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4)
2023(9025)
2022(7478)
2021(7439)
2020(5917)
2019(13327)
2018(13259)
2017(22785)
2016(13003)
2015(14773)
2014(14190)
2013(13189)
2012(11927)
2011(11159)
2010(11148)
2009(10173)
2008(9530)
2007(8178)
2006(7309)
2005(6812)
作者
(31755)
(26370)
(26095)
(25280)
(16785)
(12644)
(11966)
(10304)
(10082)
(9261)
(8931)
(8799)
(8338)
(8312)
(8251)
(8175)
(7915)
(7699)
(7661)
(7617)
(6857)
(6378)
(6118)
(6117)
(5954)
(5888)
(5818)
(5760)
(5278)
(5249)
学科
(44970)
经济(44930)
管理(26088)
(22304)
中国(22099)
教育(19817)
方法(17604)
(16621)
企业(16621)
数学(15554)
数学方法(15389)
(13350)
(12577)
(11957)
贸易(11949)
(11730)
理论(10171)
(9548)
(8850)
业经(8651)
(8065)
农业(7944)
教学(7668)
发展(7559)
(7437)
关系(7361)
(7136)
银行(7128)
环境(7079)
(6986)
机构
大学(174177)
学院(168694)
(70395)
经济(69134)
研究(67276)
管理(54571)
理学(46641)
理学院(45978)
中国(45794)
管理学(45120)
管理学院(44774)
(38569)
科学(37096)
(33104)
师范(32934)
(32814)
(30649)
教育(30526)
研究所(30005)
中心(28068)
师范大学(27261)
北京(25810)
财经(24789)
(24074)
经济学(23741)
(23736)
(22873)
(21295)
经济学院(21221)
技术(19502)
基金
项目(109126)
研究(89255)
科学(88184)
基金(78316)
(67676)
国家(67029)
社会(56698)
科学基金(56107)
社会科(53474)
社会科学(53467)
教育(48541)
(39788)
基金项目(39288)
编号(37799)
(36782)
成果(33714)
自然(32202)
资助(31794)
自然科(31466)
自然科学(31457)
自然科学基金(30920)
课题(29032)
(27292)
重点(26464)
(25195)
(24968)
教育部(24572)
中国(23830)
国家社会(23798)
(23774)
期刊
(77174)
经济(77174)
研究(64148)
教育(51201)
中国(41498)
学报(22623)
科学(22226)
(21930)
(20108)
管理(20063)
大学(18468)
技术(16222)
学学(15666)
农业(14756)
经济研究(14465)
职业(12763)
财经(12653)
(12605)
金融(12605)
(11183)
(11133)
业经(11071)
世界(10221)
国际(10084)
问题(9694)
(9221)
论坛(9221)
(8535)
图书(8375)
技术教育(8091)
共检索到264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定玉  纳日碧力戈  
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应建立在互守尊严的基础上,运用协商的艺术,走法治化的道路,逐渐实现少数民族教育的"互助共生"与"光光交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翠红  
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尽管民族教育学和教育人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不能相互等同或相互取代,因为两者在词源、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成果、重点考察的对象、研究的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观念和研究目的及研究功能方面均不同,所以不能把两者相混淆或在同一层次上使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晓宇  
文章通过"他者的目光",运用"主位"观察方法,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过于注重生命知识的传授,过于看重教育的等级神圣性,过于重视技术工具理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生命教育要引向生命自觉,要回归生活实践,要构建完整体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东昕  邹华  
蔡元培1926年发表的论文《说民族学》揭开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序幕,已为学界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术界对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产生了歧义,对学科定位意见也不尽相同,这对学科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学科史的视角回溯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过程,探究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构成部分——人们共同体及其文化——二者分割开来认识,显然就是问题产生的一个关键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宁宁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跨文化视野中的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1月在广州市举办。学者们分别结合教育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教育人类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及实践应用。会议议题涉及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现代性与教育、教师教育、跨文化心理、儿童教育、随迁子女教育等。会议的主要共识有:(1)教育人类学是以人类学和教育学为核心的多学科对话的平台,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2)教育人类学为丰富和完善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做出了独特贡献,应促进人类学和教育学更深层次的融合;(3)应大力加强新时代教育人类学学科话语和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4)新时代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正拓展至所有人的教育以及各种现代教育问题,应用前景广泛。本次会议完成了中国教育人类学会新一届理事会的更替,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研究与人类学的交汇,为更好地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可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梁君健  雷建军  
