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1)
2023(4790)
2022(4093)
2021(3619)
2020(3029)
2019(6714)
2018(6656)
2017(12535)
2016(6819)
2015(7619)
2014(7689)
2013(7615)
2012(6877)
2011(6291)
2010(6456)
2009(6458)
2008(6371)
2007(5743)
2006(5170)
2005(4969)
作者
(19264)
(16220)
(15948)
(15446)
(10370)
(7673)
(7267)
(6139)
(6048)
(5884)
(5605)
(5413)
(5328)
(5235)
(5219)
(5040)
(4822)
(4737)
(4665)
(4610)
(4179)
(3932)
(3838)
(3750)
(3695)
(3616)
(3597)
(3596)
(3193)
(3129)
学科
管理(27181)
(25243)
经济(25175)
(22791)
(20541)
企业(20541)
(11477)
(10964)
方法(8711)
(7942)
中国(7413)
业经(7100)
数学(7063)
数学方法(6984)
体制(6972)
(6513)
(6485)
财务(6469)
财务管理(6450)
企业财务(6136)
(5891)
银行(5876)
(5586)
(5574)
金融(5572)
(5196)
(4954)
环境(4890)
(4789)
制度(4786)
机构
大学(100539)
学院(98941)
(42490)
经济(41534)
管理(37610)
研究(33997)
理学(31796)
理学院(31416)
管理学(31005)
管理学院(30796)
中国(26520)
(24290)
(20825)
科学(18098)
财经(17987)
(16521)
(16276)
(16170)
中心(15283)
研究所(14418)
经济学(13582)
(13487)
财经大学(13295)
北京(13173)
(12487)
业大(12327)
(12211)
(12066)
经济学院(12049)
师范(11961)
基金
项目(62922)
科学(50555)
研究(48071)
基金(46685)
(39925)
国家(39606)
科学基金(34468)
社会(32142)
社会科(30474)
社会科学(30469)
基金项目(24291)
(24119)
教育(22278)
自然(20928)
自然科(20435)
自然科学(20429)
(20255)
自然科学基金(20078)
编号(18831)
(18668)
资助(18498)
成果(16522)
(14861)
重点(14361)
(13702)
课题(13693)
国家社会(13642)
(13177)
教育部(13170)
(13024)
期刊
(51117)
经济(51117)
研究(33455)
中国(23982)
(20976)
管理(16493)
学报(13656)
科学(13179)
(13136)
教育(11474)
(11410)
金融(11410)
大学(11325)
学学(10579)
财经(9699)
(8273)
技术(8256)
农业(8211)
经济研究(7717)
业经(7427)
问题(6476)
会计(5261)
财会(5237)
(5211)
(4761)
(4738)
改革(4719)
(4719)
理论(4713)
科技(4632)
共检索到160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馨蕊  郭凌  
最近,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上撰文称,人类正在步入一个新的物种大灭绝时代,地球正处在第六次物种灭绝的边缘,这次物种灭绝不同于前五次,不是自然地理原因造成的,而是人类亲手造就的。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仔细分析人类的发展史,就会发现长期以来的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恶化导致了物种生态链的断裂,破坏了物种固有的栖息地,人类正在成为物种灭绝的罪魁祸首。面对物种灭绝时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世忠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是ESG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的重要领域。2022年4月,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发布了E4号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征求意见稿,这是继《气候变化》准则后环境议题的又一重要准则制定活动,若顺利通过欧盟委员会的审查并实施,其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区域性准则,在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首先分析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背景,指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概述国际社会在联合国主导下致力于实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该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的10项披露要求,从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信息披露充满的挑战性。最后指出该准则可望产生的溢出效应可助力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恢复,并从影响重要性、地点特定性和准则操作性等方面总结三点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清  
中国即将要进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如何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应科学制定普查方案,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评估、资料开发力度和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大力宣传人口普查,规范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以提高人口普查方法的科学性,增强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泽  张斌  徐金发  
本文通过对新兴的赛博(Cyberspace)兼并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形成背景的初步探讨 ,指出了其有别于传统行业兼并的知识经济特质 ,并且提出应通过对于赛博兼并的研究 ,寻求适合我国网络业乃至整个IT行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手段、途径以及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钱学森是第六次产业革命论断的开拓者、原创者。钱学森界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生物技术。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建立创新型国家所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的产业经济正在全面提升,产业经济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革命的出现带来的产业结构的飞跃。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正在推动着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改变着我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带动着我国产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预期,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变革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侯哲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升至0.25%—0.5%,本次加息标志着美联储结束长达十年的零利率时代,再次启动加息周期,众多数据都显示美国经济正逐步持续改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对于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的我国而言,资金的持续大量外流会引发市场恐慌,导致市场流动性压力增加。中小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也会逐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谦  崔红艳  李睿  庞江倩  陈卫  杨胜慧  
