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2)
2023(3237)
2022(2716)
2021(2407)
2020(1901)
2019(4017)
2018(3855)
2017(7443)
2016(4044)
2015(4335)
2014(4376)
2013(4137)
2012(3841)
2011(3589)
2010(3535)
2009(3218)
2008(2998)
2007(2726)
2006(2413)
2005(2210)
作者
(12384)
(10469)
(10346)
(9642)
(6102)
(4936)
(4552)
(4118)
(3725)
(3454)
(3416)
(3383)
(3246)
(3124)
(3120)
(3107)
(3055)
(3027)
(2873)
(2728)
(2643)
(2425)
(2372)
(2292)
(2254)
(2201)
(2192)
(2156)
(2080)
(2029)
学科
(21259)
经济(21249)
管理(12775)
地方(10407)
环境(10012)
(7969)
地方经济(7048)
方法(6413)
(6029)
企业(6029)
数学(5620)
数学方法(5579)
(5375)
(5283)
(4780)
规划(4608)
环境规划(4486)
中国(4422)
资源(4162)
(3910)
区域(3905)
(3704)
业经(3577)
农业(3435)
生态(3334)
(3312)
(3102)
区域环境(2461)
(2405)
金融(2404)
机构
学院(58976)
大学(57130)
(23504)
经济(22976)
研究(21620)
管理(21437)
理学(18668)
理学院(18406)
管理学(18078)
管理学院(17983)
中国(15627)
科学(15231)
(12024)
(11284)
研究所(10584)
中心(9758)
(9387)
(9387)
师范(9319)
(9098)
业大(8558)
(8420)
(8237)
(7828)
财经(7568)
(7543)
师范大学(7518)
北京(7408)
科学院(7317)
经济学(7270)
基金
项目(44626)
科学(36204)
基金(32394)
研究(32089)
(28843)
国家(28636)
科学基金(24688)
社会(21472)
社会科(20371)
社会科学(20364)
(18912)
基金项目(17720)
自然(15706)
(15393)
自然科(15237)
自然科学(15233)
自然科学基金(14906)
教育(13205)
编号(12512)
资助(12184)
(11426)
重点(10701)
发展(9336)
(9204)
成果(9184)
国家社会(9135)
(9067)
(8995)
课题(8928)
计划(8560)
期刊
(26166)
经济(26166)
研究(14858)
中国(10872)
学报(9456)
科学(9319)
(7737)
大学(6660)
资源(6562)
管理(6501)
(6478)
学学(6402)
农业(5481)
教育(4696)
业经(4479)
技术(4347)
经济研究(3964)
(3535)
金融(3535)
财经(3399)
问题(3316)
科技(3225)
环境(3039)
(2988)
(2954)
(2909)
地理(2902)
(2861)
生态(2833)
(2748)
共检索到82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新正  郭献军  
近 5 0年来 ,海河流域水环境衰退严重 ,已危及到区内人类的生存。人类干扰与海河流域水环境衰退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并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海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和近代人类干扰活动的基础上 ,探讨了海河流域潜在的水循环特征及调节因素 ,以及人类干扰与水环境衰退的关系 ,文章指出 :破坏山区森林 ,加快了山区径流向平原区的输送过程 ,增大了流域水循环速度 ;大量修建水库减慢甚至中断山区径流向平原区的输送过程 ,降低流域水循环速度 ;筑堤防、建水库改变水资源分布 ;修建水库、围湖造田及开挖新河减少流域水资源数量 ;遵守自然法则是改善海河流域水环境的唯一途径。研究结论可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思远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重点提出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的理念。从我国现状看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文章以水环境比较恶劣的海河流域的河北省为例,在对地表水、地下水、水位、水力侵蚀等水环境及开发利用评价基础上,提出海河流域绿色水生态发展愿景,做出实现绿色水生态路径选择,包括经济手段治理水环境,技术手段扩大节水灌溉,政策层面政府回购机制,管理层面水环境对策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凡能,王国  
本文在分析海河流域河流季节化趋势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河流断流给下游平原地区地下水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研究认为 :河流季节化与下游平原地区地下水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河流季节化因地下水超采的日趋严重而愈演愈烈 ;反过来 ,愈演愈烈的河流季节化又极其深刻地影响着地下水的时空分布、补给条件及运动流场等方面 ,同时也给下游平原地区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河流功能衰退、湿地生态退化和水质恶化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绍凤,张士锋  
利用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在海河流域的当地水资源量按372×108m3计算、引黄水量为60×108m3的条件下,海河流域的水资源保障是不安全的。但这种不安全属于气候干旱周期的不安全,如果气候转为类似1950~1970时期的湿润期,海河流域从水量来说就是安全的。海河流域的水资源不安全更突出的是水质不安全,所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提高海河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的首要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军  吴程  李爽  王颖  龚毅  
[目的]对灞河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为湖泊型城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DHI MIKE21FM中的HD模块耦合Ecolab模块,选取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氨氮(NH_3-N)和总磷(TP)共5项指标作为水环境模型的状态变量,参考WQ模板中各指标的生化反应方程并对其修改后,以灞河流域下游城区段内灞河和浐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水环境模型,利用该水环境模型分析了基准年、丰水年、平水年与枯水年条件下灞河口水质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计算了灞河流域的时均综合水质类型,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估了灞河流域时均综合水质类型的主导性指标。[结果]灞河口水质超标因子主要为NH_3-N和COD,丰水年与平水年超标时间较基准年有所增加。浐河和灞河交汇前,灞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为Ⅱ类,浐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为Ⅳ类。浐河和灞河交汇后,灞河时均综合水质类型下降至Ⅳ类。研究区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为COD和NH_3-N。[结论]灞河流域时均综合水质类型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基本都处于Ⅳ类。所构建的水环境模型在湖泊型城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类型主导性指标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普适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子奇  夏军  左其亭  张永勇  
本文介绍了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系统的总体设计、承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软件系统的结构及应用。研究中通过计算在维系"良好水环境状况"目标下流域所能承载的社会经济规模上限来得到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在耦合了社会经济系统模型、水资源转化关系模型、水环境系统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编程技术将"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系统模型、生态需水量计算模型、以及水环境承载能力计量模型中众多的边界条件、控制条件、可变参数及成果分析进行系统集成。所建立的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系统可有效地实现流域现状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以及对未来不同时刻、不同频率来水条件下的承载力进行情景分析计算,为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长进  张义丰  董锁成  李岱  
