
- 财(41055)
- 大学(38889)
- 学学(37127)
- 管理(36277)
- 农业(34610)
- 教育(27799)
- 融(24582)
- 金融(24582)
- 技术(22429)
- 业经(21881)
- 经济研究(21402)
- 财经(20841)
- 业(18501)
- 经(17842)
- 问题(16986)
- 版(15950)
- 商业(14255)
- 科技(14231)
- 贸(14069)
- 技术经济(13737)
- 资源(13675)
- 业大(13498)
- 统计(13293)
共检索到419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笑楠 王克林 张明阳 张伟 凡非得
在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 3.3的支持下,分析了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不同人类活动强度样带1988年和2005年2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及2005年研究区4种主要景观类型的格局特征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环江县景观分布不均匀,林地是研究区的基质景观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降低,样带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复杂程度升高,景观斑块的分布趋于集中;在景观类型水平上,研究区4种主要的景观类型在梯度带中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格局的变化特征,其中,各景观类型的面积比重、破碎度和分维数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趋势较为明显,聚集度和连通性的梯度变化幅...
关键词:
广西 喀斯特 人类活动强度 景观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殷兴伟 王金柱 黄容 高明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5、2005、2015年土地利用图像,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人类活动强度带,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在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带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2015年研究区4种面积变化较大的景观类型格局特征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强度由西向东逐渐递减,长江干线流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相对周边区域更强;(2)在景观水平上,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研究区景观斑块数大幅减少,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先增加后减少,连通性有所下降;景观聚集度先减后增,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但在2015年得到一定改善;(3)在类型水平上,建设用地、水域、草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这4种景观类型能较好地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其中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随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除建设用地外其余景观类型的最大斑块指数和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在人类活动强度最大时的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和斑块指数分别达到71. 2%、35. 72%;(4)三峡工程、移民工程、城市化推进以及"退耕还林"等政策实施是三峡库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力。揭示了20a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沿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可为研究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金良 林杰 张明锋 涂振顺
运用景观指数与梯度分析相结合分析福建省典型港湾区域-罗源湾区域近20年来的景观格局及其时空梯度,定量描述人类活动行为与区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的联系。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分析表明:1988年~2007年期间罗源湾区域总体景观格局破碎度呈明显的增加,景观结构的复杂化趋势明显。梯度分析结果显示,1988年~2007年县城中心及其附近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高于两侧的乡村区域,景观破碎度、景观组分复杂度呈明显的空间梯度;建设用地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连通度以县城中心及其附近为最大,并向外围两端的乡村递减;1988年~2007年水体景观因围海工程而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和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康娟 王学雷
湿地景观空间结构研究是湿地生态研究的核心之一 ,景观功能的性质和发挥 ,影响着湿地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特征 ,进而影响湿地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运用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 ,结合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的湿地农业的区域特点 ,确定了四湖地区湿地景观分类系统 ,为了更好地定量分析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特点 ,我们选取了三类景观格局指数来定量描述湿地景观空间格局 ,即基本空间格局指标 (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 )、景观空间构型指标 (聚集度、破碎化 )及斑块特征指标 (斑块分维数 ) ,比较系统地分析四湖地区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类干扰对四湖地区湿地景观的...
关键词:
湿地 景观格局 人类活动 四湖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华锋 马克明 傅伯杰
干扰改变景观格局,同时又受景观格局的影响,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一个主要来源。应用ILWIS地理信息系统,以1∶20000植被图为基础,结合野外考察,分析了北京东灵山地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采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东灵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强弱与景观的破碎化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人类作用强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小,作用弱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大,人类的活动对该地区的景观破碎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随着距所选择的干扰区的远近,几个景观多样性指数没有表现出有规律的大小变化。虽然该地区人类活动有愈来愈强的趋势,但目前决定该地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因子主要还是自然要素,人类活动虽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尤优 刘守江 胡进耀 刘晓琴 胥晓
在遥感图像基础上,利用GIS技术从景观指数方面定量分析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在东西、南北和西北至东南3个方向上的梯度变化。结果表明:次生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与针叶林的梯度变化明显,并且在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从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梯度变化最为复杂,斑块数量与面积分别呈"升—降—升—降"与"升—降—升"的波动变化趋势,而边界密度与平均最近距离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两端破碎度高但连接性好,中部相反。针叶林从北至南的梯度变化最为简单,斑块面积减少,破碎度与复杂度降低,南北两端分布较多,中部较少。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格局在不同方向上的梯度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恭映璧 胡曰利
城市湿地具有水源涵养、环境净化、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科普等生态服务功能,是城市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选取5个景观指数对1955年、1972年、1990年、2007年四个时期建成区、近郊、远郊的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长沙市城市湿地分布空间梯度较大;(2)在1955年至1972年间,湿地面积增长率大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湿地在这段时间内呈现正向增长,在1972年至2007年建成区面积增长率都大于湿地面积增长率,湿地在建成区上呈现出退化现象;(3)1972年与1990年长沙市城市湿地的景观格局指数在建成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上的变化趋势相同。将景观格局...