西藏登山学校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一个特殊案例,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宗教与世俗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在教育领域的投射。本文详述了在拍摄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过程中所采取的影视人类学方法,展示了将教育机构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中进行理解的可能性。本文尤其关注特定地区和族群的文化传统在当代教育机构和行业语境中与现代文化的相遇,展示西藏登山学校中的师生如何通过当代教育和商业登山实践,产生针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文化自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冲突和断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为积极推动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深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充分展示新成果,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于10月12日-14日在烟台大学召开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6年年会,来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本次年会共设18个专题会议,分别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型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李光华  
2017年7月19-20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当代教育与文化》编辑部承办。出席研讨会的代表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阡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自足性的特定场域,它是经过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延续性、传统性、感染性和创生性等特征。作为大学文化的典型表现和有效表意实践方式,艺术教育成了当前大学文化内涵丰富的重要内容和实践建设的主要途径。它一方面对于提升大学文化品格起着人文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凸显大学文化、实践大学文化起着具体的操作和表达功能。在这样一种文化人类学整体关联视角的考察下,大学文化与艺术教育形成了特殊的关系状态,以一种文化遗产的方式共同作用于精神成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缪坤和  
人类学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是对人类过去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人类经济是如何运行与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主要基于田野工作,深入考察工作对象的经济运行系统,很少考虑经济运行的时间维度,也不考虑经济结构的历史变迁。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一方面对下层人民的经济活动的研究注视不够;另一方面也很少考虑一些非经济运行中所潜伏的经济因素,只把经济制度抽象出来而丢弃了交织其间的"非经济性"要素的研究。在非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被嵌合在社会之中"。因此,人类学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的范畴,除了各历史发展阶段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外,还应包含与之密切相连的社会的和超经济因素的各种制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大鸣  
人类学因其理论与方法的独特性,逐渐被民族旅游研究所借鉴和吸纳,但在中国民族旅游的开发实践中却往往处于"非主流"的境地。人类学要想在中国民族旅游实践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首要的任务就是用本学科的视角透视民族旅游,反思其进行中国实践时所面临的一些特定的问题,并积极推动和参与民族旅游开发的社会评估工作。其关键点在于:一是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协调机制;二是客观审视民族旅游对族群文化和族群关系的影响;三是科学考量旅游开发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国建文  袁梅  
中国民族教育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研究领域到学科独立的发展历程,在学科自身建设与学科外部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自身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学科外部建制逐步形成群落化生态。反观现实,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学科性质偏离、学科研究对象不定、学科概念模糊以及学科研究方法固化等学科规制中的基本问题与学科外部建制的学科化问题。展望未来,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势必要持续、深入开展民族教育学的元研究,促进民族院校乃至普通高等学校民族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学科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话语体系,进而构建全新的民族教育理论框架,建设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涂卫  黄泰博  
西部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整个中国教育体制最薄弱环节中的短板,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突出体现。研究以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作为考察这一矛盾的主要切入点和关注点,参照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关于受教育权的4A指征考察西部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状况,揭示西部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权利尚未充分实现的困境,由此透视法治层面存在政策本位倾向、制度规范"碎片化"、权利导向思维缺失、地方立法不够精细等诸多隐疾。进一步探寻表明,上述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无论国际法抑或国内法都未明确界定学前教育阶段受教育权的确定内涵。因此本文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法治的内核在于遵循权利思维,明晰国家义务配置的内容,而法治的重心在于完善客观法体系,为权利实现提供制度供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对新中国的民族教育进行回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政策回顾上,主要以国家对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为切入点,回顾了其实施与取得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国家的主导作用、优惠政策的"雪中送炭"、全国各地的大力援助和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未来民族教育在研究对象、政策倾斜、教育实践上将会有新的转向和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