近一两年来,各机构、组织、刊物举办的有关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各种研讨会、论坛相当频繁,国内外学者、各部门和各级别的政府官员在各种刊物、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有关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文章数不胜数。《人口研究》编辑部一年前曾经组织了一期论坛"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挑战与展望",时隔一年,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刚刚结束之时,再次就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问题举办论坛进行讨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可谓当前中国人口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焦点、热点、难点。社会各界对第六次人口普查也充满了期待。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家统计局(作为主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政府部门)、北京市统计局(作为实际工作部门)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就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改革、第六次人口普查在试点和登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和启示进行讨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洁  
本文论述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和质量验收方法。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采用检查、督导和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是定量与定性的统一结合。文章对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与验收定量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组织实施作了具体说明。人口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只有每个工作阶段都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并切实予以实施,才能有效保证数据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晨曦  
这是一份令人震撼、发人深思的清单!清单上罗列了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环境最近的300多年来,全球已经灭绝的物种。细细数来,兽类64种,鸟类136种。也许是无法准确统计,这份清单没有列举灭绝的植物种类。可以相信,如果要列举,必定是一份更长的清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晨曦  
缘由:天灾夹杂着人祸有关物种起源和灭绝的话题是一个很大的科学命题。在科学家的描述里,一个物种有起源,有进化,一定有灭绝。根据这一观念,对一个物种的产生和灭绝实际上不必惊诧。专家认为,真正该惊诧的是物种在不该灭绝的时候灭绝!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柯平  宫平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适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启崭新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模式,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具有重大意义。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的最大特点是具备科学性与创新性,并将科学与创新贯穿于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的全过程,重视对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性,发挥评估工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规范、引领和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德春  
国家科委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青年发展战略论坛》最近举行第六次演讲会,请荷兰驻华大使史密森东博士就“股票市场”问题作了专题演讲。《中青年发展战略论坛》是首都科技界、经济界、有关大学的中青年聚会的场所,其目的是发动中青年为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发现、培养中青年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傅崇辉  张玲华  李玉柱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的发布,为定量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的特点和变化提供了可能,本文主要就生育水平、生育模式,以及生育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在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结构性因素逐渐成为左右未来中国生育水平走向的决定性因素;生育模式方面则体现出初婚初育间隔扩大,生育孩次向低孩次集中的方向发展;尽管年龄别已婚生育率的变化使得一般生育率上升9.61%,但在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各因素中,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婚姻状态等人口结构因素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结果对于正确理解我国人口形势的过去和现在,科学地预见和适应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于弘文  顾宝昌  王广州  崔红艳  
The 6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will be taken place in November 2010.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and sever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2010 census. How to meet the challenges 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s vital to census data quality. In thi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 three census and data analysis experts are invited to discuss these issues. Professor Gu Baochang, from 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of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assessed 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of the 2010 censu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ed low fertility, rapid ageing, rapid urbanization and massive migration in China. What he conveys is that our thinking has fallen behind the rapid and unprecedented demographic changes that are taking place in China. Dr. Wang Guangzhou, from the Population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discussed more technically on the census. He argues that the only solution to the difficulties is innovation, innovation in design of migrant survey, innovation in benefit-oriented mechanisms of census organization and conduct, and innovation in techniques in census chain of command. Dr Cui Hongyan, from the Population Section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has been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2010 census design. She introduces the major innovative steps taken in the 2010 census in order to improve data accuracy,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is the change of enumeration approach from permanent (de jure) residents to actual (de facto) populatio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