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7)
- 2023(10051)
- 2022(8940)
- 2021(8634)
- 2020(7172)
- 2019(16756)
- 2018(16661)
- 2017(31943)
- 2016(17434)
- 2015(19756)
- 2014(19772)
- 2013(19589)
- 2012(17866)
- 2011(16116)
- 2010(15947)
- 2009(14469)
- 2008(13970)
- 2007(12145)
- 2006(10534)
- 2005(9123)
- 学科
- 济(67249)
- 经济(67174)
- 管理(48640)
- 业(45076)
- 企(38565)
- 企业(38565)
- 方法(33290)
- 数学(28359)
- 数学方法(27897)
- 学(19620)
- 中国(16988)
- 农(16144)
- 财(16039)
- 业经(14336)
- 理论(13670)
- 地方(12966)
- 和(12378)
- 贸(10998)
- 贸易(10992)
- 教育(10975)
- 农业(10936)
- 技术(10807)
- 制(10651)
- 易(10642)
- 务(10586)
- 财务(10524)
- 财务管理(10504)
- 环境(10334)
- 企业财务(9940)
- 划(9275)
- 机构
- 大学(249799)
- 学院(243736)
- 管理(99828)
- 济(90340)
- 经济(88151)
- 理学(86921)
- 理学院(85943)
- 管理学(84272)
- 管理学院(83835)
- 研究(79218)
- 中国(57226)
- 京(53826)
- 科学(51712)
- 财(40520)
- 所(39480)
- 业大(37211)
- 农(36906)
- 研究所(36236)
- 中心(35561)
- 范(35014)
- 师范(34712)
- 江(34326)
- 北京(34134)
- 财经(33195)
- 经(30158)
- 农业(28978)
- 院(28925)
- 州(28448)
- 师范大学(28204)
- 经济学(26240)
- 基金
- 项目(170348)
- 科学(133293)
- 研究(125090)
- 基金(122808)
- 家(106568)
- 国家(105692)
- 科学基金(90820)
- 社会(76134)
- 社会科(72032)
- 社会科学(72011)
- 省(66086)
- 基金项目(65546)
- 自然(60235)
- 自然科(58808)
- 自然科学(58796)
- 教育(57817)
- 自然科学基金(57702)
- 划(56092)
- 编号(52149)
- 资助(51152)
- 成果(42992)
- 重点(37515)
- 部(37247)
- 课题(35181)
- 发(35072)
- 创(34937)
- 项目编号(32774)
- 科研(32729)
- 创新(32477)
- 大学(32165)
- 期刊
- 济(95887)
- 经济(95887)
- 研究(72411)
- 中国(43025)
- 学报(40893)
- 科学(36032)
- 管理(35553)
- 农(32375)
- 教育(31873)
- 大学(30497)
- 财(29501)
- 学学(27605)
- 农业(23260)
- 技术(21191)
- 图书(19906)
- 融(16943)
- 金融(16943)
- 财经(15350)
- 业经(15214)
- 经济研究(14689)
- 理论(13471)
- 书馆(13372)
- 图书馆(13372)
- 情报(13121)
- 经(12895)
- 科技(12892)
- 实践(12658)
- 践(12658)
- 问题(12073)
- 技术经济(11798)
共检索到348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徐守磊
《学术部落与学科领地——有关知识分子的调查与学科文化》(2001年第二版)是英国教育学者托尼·比彻(Tony Becher)和保罗·特罗勒尔(Paul R.Trowler)关于学科文化的一部力作,多年来被有关知识社会学、高等教育组织与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祥林
范畴问题,无论研究古代中国美学,还是构建当代中国美学,都绕不开。"妙"是中华美学史上的基元性范畴,其作为审美范畴早已超越单向度女性美评价术语的范围,获得了远比评价女性体态之美的"妍""姣""嫣""婷""婧""娑"等词语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也比后者更多地拥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普适性质;与"妙"这一范畴关联密切的是体现生命意识的基元性范畴"道"——既是中华美学和艺术标举的最高境界,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先秦老子的道论,从形而下的生殖语义看,是"以经验为基础"(女性生殖之事象);从形而上的哲学语义看,是从经验层面"升华为一般"(产生万物之本体)。正是这种基于感性又超越感性的双重变奏,成就了作为审美本体范畴的"道"和作为审美评价术语的"妙"。从性别研究角度看,无论在字形构置还是表层语义乃至深层内涵上,"妙"跟中华本土渊源流长的崇尚雌柔的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一点从与之相近的"好"和"美"等范畴亦能见之,故其成为华夏美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绝非偶然。
关键词:
中华美学 审美范畴 性别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杨劲松
<正>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论域。我国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2)),有蔚然之势、且渐成“显学”之虞。其中的部分研究已进入国际视野,并获得国际关注与影响。限于篇幅,笔者仅从理论角度概括国内学者(兼及少量海外华人学者)在参与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知识生产中形成的理论突破,借以管窥其中的中国贡献。挂一漏万和主观臆断之处,恳请方家斧正。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李明明
继以现象学、整体化和哲学为导向的教育人类学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以教育—历史为导向的人类学也日益兴起。它从对迄今为止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批判出发,突出强调其研究的双重历史性,同时也不忘对人类学的批判。属于历史教育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范围的有:身体与感知、代际与性别、时间与空间。对其发展来说,历史与心态、文化性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与跨国性这三个任务和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关键词:
教育历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内涵,界定了研究生教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指出了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的理念,认为创新发展是灵魂,协调发展是路径,绿色发展是保障,开放发展是宗旨,共享发展是关键。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 学科范畴 构建理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俞君立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1年我国一些学者对文献分类学研究对象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争鸣,归纳起来,主要有九种观点,至今尚未达到共识。运用科学方法,确定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分类学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田松
STS (科学技术元勘)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分解看是一个学科群,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概言之,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的STS是从自然辩证法转型而来的,很多学者供职于哲学系。STS领域承继了西方哲学的某些气质,追求普遍性、绝对性、确定性,追求终极原因甚至唯一真理。现在的人类学则以文化相对主义为前提,可以消解STS中的这些观念。在STS的学术史上,有些学者也曾受到人类学的影响,并采用了人类学的方法,如SSK和科学实践哲学。然而,在STS尤其是科学哲学的学术范式中,普遍以文本为重中之重,忽视社会现实,更不关心个体的生命体验。人类学则以田野为基本方法,以田野为学术之基础。STS需要面对社会现实,可以从人类学中汲取观念和方法上的营养。博物学是STS领域的新范式,博物学与人类学在方法、理念和对象上,都存在交集。学科交汇是大势所趋,人类学与STS可以共生,相互建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边国英
