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5)
2023(12263)
2022(10705)
2021(10026)
2020(8442)
2019(19331)
2018(19122)
2017(36651)
2016(20177)
2015(22453)
2014(22113)
2013(22007)
2012(20040)
2011(18045)
2010(17649)
2009(15988)
2008(15416)
2007(13164)
2006(11322)
2005(9496)
作者
(60755)
(50441)
(50062)
(47336)
(31975)
(24369)
(22579)
(20010)
(19153)
(17646)
(17189)
(16936)
(15899)
(15779)
(15644)
(15396)
(15386)
(15002)
(14336)
(14178)
(12875)
(12223)
(12024)
(11383)
(11324)
(11170)
(11054)
(10984)
(10240)
(10073)
学科
(75414)
经济(75330)
管理(57961)
(53803)
(44339)
企业(44339)
方法(37221)
数学(32417)
数学方法(32084)
(20603)
(19088)
中国(18978)
(18289)
业经(16870)
地方(15207)
(14455)
贸易(14449)
农业(14121)
(14031)
环境(13630)
(13602)
技术(12762)
理论(12540)
(11989)
(11933)
财务(11873)
财务管理(11858)
企业财务(11227)
(11062)
(10030)
机构
大学(285347)
学院(282956)
管理(114589)
(106076)
经济(103751)
理学(100856)
理学院(99708)
管理学(97873)
管理学院(97388)
研究(94623)
中国(67333)
科学(64465)
(60787)
(53975)
业大(49705)
(48639)
研究所(45351)
(45232)
农业(42996)
中心(42354)
(38941)
北京(37966)
财经(37669)
(36964)
师范(36496)
(34399)
(34179)
(32166)
经济学(30635)
技术(30110)
基金
项目(207510)
科学(160974)
基金(150053)
研究(144065)
(134098)
国家(133018)
科学基金(112693)
社会(89182)
社会科(84472)
社会科学(84447)
(81481)
基金项目(81286)
自然(77121)
自然科(75182)
自然科学(75158)
自然科学基金(73804)
(69358)
教育(65090)
资助(61110)
编号(58142)
重点(46453)
成果(44934)
(44436)
(43674)
(43070)
科研(40440)
计划(40248)
创新(40161)
课题(39134)
大学(37414)
期刊
(108188)
经济(108188)
研究(75240)
学报(55070)
中国(48883)
(47576)
科学(47315)
大学(39457)
管理(38688)
学学(37337)
农业(33262)
(31888)
教育(27610)
技术(22059)
业经(18893)
(18285)
金融(18285)
(17300)
经济研究(17269)
财经(17125)
图书(16987)
科技(16038)
资源(15344)
业大(14982)
(14508)
(14462)
问题(14455)
理论(13701)
技术经济(13101)
实践(12814)
共检索到388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永兴  王世岩  
若尔盖高原沼泽土、泥炭土已遭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土壤退化十分严重 ,主要表现为 :沼泽土、泥炭土向草甸土、风沙土退化演替 ;土壤肥力下降 ,尤为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下降最为明显。在弱干扰情况下 ,土壤速效氮、速效磷略有增加 ,速效钾含量下降 ;在强干扰情况下 ,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下降 ,全钾含量上升 ;泥炭腐殖酸含量减少 ,分解度增大 ,土壤 pH值增加 ,含水量下降。人类疏干沼泽、过度放牧等活动是沼泽土和泥炭土退化、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素婷  厉恩华  蔡晓斌  王学雷  姜刘志  燕然然  
为探讨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高等植物及群丛类型特征,揭示该类型湿地资源特点,采用遥感影像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的分布、面积和高等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七姊妹山、大九湖、二仙岩和后河等4个区域内,主要有8个斑块,总面积为1 278.69hm2,共有高等植物65科、128属、194种,有大理薹草-泥炭藓群丛(Ass.Carex rubro-brunnea var.taliensis-Sphagnum palustre)、川东薹草-泥炭藓群丛(Ass.Carex fargesii-Sphagnum palustre)、野灯心草-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宏强  张元姝  言迫  熊银洪  董李勤  张昆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高寒沼泽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以若尔盖高原木里薹草(Carex muliensis)沼泽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增温室模拟气候变暖(增温效果为1.2℃),研究其生态系统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增温处理后木里薹草株高增长了7.09%(P<0.05),群落密度降低12.29%(P<0.05).增温处理后生长季中后期(7—9月)木里薹草群落生物量降低9.44%(P<0.05);增温处理后木里薹草沼泽生态系统呼吸速率显著降低26.33%(P<0.05),而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变化.研究发现,短期增温后生长季中后期地上生物量减少是生态系统呼吸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鸿兴  张岩岩  何伟  田蓉  钟鑫  韩世松  李思思  王俊杰  陈文方  杨阳  陈侈  邓晗  文英  崔雅婷  李茜  王璇  彭菁菁  高鑫  唐义  
