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7)
2023(6153)
2022(5589)
2021(5053)
2020(4696)
2019(11123)
2018(11176)
2017(21962)
2016(12302)
2015(14233)
2014(14659)
2013(14951)
2012(14133)
2011(12938)
2010(13223)
2009(12560)
2008(12777)
2007(11723)
2006(10141)
2005(8946)
作者
(38765)
(32843)
(32676)
(31138)
(20517)
(15782)
(15172)
(13121)
(12214)
(11683)
(10983)
(10970)
(10468)
(10463)
(10348)
(10321)
(10061)
(9655)
(9491)
(9395)
(8255)
(8105)
(8070)
(7488)
(7466)
(7351)
(7298)
(7230)
(6641)
(6628)
学科
(56424)
经济(56373)
管理(36150)
(34935)
方法(30618)
(27307)
企业(27307)
数学(27172)
数学方法(26836)
(15358)
中国(13514)
(13348)
(13298)
农业(10667)
地方(10647)
(10135)
(9881)
贸易(9878)
业经(9754)
(9546)
(9098)
(8355)
理论(8355)
财务(8330)
财务管理(8301)
环境(8229)
企业财务(7844)
资源(7639)
(7136)
银行(7108)
机构
大学(191944)
学院(189049)
(76727)
经济(74980)
管理(73202)
研究(63877)
理学(63331)
理学院(62570)
管理学(61222)
管理学院(60879)
中国(48119)
科学(42084)
(41320)
(35704)
(34409)
(33933)
研究所(31530)
业大(30954)
中心(29672)
(28675)
农业(28481)
财经(27618)
北京(26180)
(25177)
师范(24939)
(24880)
经济学(23629)
(22790)
(22261)
经济学院(21494)
基金
项目(124592)
科学(96757)
基金(90031)
研究(87078)
(79389)
国家(78761)
科学基金(66329)
社会(53876)
社会科(51007)
社会科学(50985)
(48273)
基金项目(47764)
自然(44589)
自然科(43447)
自然科学(43429)
自然科学基金(42642)
(41323)
教育(40423)
资助(38549)
编号(35784)
成果(29379)
重点(28231)
(28033)
(26567)
(24685)
科研(24507)
课题(24093)
计划(23757)
教育部(23399)
创新(23120)
期刊
(81017)
经济(81017)
研究(50132)
中国(35751)
学报(33573)
(31054)
科学(29813)
(26702)
管理(24221)
大学(23919)
学学(22388)
农业(20769)
教育(17117)
技术(16426)
财经(13620)
(13551)
金融(13551)
业经(12992)
经济研究(12578)
统计(11885)
(11663)
(11433)
图书(11433)
问题(11314)
资源(11242)
技术经济(10756)
(10423)
(9756)
决策(9666)
理论(9466)
共检索到273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振山  
本文建立了人类活动与可再生资源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 :①所有导致减小可再生资源承载力的人类活动都将导致人口—可再生资源系统作较快的非周期运动 ;②当可再生资源的承载力较大时 ,平衡态的可再生资源总量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③平衡态的人口总量与平衡态可再生资源总量成正比 ;④平衡态人口总量、可再生资源总量将随人类富裕程度、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减小 ;⑤环境对人类的惩罚具有滞后性 ;⑥具有高增长率的可再生资源可以承载较大的平衡态人口总量 ,所以 ,保护环境、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增长率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谨凯  林逢珠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海洋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中内在的信息反馈结构与机制。以海洋石油资源为例,建立了海洋石油开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近几年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对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模型模拟所得开发数据与海洋石油开发的历史拟合较好,模拟的误差在20%-30%之间,误差较小。研究表明投资是影响新增净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储采平衡率和销售收入这三个指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大总投资、保持适当的勘探开发投资比例、努力提高技术等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建斌  
不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低碳经济的迫切要求。本文从社会性规制的视角,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社会性规制的理论基础和完善规制手段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丁占文  葛栋梁  蒋书敏  
本文讨论多期有限理性条件下可再生资源开发的寡头博弈模型。在每个经济时期以实现多个相邻时期的总贴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得到双寡头决策者资源开发的最优策略组合,并以各期最优策略组合构建资源开发决策的动力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动力学分析,讨论了系统中各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与稳定状态的作用与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经济解释。分析了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各参数的取值变化与系统稳定速度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获得的主要结论是,资源市场竞争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与决策者注重后期经济利益的决策理性密切相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冬林  赵新宇  
如何有效和可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如何在资源开采阶段减少浪费,也是当前资源税改革所面临的直接问题。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回采率低的现实出发,指出资源开采企业在成本限制、市场影响和产权模糊等因素约束下的短期行为产生生产外部性,导致资源在开采阶段的浪费。这种生产外部性给社会福利带来损失,使经济体系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基于市场机制的外部性的内部化处理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外部性的数量,恢复帕累托最优,同时,这也是当前资源税改革的主导思想。本文还针对资源税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静暖  陈喜泉  侯冠平  
