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7)
- 2023(5183)
- 2022(4366)
- 2021(4162)
- 2020(3383)
- 2019(7449)
- 2018(7347)
- 2017(13790)
- 2016(7143)
- 2015(8109)
- 2014(8193)
- 2013(7854)
- 2012(7097)
- 2011(6347)
- 2010(6305)
- 2009(6046)
- 2008(5852)
- 2007(5496)
- 2006(4804)
- 2005(4178)
- 学科
- 济(25878)
- 经济(25732)
- 管理(21386)
- 业(19180)
- 企(19070)
- 企业(19070)
- 方法(11343)
- 理论(10543)
- 业经(9509)
- 中国(9122)
- 和(8279)
- 农(7643)
- 学(7588)
- 财(7384)
- 教育(6789)
- 数学(5821)
- 制(5815)
- 数学方法(5664)
- 经济理论(5612)
- 企业经济(5432)
- 地方(4786)
- 农业(4752)
- 教学(4752)
- 银(4593)
- 银行(4586)
- 技术(4517)
- 务(4481)
- 财务(4462)
- 财务管理(4454)
- 策(4365)
- 机构
- 大学(109135)
- 学院(106095)
- 管理(39131)
- 济(37894)
- 经济(36954)
- 理学(33402)
- 研究(33221)
- 理学院(32928)
- 管理学(32253)
- 管理学院(32026)
- 中国(24381)
- 京(23203)
- 财(20249)
- 科学(20009)
- 范(18871)
- 师范(18745)
- 江(16193)
- 财经(16178)
- 中心(15658)
- 所(15602)
- 师范大学(15310)
- 北京(14629)
- 经(14570)
- 研究所(13971)
- 州(13350)
- 业大(12742)
- 教育(12485)
- 农(12241)
- 财经大学(12075)
- 经济学(11835)
- 基金
- 项目(68845)
- 科学(55513)
- 研究(54712)
- 基金(50000)
- 家(42317)
- 国家(41866)
- 社会(36876)
- 科学基金(36519)
- 社会科(33700)
- 社会科学(33687)
- 教育(26439)
- 省(26339)
- 基金项目(26283)
- 编号(23111)
- 划(22941)
- 自然(21682)
- 自然科(21208)
- 自然科学(21206)
- 自然科学基金(20851)
- 成果(20595)
- 资助(18768)
- 课题(16031)
- 重点(15737)
- 部(15606)
- 项目编号(14774)
- 国家社会(14578)
- 创(14547)
- 发(14324)
- 教育部(14147)
- 性(13921)
共检索到161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冯骏 陈巍
文化演化心理学强调文化是超越于先天-后天争论的人类心灵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资源。认知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特定区域集成的高阶认知加工过程。在个体层面上,认知工具是一种通过个体发展早期的社会互动组合而成的装置,而不是“先天模块”或“认知本能”;在群体层面上,它通过文化学习以保持、发展和传递其功能。读心和模拟是两种核心的认知工具,其功能获得了来自社会脑双系统假设和实验证据的支持:心智化系统负责读心,而镜像神经元系统负责模拟。最终,认知工具论使自身建立在了文化演化而非基因演化的达尔文式新进路基础之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在人脑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人脑是所有行为与思想的发源地,是文化产生的源泉;而文化储存在人脑中,文化经验活动会改变人脑的结构与功能。每一种持续性的活动,无论是文化观念与活动,如文化学习、思维想象,还是生理活动、感觉活动等都改变着人类的心智与脑,使人脑成为文化脑。人的文化具有复杂性与累积性的特征,通过人类独特的合作、模仿、教学等独特的文化能力而代代传承。脑、认知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尹世杰
略论消费文化学湖南师范大学尹世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一切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的结晶,是社会文明的内在本质。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消费领域,蕴藏着极丰富的文化。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太年
本文重点讨论了跨文化学习的外延界定,从学习科学的相关研究出发,探索了基于新学习观的跨文化学习分析框架,而后从知识的意义支持、行动的意义理解和交流、沟通对于学习和行动系统的有效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跨文化学习者面对的挑战,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跨文化学习 知识建构 情境学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津
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就提高了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这是尹世杰教授在其新著《消费文化学》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尹世杰教授通过十多年来对于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认为市场经济越发展,消费文化问题越重要,并进一步提出要把消费文化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探索其作用、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董焱
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信息文化。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在对信息文化进行探讨研究。信息文化有其特定概念和结构 ,有一批急待研究的课题 ,应加强研究 ,以构建信息文化学体系。参考文献 9。
关键词:
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学 体系结构 研究课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晓义 许威 李春晓
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基石,学界对非惯常理论的思辨虽源源不断,但其中仍存在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非惯常环境与行为研究对话割裂等问题。由此,文章借鉴具身认知与双系统理论,创新提出“惯常”“中间”和“非惯常”3种认知状态,以个体心理认知差异作为定义和划分旅游环境类型的线索,明确指出环境类型具有具身性、经验性、可变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内生属性;利用非惯常认知状态联结旅游环境与旅游者行为,论证主张非惯常环境与非惯常行为的伴生关系,梳理归纳决策冲动化、自我失控化、情绪主导化、盲从化和心理账户显化的非惯常行为典型特征。文章对虚拟旅游、元宇宙旅游、城市漫步等新兴旅游业态作出回应,剖析解答了非惯常理论相关研究中“主观或客观”和“异地与否”的复杂问题,并将非惯常理论的应用范围从实地拓展到虚拟层面。文章期望从人本视角革新非惯常理论以强化旅游研究的特殊性,同时助推旅游知识的外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仁彧
作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成人学习活动日益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结合文化学的视角分析成人学习的现象与行为,可以探究其本质及演变发展的规律。不论是接受学历教育,还是技能培训,或者闲暇教育,成人学习实现从历史、地域、物质与心理等维度演绎着对物质体验、社会追求与精神期盼等方面的解读,并以此践行着生活世界的意义构建。
关键词:
文化学 成人学习 现象解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任文香 谭华军
本文具体阐述了《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对于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培养"学习型馆员"的实践意义,认为两书负载着阅读文化学的理念,是人们端正"读书好"的价值观,建立"好读书"的情怀,以及明确"读好书"的目标的良师和益友。
关键词:
学习型馆员 学习型图书馆 专业主义精神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昱明
新时期文化与图书馆─—兼论图书馆文化学袁昱明Abstract:Thecultureofthenewperiodhasevidentlybecomethesymbolandthemediumofeconomiclife.Theintegrationan...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平
一、为什么要创建商业文化学创建商业文化学的时代背景。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新时期。我们既要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又要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取长补短,洋为中用。商业文化正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并开拓发展的。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中国文化虽然有其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 李意德 吴仲民
根据5a定位观测,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化学循环规律的数据分析表明,年均降雨量为2668.3mm,其中总径流量占46.7%,蒸散量53.3%,冠层截留量14.0%。N、P、K、Ca、Mg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78.4kg/(hm2·a),总径流输出56.7kg/(hm2·a),净积累21.6kg/(hm2·a);Si、有机C、Al、Mn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25.0kg/(hm2·a),总径流输出为112.3kg/(hm2·a),净损失87.3kg/(hm2·a),更新林系统仅处于更新进展过程中,同时证实了冠层对降水化学的淋溶效应,净淋溶系数达4.11;提出了降雨、林内净降雨、总径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梅
随着20世纪中叶现代大众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旅游业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文化遗产由于其固有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吸引物,尽管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多带有经济利益驱动的色彩,但文化遗产旅游在促进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地方认同及文化的相互理解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