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1)
2023(5712)
2022(4749)
2021(4641)
2020(3827)
2019(8673)
2018(8312)
2017(15238)
2016(8453)
2015(9817)
2014(9766)
2013(9321)
2012(8796)
2011(7935)
2010(8244)
2009(7854)
2008(7981)
2007(7499)
2006(6797)
2005(6313)
作者
(24971)
(20921)
(20721)
(20002)
(13432)
(10150)
(9603)
(8035)
(7974)
(7610)
(7115)
(7057)
(6759)
(6630)
(6630)
(6183)
(6182)
(6156)
(6119)
(6095)
(5471)
(5048)
(5030)
(4988)
(4760)
(4641)
(4616)
(4609)
(4347)
(4203)
学科
(31185)
经济(31138)
管理(24305)
(21821)
(19596)
企业(19596)
(12491)
理论(11271)
方法(11260)
教学(9748)
中国(9682)
(8911)
(8186)
教育(8045)
业经(7863)
数学(7828)
(7621)
数学方法(7541)
(6137)
学法(5898)
教学法(5898)
(5775)
银行(5757)
(5620)
(5532)
贸易(5524)
(5503)
金融(5501)
(5499)
(5341)
机构
大学(131575)
学院(128327)
(45971)
经济(44839)
研究(42882)
管理(42340)
理学(35225)
理学院(34718)
管理学(33867)
管理学院(33591)
中国(31855)
(28251)
科学(26675)
(24693)
(21960)
(21803)
师范(21577)
(21159)
中心(19764)
研究所(19581)
财经(19296)
(19281)
北京(17973)
(17403)
师范大学(17367)
(17088)
业大(16569)
教育(15136)
经济学(15036)
农业(15001)
基金
项目(76026)
研究(59411)
科学(58700)
基金(52904)
(45866)
国家(45392)
科学基金(38155)
社会(35789)
社会科(33627)
社会科学(33617)
教育(29984)
(29722)
基金项目(27028)
(25225)
编号(25128)
成果(23273)
自然(23182)
自然科(22674)
自然科学(22668)
自然科学基金(22246)
资助(21192)
课题(18222)
重点(17650)
(17062)
(15722)
(15661)
(15630)
项目编号(15613)
(15547)
大学(15523)
期刊
(57779)
经济(57779)
研究(43699)
中国(30351)
教育(28666)
学报(23482)
(21503)
科学(19077)
(18000)
大学(17962)
管理(17922)
学学(16096)
技术(12752)
财经(11877)
农业(11814)
(10981)
金融(10981)
(10465)
图书(9936)
经济研究(8404)
业经(8197)
问题(7641)
书馆(7430)
图书馆(7430)
(7289)
职业(7057)
(6495)
论坛(6495)
(6466)
(6040)
共检索到206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飞  
伴随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影视人类学逐渐被学术界认可和接受,并进入高校民族学、人类学专业讲堂。人类学影像在发展过程中有几次重要的学术转向,涉及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视角、表达语言和成果呈现等,其本质为如何面对研究对象,如何言说以及谁是言说主体等问题,这些也是影视人类学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议题。通过对核心议题的辨析,可以使教学双方明确把握学科本质及发展方向,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非  吴晓蓉  
现代社会朝着越来越深度技术化的方向发展。教育人类学在此过程中逐渐与技术交叉、融合,发生了很多变化。目前学界就技术与教育人类学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的分析。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对象和理论建构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呈现了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中的技术角色经历了从辅助到拓展、从隐匿到凸显的过程;研究对象技术化特征明显,从电化教育、网络教育到智慧教育,生发出了新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问题;而在理论构建上,应用了科技人类学理论,却缺乏针对技术时代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构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靖江  
影视人类学是人类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边缘性分支学科,长期以来,其教学体系非常薄弱,无论是学术水平、师资人员以及教学成果均差强人意。本文梳理了中国与海外多所大学的影视人类学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提出发展影视人类学教育的必要因素:提升学科地位、建设教学体系、调整教研评价标准等。特别强调了影视人类学的教育前景,即拓展该学科在人类学与影视之间的学术空间与专业融合程度,最终将影视人类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成融汇理论性与应用性、研究价值与职业专长的综合教学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空间人类学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它的研究历史还不长,“空间人类学”的综合性在于用定性的宗旨构成空间的方法和它固有的融于多学科的空间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大学理想是大学的精神特质和理性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转型,大学理想在现代社会的失落终会阻碍大学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析了大学理想的内核、大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对一流、卓越、至善的梦想和追求的内在动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曦  
鉴于社会科学越来越重视社会实际调查及研究,以及在非汉语地区社会科学调查的日益增加,本文主要阐述社会科学的人类学·民族学调查研究中调查地语言学习的必要性,①并以国外大学的人类学学科的实例印证了这种必要性的存在。而在这样的语言学习及训练当中,民族语言教育研究机构正好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一方面拓宽自己的教学及研究领域,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形成密切的协作关系,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梁君健  雷建军  
