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9)
- 2023(13511)
- 2022(11683)
- 2021(11182)
- 2020(9300)
- 2019(21113)
- 2018(21116)
- 2017(40187)
- 2016(22129)
- 2015(25234)
- 2014(25118)
- 2013(24265)
- 2012(21845)
- 2011(19630)
- 2010(19649)
- 2009(17942)
- 2008(17048)
- 2007(14878)
- 2006(12807)
- 2005(11054)
- 学科
- 济(82199)
- 经济(82111)
- 管理(59233)
- 业(53245)
- 企(45525)
- 企业(45525)
- 方法(36483)
- 数学(30310)
- 数学方法(29923)
- 中国(23161)
- 农(21350)
- 学(20846)
- 地方(19794)
- 业经(19215)
- 财(18067)
- 理论(17925)
- 教育(16441)
- 和(15023)
- 农业(14299)
- 贸(14013)
- 贸易(14004)
- 易(13513)
- 环境(13063)
- 制(13061)
- 技术(12720)
- 务(11609)
- 财务(11540)
- 财务管理(11522)
- 划(11334)
- 教学(11101)
- 机构
- 大学(303765)
- 学院(300058)
- 管理(117473)
- 济(108856)
- 经济(106111)
- 理学(102082)
- 理学院(100847)
- 管理学(98889)
- 管理学院(98334)
- 研究(97423)
- 中国(68906)
- 京(64798)
- 科学(63062)
- 财(48366)
- 所(48159)
- 范(45734)
- 师范(45372)
- 农(44252)
- 研究所(44236)
- 业大(44109)
- 中心(43923)
- 江(43523)
- 北京(40998)
- 财经(39493)
- 师范大学(36632)
- 州(36040)
- 经(35771)
- 院(35747)
- 农业(34712)
- 技术(33952)
- 基金
- 项目(208830)
- 科学(163599)
- 研究(157184)
- 基金(147500)
- 家(127380)
- 国家(126247)
- 科学基金(108276)
- 社会(95909)
- 社会科(90574)
- 社会科学(90549)
- 省(83728)
- 基金项目(78583)
- 教育(74650)
- 划(70561)
- 自然(69866)
- 自然科(68179)
- 自然科学(68164)
- 编号(67022)
- 自然科学基金(66883)
- 资助(59848)
- 成果(55484)
- 重点(47030)
- 课题(46691)
- 部(45206)
- 发(45020)
- 创(43817)
- 项目编号(41413)
- 创新(40522)
- 大学(40440)
- 科研(39430)
- 期刊
- 济(119239)
- 经济(119239)
- 研究(89392)
- 中国(58227)
- 教育(51516)
- 学报(47697)
- 科学(43207)
- 管理(42036)
- 农(40372)
- 大学(36611)
- 财(35309)
- 学学(32719)
- 农业(28962)
- 技术(27235)
- 业经(21066)
- 图书(20720)
- 融(20423)
- 金融(20423)
- 经济研究(18812)
- 财经(18153)
- 经(15448)
- 科技(15172)
- 业(14901)
- 问题(14807)
- 理论(14151)
- 书馆(14083)
- 图书馆(14083)
- 版(14005)
- 商业(13518)
- 资源(13204)
共检索到431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盛况
大学校园仪式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关键在于我们对仪式的意义等缺乏文化学上的认识。仪式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形式的演绎,但更深层次的是在表达特定共同体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借助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我们试图重新理解大学校园仪式象征性、文化性、程式性的特征;重新还原大学校园仪式的功能,它关系到自我的确证、关系到知识的传承、关系到秩序的维系;改进大学校园仪式,要明确大学校园仪式的真正意义,把握大学校园仪式的共性特征,发挥大学校园仪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类学 仪式 象征性 自我确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盛况
仪式是一种充满文化意义的人类创造和实践活动,群体性是仪式活动的本质属性。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群体问题方面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其中涉及到从众心理、角色扮演、群体凝聚、情绪感染、群体规范这些概念。从群体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校园仪式,发现仪式文化可以形成群体结构、强化群体情感、升华群体道德、规范群体行为。因此,在改进校园仪式活动过程中,必须明确仪式的话语对象、营造仪式的崇高氛围、凸显仪式的评价色彩、增强仪式的教化效果。
关键词:
校园仪式 群体心理 教化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剑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核心观念,而大学校园文化则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因此文化自信的时代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就有了密切的关联。在此情形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为基本原则,大力凸显大学校园物质载体的文化传承价值;强化大学教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精神;同时还应重视美育的价值,在校园文艺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通过这一系列具体的途径,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确立起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 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师
文章将中国梦作为高瞻远瞩的指引方向,与高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分析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在中国梦视域下,给校园文化建设予以启示创新,用梦想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教师在良好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营造积极向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中国梦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爱娟