在2007年8月研究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在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采用自制简易模拟装置进行现场模拟实验,深入研究了泥炭藓沼泽湿地对不同浓度的金属污染物镉(Ⅱ)、铜(Ⅱ)、铅(Ⅱ)、锌(Ⅱ)的净化作用。研究表明:泥炭藓沼泽湿地对各种金属污染物都有很强的去除能力,2小时后的去除效果强弱顺序为Pb>Cu>Cd>Zn;4种金属任一时刻的去除速率都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初始浓度先于高初始浓度达到平衡;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稀释功能在污染物去除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双常数速率模型得到了去除速率与实验时间的关系;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修改后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泥炭藓沼泽湿地去除金属污染物的动态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维伟  王辉  王跃思  黄蓉  石小伟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沟蚀及修路等人为影响,尕海泥炭沼泽地出现退化现象。为了查明尕海泥炭沼泽地退化过程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该区域4种不同退化阶段泥炭沼泽地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尕海泥炭沼泽地退化程度的加剧,0~40 cm层土壤平均容重逐渐增大,总孔隙度逐渐减小,且容重和孔隙度在土壤剖面自然分布规律发生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水解氮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铵态氮呈增大趋势,全磷、全钾无明显变化规律,但均沿土壤剖面分布呈波动性变化;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小蓄水量和毛管蓄水量均为未退化最大,中度退化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满秀玲  刘斌  李奕  
对小兴安岭草本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漂筏苔草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有机碳平均含量为438.40g/kg,平均碳密度为88.99kg/m3,碳储量为35.40kt/km2,且10~20cm碳含量高于其他土层。修氏苔草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平均碳含量为98.74g/kg,碳密度为56.27kg/m3,碳储量为20.03kt/km2。2类湿地土壤全氮、水解氮和速效磷垂直变化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漂筏苔草湿地土壤全氮、水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修氏苔草湿地,分别是修氏苔草湿地的271%、548%、132%和216%。漂筏苔草湿地4...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馨  冉敏  杨运鹏  琚立  
近年来,“全新世温度谜题”已经受到全球古气候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谜题,需要在全球不同区域进行更多的全新世温度重建。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内陆核心区域,目前有关帕米尔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对湿度(或降水)变化的研究,而涉及温度变化的成果则相对较少。论文首先研究了表土碳同位素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帕米尔高原的δ~(13)C_(org)与温度正相关;进一步在 7 个AMS~(14)C 测年数据的支持之下,基于 175 个泥炭δ~(13)C_(α-cellulose)分析,重建了帕米尔高原过去约5000 a的温度变化历史。结果发现:帕米尔高原晚全新世以来整体呈现波动升温趋势,约5000~3600 cal a BP阶段处于缓慢降温期;约3600~200 cal a BP 处于波动升温期;驱动机制分析显示,约 3600 cal a BP 之前温度下降主要是夏季太阳辐射下降导致的,约3600 cal a BP之后温度上升是由温室气体辐射强迫增强导致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忠强  张心昱  孟宪民  盛连喜  王升忠  何春光  侯佳志  
泥炭是重要的聚碳自然资源,对全球碳积蓄具有关键作用,同时泥炭也是园艺产业最重要的种植基质。泥炭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性使其保护和利用一直存在争论,而借鉴泥炭形成原理指导研究适宜的处理方法用以泥炭替代物处理,不仅满足园艺生产需求,也将有助于泥炭资源合理保护。论文从泥炭自然形成过程的角度,分析泥炭形成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泥炭替代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燕  
若尔盖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分析若尔盖湿地的旅游资源入手 ,提出了若尔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几点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宁  牟长城  韩丽冬  申忠奇  
【目的】气候变暖引起冻土退化将会增加冻土之上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但有关采伐干扰对冻土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有何影响仍不清楚。【方法】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相对生长方程等方法,测定寒温带大兴安岭冻土生境毛赤杨沼泽林4种不同采伐处理(对照(D)、轻度择伐15%(Qz)、重度择伐45%(Zz)及皆伐(J))的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ACE)(CO2和CH4),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年净固碳量(VNCS)及相关环境因子(土壤温度、水位、化冻深度、土壤碳氮含量、雪被厚度等),依据生态系统净碳收支平衡,揭示采伐干扰对冻土生境毛赤杨沼泽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结果】(1) Zz和J显著降低土壤CH4年均通量(0.008~0.019 mg/(m2·h))52.6%~57.9%,而Qz与对照相近(-10.5%,P>0.05),且其季节动态趋势存在2种类型(D、Qz双峰型-低排放及Zz和J双峰型-低吸收)。(2) Qz、Zz和J显著降低土壤CO2年均通量(103.69~133.65 mg/(m2·h))14.4%~22.4%(P 0.05),Zz和J显著低于D 13.7%~36.9%和14.2%~43.5%(P <0.05)。【结论】择伐干扰8年后寒温带冻土区毛赤杨沼泽林的碳汇功能已恢复,而皆伐后仍维持碳源,故在湿地碳汇管理中适宜采取择伐而应避免皆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孟宪民  
