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1)
2023(7248)
2022(6122)
2021(5479)
2020(4471)
2019(9858)
2018(9666)
2017(18165)
2016(9708)
2015(10471)
2014(10092)
2013(9939)
2012(8864)
2011(7934)
2010(7914)
2009(7177)
2008(6720)
2007(5658)
2006(4884)
2005(4171)
作者
(30406)
(25333)
(25317)
(23602)
(15931)
(12294)
(11257)
(9973)
(9538)
(8776)
(8671)
(8337)
(8151)
(8075)
(7794)
(7714)
(7661)
(7516)
(7215)
(7092)
(6643)
(6075)
(5925)
(5716)
(5645)
(5591)
(5577)
(5447)
(5257)
(5122)
学科
(33581)
经济(33546)
管理(29563)
(28295)
(19241)
企业(19241)
方法(15470)
数学(13663)
数学方法(13542)
(10909)
环境(10837)
中国(9715)
(9472)
(8916)
贸易(8911)
(8726)
(8709)
业经(8322)
农业(7540)
地方(7024)
(6795)
服务(6735)
(6728)
技术(6381)
工作(6129)
(6061)
生态(6034)
银行(6024)
(5712)
(5490)
机构
大学(135818)
学院(134914)
管理(53181)
(51985)
经济(50848)
理学(46843)
研究(46294)
理学院(46282)
管理学(45438)
管理学院(45222)
中国(34092)
科学(32607)
(31411)
(28727)
业大(27059)
农业(25119)
(23974)
研究所(22496)
中心(21803)
(21267)
(19301)
财经(17604)
北京(17560)
农业大学(17333)
(16883)
(16658)
师范(16302)
(16134)
(15444)
经济学(15298)
基金
项目(103411)
科学(80662)
基金(76121)
(70051)
国家(69494)
研究(67808)
科学基金(58574)
社会(44813)
社会科(42527)
社会科学(42514)
基金项目(41560)
(40585)
自然(40168)
自然科(39165)
自然科学(39151)
自然科学基金(38466)
(34877)
教育(29138)
资助(29117)
编号(25442)
重点(23629)
(22307)
(21963)
计划(21650)
(21224)
创新(20582)
科研(20536)
科技(19271)
国家社会(19264)
(18930)
期刊
(51728)
经济(51728)
研究(31048)
学报(30241)
(26516)
中国(24896)
科学(24725)
大学(21578)
学学(20546)
农业(18105)
管理(16736)
(14845)
图书(10591)
(9930)
(9870)
金融(9870)
业经(9729)
技术(9550)
业大(8765)
经济研究(8735)
(8107)
科技(7985)
教育(7893)
资源(7813)
财经(7793)
书馆(7649)
图书馆(7649)
农业大学(7298)
问题(6884)
(6686)
共检索到186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华  欧阳志云  赵同谦  李振新  徐卫华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人类在利用生态系统提供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在强烈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除部分人类活动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与提高外,更多地则导致了一系列危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危机与灾难。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后果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重大问题和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论文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重点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尚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彩霞  谢高地  杨勤科  李士美  
人类活动及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从长时间尺度上还缺乏对其影响过程的系统研究。本文以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的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纸坊沟为例,以1938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其它文献资料为基础,计算了该流域不同时期的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了导致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人类活动及政策原因。研究表明,在受人类干扰极少的1938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高,达到5.74×108元;1938年~1978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不合理的政策导向、淡薄的生态保护意识以及人口增长使得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958年降至最低点,仅有1.92×108元,1973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兴杰  张骞之  刘晓雯  温武军  
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分为10种可能的类型,其中,未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人类活动、生态系统破坏行为、不可更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对具有非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开发利用不属于生态补偿的范畴。生态补偿通过调节对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过程中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以可持续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上,受损者依据其受损的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获得补偿;受益者依据其开发生态系统服务的获利或其享用的额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而付费。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应从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中区分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从增量价值中区分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从人造资本中提取出外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  顿耀龙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带来了地表结构的巨大变化,而且对生态系统服务也造成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和地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综述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归纳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评估方法和时空动态评估模型的研究、强化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生态学机制研究和注重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的集成应用研究等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振民  姚顺波  
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利用1990—2015年4期的遥感数据,探讨在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城镇扩张双重背景下陕西省耕地转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陕西省耕地主要向经济刺激下的城乡建设用地和生态修复政策驱动下的生态用地转化。城镇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其边际效应是林草覆盖率的函数;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草覆盖率的增加可弥补城镇扩张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当林草覆盖率达到83.7%时,城镇扩张不会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此时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临界水平。2017年陕西省林草覆盖率为68.83%,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条件下,今后仍需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以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并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彪  谢高地  肖玉  伦飞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研究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人类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功能属性的不同,建立了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3类12项,即物质产品、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和景观文化承载功能3类。其中物质产品是指生态系统利用大气、水等组分以及光合作用等生态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质(生物量),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所提供的基本物质;生态安全维护功能是指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生态过程维护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物资源等生态安全的作用;景观文化承载功能是指生态系统因其独特的组成或结构作为美学景观、历史文化、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莉  甄霖  李芬  魏云洁  姜鲁光  曹晓昌  龙鑫  