大学校园文化从各种层面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有导向、教育、同化、规范约束和激励五种功能。
关键词:
大学 大学校园文化 德育功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宏志
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即角色因素结构、形态因素结构、软件——硬件结构、显性——隐性结构,论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六大功能:教育功能、创造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控制功能,并略论了大学校园文化中蕴藏的管理学价值及其合理性和优越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艳 吕京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生态文化的价值体现为:它是学校发展灵魂的体现、学校精神的彰显、学校综合实力的展现。而网络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环境下建构校园生态文化,要弘扬多元文化、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培育校园网络文化师资队伍、增强校园生态网络文化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高校 网络 生态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尚大军 张延超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多校区大学在我国大量涌现。在大力加强校园"硬件"建设的同时,作为"软件"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却往往容易被忽视。论述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凝练校园文化建设在多校区办学中的作用;分析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和难点;探讨多校区办学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明确办学理念,凝练校园精神,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融合,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晓平 梅红 吴宏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如何发展成为高等学校关注的话题。作者总结归纳了国际上几种成功的校园布局与办学模式,以期对国内大学探索新校园的建设与新的办学模式的构建有所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校园布局 办学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云志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识和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科学的轨道上发展,最终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着眼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提出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五个途径。
关键词:
大学 校园文化 育人功能 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凯珩
大傩是秦汉时期在腊日前日,通过声势浩大的击鼓,来驱逐“疫鬼”、迎接新年的一种典型辟邪风俗,也是汉代颇具影响力的打鬼邪仪式。先秦时期,人们妄以巫术支配命运,战国时期又以楚国巫风最盛,汉在继承楚“好巫信鬼”后将其进一步发展,从而初见辟邪风俗端倪。这种风俗又在泛滥的迷信思想和修仙思想影响下,加快了发展速度。这一风俗的兴盛在已出土的大傩仪式汉画中得到印证。笔者将结合《巫傩之祭——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从出土的大傩仪式汉画中,探析其蕴含的宗教人类学义理,希望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孔苏
2018年11月20—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共同主办,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比较教育视野下的人类学研究——基于表演、模仿与仪式的视角"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及中国内地的学者70余人出席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人类世’背景下的教育人类学发展""仪式研究"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卫元 黄美初
MOOCs的开放、大规模和在线学习等特性与开放大学的内在属性十分契合,二者在教学理念上也有共通之处,因而MOOCs对于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能起到推动作用。但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建设主体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且需要长期付诸努力。本文以MOOCs潮流对开放大学的影响与助益为切入点,从文化自觉的视域,审视当前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借助MOOCs的推力,从课程文化建设、价值观念引导、文化自觉回归和学术正己化人三个角度,深入探讨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
MOOCs 开放大学 校园文化 文化自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凡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如何加强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邱邑亮
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一是对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有关学生素质的观点进行梳理,从人的素质界说、教育与人的素质、高等教育与人的素质三个层次;归纳出教育在人的素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