疏勒河流域河水的化学组成虽不尽相同,但大部分河段阴离子中以HCO3-占优势,阳离子中以Ca2+为主。以每升水中的毫克浓度为单位,阴离子HCO3->Cl->SO42-,阳离子Ca2+>Mg2+>Na++K+;只有党河下游段敦煌所采水样则是HCO3->Cl->SO42-,Ca2+>Na++K+>Mg2+。按照水文地质学的常用方法,根据每升水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浓度,将河水分为3种类型押重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熏但大部分河段属重碳酸盐类。根据取样测试,河水的总矿化度值256.12~413.74mg/l,河水总硬度变化在3.37~7.16me/l之间,其总碱度值2.62~4.25me/l。文章还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亮  徐建刚  蒋金亮  袁艳华  孙东琪  
采用淮河流域35个地市2010年社会经济、网络调查和水环境污染相关数据,在突出主导因素和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系统的构建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流域各市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的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各地市水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且呈现显著空间差异性,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整体呈现干流高于支流,下游高于中游,中游高于上游的梯级趋势;②流域经济发达地区防治能力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防治能力远高于普通地级市;③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能力空间分布与流域实测水质空间分布高度契合,即防治能力较高地区水质普遍较高,防治能力较低地区水质则较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亚华  吴丹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构建了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揭示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的动因,并对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显示,2000-2010年期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按提升速度排序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按相对管理绩效水平排序依次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其中2000-2005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最高,且绩效指数年均增长率最快;2005-2010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军  刘晓洁  李浩  马建琴  柳文华  
中国海河流域和墨累-达令流域在水资源状况、用水结构、面临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两国流域管理的不同方面开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墨累-达令流域实行联邦政府、州政府、各地水管理局三级管理体制,合理、有效地促进流域管理的有效实施;海河流域实行多部门、多层次的流域管理体制,造成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分割管理的局面;②墨累-达令流域立法理念统筹考虑流域内的水、土和其他环境资源要素,使流域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而海河流域缺少流域综合管理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③墨累-达令流域在政府有效调控下,通过完善的水权制度、规范的水市场建设,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海河流域水资源分配则主要通过行政手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群英  黄春长  
通过对渭河流域10000多年来环境资源演变的高分辨率实验数据资料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渭河流域人类文化的演进与环境演变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表明:在8500~3100aB.P.全新世大暖期,渭河流域水、土、生物资源条件优越,人类逐步形成了原始定居旱作农业类型文化,从而奠定了渭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基础;其间4000~3000aB.P.,渭河流域北部的农牧交错带,由于气候的逐渐冷干化,导致水、土、生物资源退化,造成旱作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由游牧业取而代之;在3100aB.P,由于季风格局的突变,整个渭河流域进入了一个相对干旱缺雨、成壤环境的恶化时期,环境的恶化导致了水土资源的退化,大大动摇了旱作农业和游牧业的经济基础,影响了先周和西周社会的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艳玲  蒋浩  吴起鑫  杨瑞东  郎小芳  罗进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筑坝的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珍惜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美酒河、美景河、英雄河和生态河,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选取枯水期赤水河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流域的采样与分析,总计37个采样点。运用箱线图直观表现出各个水质指标的分布情况,并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得出赤水河枯水期的水质类别,进行水质定性评价,然后根据水质标识指数的变化分析了赤水河干流的水质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赤水河水质总体较为良好,流域总体水质标识指数X1.X2为1.6;干流的水质标识指数X1.X2为1.5;各个支流来看,桐梓河、古蔺河和习水河的水质标识指数X1.X2分别为1.5、1.7和1.5,均为Ⅰ类水,水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俊华  王文勇  赵持源  
文章解释了水环境综合经济指数的定义,并通过整合环境与经济等多个因素,得出了一种科学的水环境综合指数的核算方法。以陕西渭南为例,通过四大产业的核算与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应该鼓励发展对水环境影响较小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抑制或调整化工、轻纺等对水环境危害较大的产业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亮  徐建刚  蔡北溟  蒋金亮  孙东琪  
以淮河流域172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分县粮食、化肥及2010年水环境数据,采用ESDA模型、重力模型、回归分析和GIS空间技术方法,分别对流域粮食生产与化肥消费的空间集聚程度及重心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域粮食生产与化肥消费的动态时空变化规律、耦合关系及其对流域水环境影响。结果表明:①粮食生产与化肥消费的"高-高"和"低-低"集聚区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空间聚集特征明显,"高-高"类型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的苏北平原和皖北平原,"低-低"类型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流域上游的伏牛山、桐柏山和沂蒙等山区;②重心分析表明,20 a来粮食生产和化肥消费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庆  杨永红  宗永臣  李连杰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左岸的一级支流,也是流经西藏林芝地区境内最完整的一条河流。为了了解尼洋河流域整个水环境变化情况,在该河流沿海七个乡镇上下游及尼洋河出口等15个断面采取水样并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提出了解决尼洋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六条对策,为西藏林芝地区水环境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