近年来在多种因素驱动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对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参与式农村评估,了解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认知和态度,采用多指标评估法对农民福祉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劳动机会、水源、粮食和空气是当地与农民福祉最为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中劳动机会和粮食供给功能发生显著下降。不同地区农民福祉总体差异不显著,但福祉要素如收入水平、生产资料满意度、资源获取能力和营养获取能力存在差异。生态系统服务状况、收入来源和交通条件等是造成福祉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1999年-2009年,固原农民福祉由31.5增至48.6,但总体水平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瑞  赵峰侠  
【目的】优势种功能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即"质量比例假说"。【方法】本文基于"质量比例假说",通过线性拟合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历山山地草甸优势种的5种功能性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除了优势种株高与土壤有机碳关系不显著外(P>0.050),优势种叶面积、比叶面积和株高与群落生产力和土壤养分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0);通过5种优势种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优势种株高是影响群落生产力的主要功能性状,优势种叶面积是影响土壤养分的主要功能性状。【结论】"质量比例假说"在山地草甸具有一定适用性,但受功能性状类型的影响。因此,在群落管理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过程中,建议可以注重优势种的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克龙  李双成  周巧富  朵海瑞  陈琼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本文基于青海湖流域1977年MSS影像、1987年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算法,揭示了青海湖流域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77年的423×108元降低到2000年的364×108元,年均损失2.57×108元;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来讲,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价值贡献率超过了58%,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气候调节功能缺失最明显减少达32%;就生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程飞  杨朝现  梁永莉  侯俊国  付凯  邵丽亚  
选取西南丘陵山区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以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影响,以客观刻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状态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等主要驱动因素影响,区域人类活动加剧了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的改变,致使研究期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 387.16hm2、建设用地和林园地分别增加了3 634.40hm2和11 447.64hm2;②受生态退耕还林等主导因素的作用,研究期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增了19 264.09万元,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呈现正效应,除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食物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忆楠  李志军  王东  陈源泉  
为评价灵丘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采用当量因子法分析2010—2016年该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价值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灵丘县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增加163.91 hm~2,增加最多;草地减少137.92 hm~2,减少量最大; 2)灵丘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30亿元以上,7年间生态价值总体有稍微下降趋势,共减少667.02万元,水域生态价值减少幅度最大,减少384.24万元;3)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负相关,水域、林地、园地、草地及未利用地呈正相关。总体上,灵丘县土地利用未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但也不能忽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该进一步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保护生态用地,积极探索基于生态保护的生态资产运营模式和机制,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伟  张宏业  王秀红  张红旗  杨阳  
本文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1985年~2008年间,新疆伊犁河谷新垦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思路,分析了20多年来,新垦区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间、空间和结构上的变化。结论如下:①1985年~2008年间,研究区耕地不断增加,但草地有退化为盐碱地或沙地的倾向;②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6.19%。在新垦区今后的农业开发中,一方面,应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防止过度开发引起的草场沙化、湖泊与湿地萎缩、土壤侵蚀加重及农田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盛晓雯  曹银贵  周伟  成陆  张辉  
[目的]文章旨在研究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差异,为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强度的敏感性。[结果](1)2000~2015年期间,北京市以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天津市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河北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4 498.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 655.65亿元,2015年下降到4 547.64亿元,其中,天津市、唐山市、沧州市和廊坊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7.16%、15.8%、7.62%和14.73%;(3)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对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较小,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目前土地利用的变化。[结论]应该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后建  王学雷  宁龙梅  芦云峰  
分析了1996~2001年武汉市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并计算由此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采用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进行计算,结果发现:①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在减少,其中耕地减少最多,达12.32×103hm2,林地、湿地和建设用地在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为11.70×103hm2;②ESV由1996年的457.74×107元减少到2001年的456.14×107元,5年减少1.61×107元;③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原材料和娱乐文化在增加,气候调节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立敏  
文章主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7—2016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同时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敏感性指数(CS)、ESV表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可知,2007—2016年,重庆市的林地、水域与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在不断减少;且重庆市2016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2007年增长了近60亿元;在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变化中,仅有食物生产略有减低,其余都有上升;采用CS系数对ESV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显示所有地类的敏感度均小于1,证明研究结果具有有效性与可信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