泥炭是一种经济、环境效益都十分明显的自然资源。如何科学地处理好泥炭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争论颇多的课题。论文从泥炭资源过程和泥炭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泥炭资源的属性和特征,探讨了泥炭资源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根据我国泥炭资源储量、质量与开发利用条件,提出我国应科学界定泥炭开发与保护标准,扶持和培育泥炭新兴产业,加强泥炭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提高泥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技术附加值,降低泥炭资源消耗,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道路,促进资源开发、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玉  白云芳  
以整个若尔盖高原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遥感、GIS技术、DEM和野外调查成果,系统分析了湿地资源变化的一般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①若尔盖高原湿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内部海拔3380~3550m的丘陵区域,并且呈现出与草地相间分布的空间格局;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湿地排水和泥炭开采活动,湿地面积萎缩了62%,典型区域达到88%左右;③典型区域植物群落调查表明,该区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退化;④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系统退化的程度,导致啮齿类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大;⑤湿地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对区域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威胁,是区域环境变化的根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易浪  任志远  张翀  刘雯  
利用黄土高原的SPOT VGT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Sen+Mann-Kendall分析法、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法,对黄土高原1999-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2年中黄土高原生长季植被NDVI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497/a,但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植被NDVI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同时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降水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建设和破坏作用同时并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了黄土高原植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英华  卢萍  赵鲁安  谭飞  徐演鹏  贾旭东  李慧仁  刘学爽  韦昌雷  王立中  
[目的]研究森林沼泽演替与火干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变化,为进一步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森林沼泽保护与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法与BIOLOG方法,研究大兴安岭南瓮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森林沼泽类型(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藓类沼泽、兴安落叶松-兴安杜鹃-藓类沼泽、兴安落叶松+白桦-苔草沼泽)与2006年受不同火强度干扰沼泽(重度火烧的兴安落叶松-兴安杜鹃-藓类沼泽和中度火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苔草沼泽)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探讨沼泽主要发育阶段与火干扰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以16:00(16.29±5.62 nmOL·G-1)、甲烷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杰  周冀衡  张毅  李强  王承伟  
【目的】为研究施用不同木本泥炭对烤烟品质及中性香气物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木本泥炭腐殖酸钾、200kg/667m2木本泥炭原料和500 kg/667m2木本泥炭原料3个处理,以不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结果】与不施肥、常规施肥相比,木本泥炭3个处理可以提高烟叶氧化钾、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初烤烟叶中淀粉含量。在木本泥炭施用量相同时,木本泥炭腐殖酸钾处理是提高中性致香物质较合适的选择。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提高了98.47%棕色化产物类产物含量、430.32%苯丙氨酸类产物含量、238.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