西藏登山学校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一个特殊案例,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宗教与世俗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在教育领域的投射。本文详述了在拍摄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过程中所采取的影视人类学方法,展示了将教育机构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中进行理解的可能性。本文尤其关注特定地区和族群的文化传统在当代教育机构和行业语境中与现代文化的相遇,展示西藏登山学校中的师生如何通过当代教育和商业登山实践,产生针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文化自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冲突和断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川  
在已往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对教育的社会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科学技术基础)、哲学基础和心理基础已有不少研究成果,①但学者们对教育的人类学基础却鲜有论及。其实,人类学的一些研究成果揭示出的人的本性和潜能,对于我们坚定教育信念有着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萍  
文章对现代宗族问题进行了综述,认为当代宗族的复兴与重建研究是学术界对于传统与现代这一组命题的继续追问与深入探讨。对传统和现代之间大关系进行研究,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主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李明明  
继以现象学、整体化和哲学为导向的教育人类学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以教育—历史为导向的人类学也日益兴起。它从对迄今为止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批判出发,突出强调其研究的双重历史性,同时也不忘对人类学的批判。属于历史教育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范围的有:身体与感知、代际与性别、时间与空间。对其发展来说,历史与心态、文化性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与跨国性这三个任务和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复新  瞿葆奎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虽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但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分类中 ,仍属年轻学科。代表这门学科的名称的形式之多、由来之久、演变之广 ,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不多见的。学科的源起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把教育人类学的源起与发展宏观地划分为观念教育人类学时期和实体教育人类学时期。对于它的学科地位 ,国际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 ,可称之为“学科独立论”和“学科非独立论”。教育人类学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分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 ,它是以哲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丹尼尔·米勒  姬广绪  汪卓明  
数码人类学指数字技术在特定人群中兴起后的结果,也可以指数字技术在人类学研究方法中的应用,还可以指代对具体数字技术的研究。数字技术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延展了今天的世界,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空间。人在和数字共舞时,线下生活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含义。进而人类学家可以思考"人性"在今天数字时代的复杂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元玲  
在美国的课堂教学领域,人类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互动方式与参与结构、认知与读写活动以及学生的对抗行为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了解美国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人类学研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姗泽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生育文化与教育的关联历来不被人重视,生育文化常常被认为是与教育相关不大或毫无相关的领域,从教育的视角对生育文化问题的关注较少。但是在儿童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生育文化的影响和重要的教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分三个方面论及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生育文化及其研究价值,以期对关注教育、关注文化的教育价值、关注除学校以外更大教育空间的人们提供一个看待教育的新的视角,从而对教育发展有一定启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东昕  邹华  
蔡元培1926年发表的论文《说民族学》揭开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序幕,已为学界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术界对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产生了歧义,对学科定位意见也不尽相同,这对学科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学科史的视角回溯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过程,探究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构成部分——人们共同体及其文化——二者分割开来认识,显然就是问题产生的一个关键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