《学术部落与学科领地——有关知识分子的调查与学科文化》(以下简称《学术部落》)是英国学者托尼·比彻(Tony Becher)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的一项学科学术文化的研究。他通过对英美两国18个学术机构中12个学科的220多名学者的深入访谈以及对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历时7年余,写出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若佳 李世娟 翟兴
[目的 /意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信息学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系统梳理该学科的学科范畴、学科范式和学科体系关联路径对国内健康信息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 ]对20,559篇健康信息学论文的学科交叉现状和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从定量角度探究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开放性编码与归纳,从定性角度构建该学科的范式框架;采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健康信息学各体系要素间的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论 /发现]健康信息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具有学科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的特征;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用户与信息行为、人机交互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信息与知识服务、信息存储与组织、信息检索与系统、文献与信息计量是目前主要的健康信息学研究内容,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该学科的范式框架和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创新/价值]系统总结了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以及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结合我国健康信息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提供启示建议。关键词:健康信息学;学科范畴;范式;知识图谱;关联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若佳 李世娟 翟兴
[目的/意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信息学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系统梳理该学科的学科范畴、学科范式和学科体系关联路径对国内健康信息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对20,559篇健康信息学论文的学科交叉现状和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从定量角度探究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四个维度进行开放性编码与归纳,从定性角度构建该学科的范式框架;采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健康信息学各体系要素间的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论/发现]健康信息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具有学科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的特征;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用户与信息行为、人机交互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信息与知识服务、信息存储与组织、信息检索与系统、文献与信息计量是目前主要的健康信息学研究内容,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该学科的范式框架和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创新/价值]系统总结了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以及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结合我国健康信息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提供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永才 孟雅君
新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在研究方法方面,文化人类学正进入到人文社会学术阵地的前沿。该学科以微观为基础的研究单元、通过田野工作的数据收集技术和整合性的深度分析策略,可供中国比较教育革新借鉴。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研究方法 人类学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洪武 沈昊驹
经济伦理学一般采用传统经济学和哲学上的逻辑方法来讨论经济领域中的"应然"问题。而恩斯特.费尔对经济伦理学的贡献之一,是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证明了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公平、互惠等伦理规范何以成为必然。本文拟对费尔所做的关于人类的公平偏好、公平意图的实验和分析以及他对伦理道德所产生的生理基础的探索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
关键词:
不公平厌恶 公平意图 互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艾诗根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教育人类学家明确提出了建立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并将其确定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在美国,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发端于文化传递理论,其理念在教育人类学领域中确立后出现了研究文化习得的转向,此后在情境学习理论和学习的社会理论推动下,迈向了实践本位学习的研究,成为西方学习理论的主流话语。学习人类学的研究为教育人类学研究学习问题提供了人类学经验,拓展了当代教育学科的文化和学习观念,充实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雷家彬
国外高校分类研究通常遵循两种范式:一是分类学,属经验体系,一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聚类分析技术,用以描述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评价高校表现,展现高校有限维度的特征;二是类型学,属概念体系,主要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理想类型法,往往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预测高等教育趋势和探索高等学校本质为研究指向,多维度地描绘高等教育的结构关系。两种研究范式各有长短,因固有的互补性联系而常为国外学界所混合。理解这两种高校分类研究范式的适用情况对我国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校分类 分类学 类型学 研究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