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6)
- 2023(6517)
- 2022(5360)
- 2021(5131)
- 2020(4306)
- 2019(9631)
- 2018(9279)
- 2017(17381)
- 2016(9813)
- 2015(11143)
- 2014(10942)
- 2013(10915)
- 2012(10391)
- 2011(8977)
- 2010(9290)
- 2009(8923)
- 2008(9481)
- 2007(8652)
- 2006(7858)
- 2005(7147)
- 学科
- 济(33154)
- 经济(33089)
- 管理(32846)
- 业(28594)
- 财(27634)
- 企(25300)
- 企业(25300)
- 税(21750)
- 税收(20302)
- 收(20130)
- 财政(14766)
- 方法(12901)
- 政(12141)
- 务(11926)
- 财务(11915)
- 财务管理(11873)
- 中国(11472)
- 企业财务(11307)
- 数学(10639)
- 数学方法(10415)
- 制(10174)
- 农(9943)
- 学(9814)
- 体(7504)
- 业经(7419)
- 策(6737)
- 地方(6547)
- 理论(6400)
- 体制(6198)
- 出(6143)
- 机构
- 大学(138265)
- 学院(135243)
- 济(51640)
- 研究(51110)
- 经济(50451)
- 管理(44943)
- 财(40327)
- 中国(39303)
- 理学(37584)
- 理学院(37102)
- 管理学(36293)
- 管理学院(36068)
- 科学(32859)
- 京(30590)
- 所(28035)
- 财经(26190)
- 农(25836)
- 研究所(24555)
- 经(23625)
- 江(23068)
- 中心(22354)
- 农业(20413)
- 业大(20201)
- 北京(19883)
- 省(19792)
- 财经大学(18994)
- 院(18087)
- 州(17316)
- 范(16785)
- 师范(16491)
- 基金
- 项目(82911)
- 科学(63222)
- 基金(59818)
- 研究(58240)
- 家(55110)
- 国家(54210)
- 科学基金(43943)
- 社会(36118)
- 社会科(34082)
- 社会科学(34068)
- 省(31009)
- 基金项目(30239)
- 自然(28493)
- 自然科(27812)
- 自然科学(27797)
- 自然科学基金(27276)
- 划(26902)
- 教育(25799)
- 资助(25738)
- 编号(22851)
- 成果(21475)
- 重点(19121)
- 部(18107)
- 性(16926)
- 发(16872)
- 创(16724)
- 科研(16342)
- 课题(16051)
- 计划(15794)
- 创新(15767)
共检索到231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赖勤学
财产权是与生命权一样的天赋权利,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表征之一。国家赋税作为私人财产权权利的部分让渡,要避免各种程序上或实体上的非法的财产权剥夺行为,公共财政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市场规范是一种有效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文明 财产权 国家赋税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芳
财产一词在法学和经济学视野里具有不同含义。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的"消灭私有制"到2004年的私有财产保护载入宪法以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提高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保护财产的能力以及配置财富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能力提出的挑战。
关键词:
财产 私有财产 国家 宪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士如 高景芳
公民财产权是国家税收的源泉;国家公权则是公民财产权的保障。国家征税权不能无度行使,公民人性尊严是国家征税权的限度。国家征税权的限度可以获得经济解释。税收法定原则是控制国家征税权的基本路径。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税权的理想关系,是在宪政制度框架内达到均衡。
关键词:
公民财产权 国家征税权 价值冲突 契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守林 邹晓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典。它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它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它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的物权法律规则,是一...
关键词:
物权法 公有制 公权 私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玲
国家征税权诞生的前提是普遍存在的公民财产,以及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普遍承认。如果征税权行使不当,便有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这一基本的宪法赋予的权利。税法被视为严格限定国家征税权,并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基本法律。本文探讨了税法与公民财产权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公民财产权的税法保护的特征和路径。
关键词:
财产权 征税权 税收法定 财政立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大卫·科茨 庞娟
所有权和财产权是当今世界讨论最激烈的主题之一。很多美国、欧洲甚至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断言,只有实现企业的私有权才能促进更有绩效的经济发展。然而,很多已经实行了私有化的国家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私有权的作用,有些学者则更进一步为私有权作辩护。本文将以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为例,来证明对私有化的批判是正确的,而对私有权权威必要性的诉求则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
所有权 公共所有权 经济绩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世春
产权是出资者在企业法人存续期间享有的与其出资份额相应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法人财产权是企业法人依法对企业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由于企业法人财产权与产权的相互制衡关系,使得两者相对于所有权来说都不是绝对的。从所有权转化为相互制约的各自相对独立的产权、法人财产权,最后又回复为所有权,是向企业法人一次投资过程中的财产权利变化过程
关键词:
财产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产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西
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关系探讨李晓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非国有企业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建设的一件大事。正因为如此,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内涵和作用的研究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文还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军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和市民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不平等困局,实现城乡居民财产权利平等,意义非凡。
关键词:
农民 更多财产权利 财产性收入 思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定华
法人财产权性质之我见刘定华法人财产权见之于官方文献是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公司法》。前者的表述是: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后者表述为: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论财产权的解体[美]托马斯·C·格雷今天,在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中,律师或经济学家所持有的财产权概念已完全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都把财产权当作一种可为人们所拥有的物品。拥有了财产权,也就拥有了对一些物品的排他性的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建平
法人财产权研究●王建平法人财产权属于法人,而不属于法人的成员。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必须具有自己的财产,这是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条件。法人财产权是以法人财产所有权为实质内容,包括经营权、债权、知识产权,以及请求法律救济权在内的一组权利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艺
宪法学中所界定的财产权概念有其特别含义,并非是对民法中财产权概念的复制及确认。从宪法财产权的主体角度看,宪法财产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从私有财产权入宪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具有普遍性、不可让与性、不受侵犯性;从权利保障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从权利属性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表现出由消极性向积极性的转变。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无论是从权利属性、设定目的、权利侧重点还是保障方式上看都存在着明显差别。具体而言,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分别以基本权利和具体权利为出发点,在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共同构筑财产权保护的坚实体系。
关键词:
宪法财产权 性质 民法财产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文懋
财产权对于人的全面解放的意义具有两面性。第一,在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财产权从封建专制权力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首次实现了绝对的财产权利和财产权与权力的分离。财产权是其它各种权利的基础,堪称对抗封建专制权力、保障人权的坚实堡垒,是人的解放的起点,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启蒙的、资产阶级的财产权利理论和观念无疑具有进步意义。第二,绝对的财产权利具有与生俱来的弱点,它无法保障实质平等和实质正义,因而只有超越财产权利的绝对性,才能进一步实现人的解放。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自由不再是自我与他人的分界线,而会成为个人与他人
关键词:
财产权 自由 平等 正义 人的解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宝丽
研究目的:对2011年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确立的公平补偿原则和被拆迁房屋市场价格补偿标准的内涵进行界定,增加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方法:采用法经济学方法、比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利益衡量法和实证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征收补偿原则的内涵和补偿数额确定的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被征收人获得的补偿应与原财产价值相平衡;(2)被征收人财产价值应与社会负担(国家税收)相平衡;(3)遵守平等补偿原则;(4)遵守个别的利益填补和普遍的利益平衡。研究结论:由于公正合理补偿的模糊性和抽象性,必须在征收权与财产权保护平衡的过程中对其内涵进行动态把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