关键词:
城市湿地 景观格局 异质性分析 长沙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秋燕 胡宝清 曾令锋
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红水河库区典型区域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年~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景观类型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变化核心是水田、旱地、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中覆盖荒草地、低覆盖荒草地、灌木林地与有林地,其中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荒草、低覆盖草地、旱地大幅度减少,裸岩砾石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②各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有较明显的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宁 吝涛 章伟婕 曹英兰
城市扩展轴上的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的研究,是了解城市化对城市景观生态影响过程与机制的一个理想途径。本文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分析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别在沿同集路方向与沿往翔安的324国道方向的城市扩展轴上布设样带,通过移动窗口取样,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景观格局梯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在斑块类型水平上,沿同集路方向的扩展轴各项指数受城市化影响较明显,沿324国道方向的则不明显;在景观水平上,城市化造成沿同集路方向扩展轴景观形状更为复杂,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格局由原本的多种景观均势并存转变为以城镇景观为主导的格局,景观更为破碎化,而沿324国道方向景观形状没有明显受城市化影响,但城市化促使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格局由原本的以耕地景观为主导的格局转变为多种景观均势并存的格局,景观破碎化程度方面则没有明显受城市化影响。城市化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城市扩展轴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的不同,周边地区城市化水平、城市建设布局模式、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等因素则影响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的幅度与峰值的出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 侍昊 徐雁南 薛建辉 褚军 耿庆宏
近十几年来,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有效地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以1999、2003和2009年TM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分析和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9—2009年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普定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呈现出土地利用面积的动态变化、景观异质性和景观结构与形状变化的特征,其中土地利用面积动态变化与景观异质性改变为整个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子。2)从面积变化上看,研究区大量耕地、裸地转化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陈洪松
以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通过RS软件ERDAS IMAGINE和GIS软件ARCGIS,对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1986年1、995年和2000年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空间分布和随高程分异两个方面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由于生态环境移民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在1986年~1995年~2000年间水土流失总体趋势是有先好转后加剧,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中度、强度、极强和剧烈水土流失面积在1986年~1995年间分别减少了116.59 km29、2.06 km2、11.91 km2和0.74 km2,而在1995年~2000年间分别增加了119.53km...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良林 周永章 陈子燊 宋书巧 卢远 周慧杰
探讨了利用斑块大小、丰度指数、斑块方度指数、景观集中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以及耕作半径作为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评价的指标设置方法,结合DTM提取的地形坡度因子,以喀斯特山区为例,应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不同地形区包括喀斯特河谷区和喀斯特峰丛峰林区、不同坡度区土地资源的规模化潜力。结果表明,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受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格局的严重制约,且严格受控于土地资源空间格局与地形的组合形态,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丰度较低,虽有向低缓坡度区域聚集的效应,但受地形限制严重,从土地规模化趋势的角度看,喀斯特山区的移民也不可避免,政府应有相应的规划和应对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芷阳 庞世龙 何琴飞 黄小荣 彭玉华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指数,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广西平果喀斯特山地主要植物种群在植被恢复过程的4个群落中的生态位梯度变化。结果表明:(1)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在不同群落中随种类组成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反映了喀斯特山地植被的恢复效果;(2)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岩石裸露率与4个群落第一排序轴的相关性都比较强,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在不同资源位上表现不一;(3)各群落优势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种群间资源利用差异显著、利用性竞争不强,群落处于演替阶段,群落物种组成不稳定。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的大小与种群生态位宽度间不呈明显相关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茹燕 刘连友 张宏
通过对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1959年及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基本维持了原宏观景观格局。但在小尺度上,人类通过调控水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格局,影响了水在景观格局发展中的生态作用,进而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人工渠、水库、居民地、农耕区等人为景观的出现及增多越来越影响着区域内的景观格局。这说明人类活动虽不是区域内景观格局发展的主导因素,但它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力度与影响范围却越来越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奚世军 安裕伦 李阳兵 蔡沛伶 龙立美 陈啟英
以小流域为采样单元开展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对建立流域景观生态风险预警机制、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格局法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对贵州省乌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及时空特征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1)15年来,乌江流域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其中林地面积增加了2.85%,湿地增加了0.13%,耕地减少了4.52%,其它用地增加了0.02%;(2)乌江流域2000、2005、2010、2015年的景观生态风险度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11.81%、12.05%、13.29%、14.04%,变程分别为10.9、22.8、10.7、12.8 km;(3)15年来,不同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在面积上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其中高、极高风险区面积分别增加了8.46%、5.57%,弱、低风险区面积分别减少了6.28%、7.28%。由此可见,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使得流域内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关键词:
乌江流域 喀斯特 景观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