中国南海是中国最大的一片蓝色国土,所蕴藏的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金属、非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南海不可再生资源属于马克思蓝色国土自然力范畴,其跨期开发利用能够溢出基本生产要素效应、生产力效应与财富源泉效应。尽管南海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远景可期,但是,当前近海资源却出现了跨越产量高峰后的自然力递减倾向、远海资源由于多种原因面临着尚不能全面开发、资源总量流失等挑战。为此,应坚决维护南海海权,保障蓝色国土安全及开发利用权益;构建跨期开发利用模型,促进代际公平;制定长远规划,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鼓励技术创新,实现南海不可再生资源的勘探开发走向远海、深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向京  魏敏  
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不可再生资源空间异置的利益补偿机制,加之资源租金扭曲,使得我国不可再生资源不能合理的开发和使用。所谓不可再生资源的空间异置是指在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价格、税收和政府行政干预的因素而导致的区域利益的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苏兆国  
新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耗竭性资源与环境问题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采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了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可持续增长不能单方面强调技术进步,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仝川  
With the emerge of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ow to measur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non renewable resources has been pay attention to.This paper builds an indicator of measur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non renewable resources, that is non renewable resources consumption in industrial economic/value added of industry,and taking China as example,calculates the value of this indicator from 1985 1995.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志伟  
本文提出一个简单的不可再生资源数理模型,假定随着资源价格上升,国有化风险上升,考察资源价格与国有化风险的交互作用对资源开采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随着国有化风险上升,资源开采量不再是像以往研究所指出的那样,或单调上升,或单调下降,而是先上升后下降。资源开采量与国有化风险之间呈倒U形的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立  于左  王建林  
自Hotelling开始,不可再生资源开采问题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在此过程中,产业组织理论被应用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研究。文章分析了价格歧视对不可再生资源开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资源的垄断开采者面向多个市场时,价格歧视因素可能使资源开采偏离最优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德敏  
实现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WTO以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考察了我国几大类主要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针对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我国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从战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远景目标和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研究。最后,从提高意识、加强管理、筹措资金、开发技术以及完善立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车维汉  王道俊  
目前有关对可再生资源与国际贸易间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不同产权假定条件的演化为主线,且可以分为如下阶段:即假定产权已界定;假定产权完全未界定,或者不同国家的产权界定具有不对称性;产权部分或完全被界定是内生的。由于可再生资源充裕国家的特点,如人口、产权界定、经济发展水平等是不同的,因此应综合考虑上述方面的相互作用,从而在总体上分析可再生资源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并制定相应的国际贸易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正磊  林振山  齐相贞  
本文运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了可再生资源二次非线性收获的动力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保证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收获 ,必须把收获强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我们因此可以得到持续的最大产量。我们发现虽然对可再生资源的收获策略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 ,但是得到的可再生资源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相同的。因此 ,我们必须采用合理的可再生资源收获策略 ,避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枯竭。我国可再生资源十分短缺 ,需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再生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保护好我国珍贵的可再生资源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云  白婧  
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可再生资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可再生资源同样面临着日益枯竭的问题,可再生资源的最优管理成为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文章在传统可再生资源收获最优停止点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期权模型,求解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的最优停止点,并提出利用金融期权的思路来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