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2)
- 2023(9417)
- 2022(8443)
- 2021(8212)
- 2020(6804)
- 2019(15934)
- 2018(16015)
- 2017(31151)
- 2016(17069)
- 2015(19130)
- 2014(19145)
- 2013(18910)
- 2012(17164)
- 2011(15367)
- 2010(15218)
- 2009(13742)
- 2008(13247)
- 2007(11283)
- 2006(9687)
- 2005(8278)
- 学科
- 济(64156)
- 经济(64072)
- 管理(45807)
- 业(43311)
- 企(36152)
- 企业(36152)
- 方法(30471)
- 数学(26076)
- 数学方法(25769)
- 学(17708)
- 中国(17234)
- 农(16630)
- 财(14832)
- 业经(14093)
- 地方(12949)
- 理论(12063)
- 农业(11372)
- 和(11239)
- 贸(10563)
- 贸易(10558)
- 制(10340)
- 环境(10304)
- 易(10223)
- 技术(10184)
- 教育(10111)
- 务(9494)
- 财务(9434)
- 财务管理(9419)
- 划(8941)
- 企业财务(8922)
- 机构
- 大学(238597)
- 学院(234338)
- 管理(96461)
- 济(88864)
- 经济(86793)
- 理学(84260)
- 理学院(83318)
- 管理学(81925)
- 管理学院(81501)
- 研究(77353)
- 中国(55346)
- 京(50979)
- 科学(49353)
- 财(39159)
- 所(38749)
- 研究所(35621)
- 农(35468)
- 业大(35280)
- 中心(34470)
- 范(32936)
- 师范(32671)
- 北京(32384)
- 财经(32257)
- 江(31986)
- 经(29355)
- 院(27934)
- 农业(27907)
- 州(26784)
- 师范大学(26763)
- 经济学(26022)
- 基金
- 项目(165524)
- 科学(129392)
- 研究(122772)
- 基金(119141)
- 家(103126)
- 国家(102252)
- 科学基金(87628)
- 社会(75188)
- 社会科(70961)
- 社会科学(70943)
- 省(64200)
- 基金项目(64163)
- 自然(57393)
- 教育(56201)
- 自然科(56001)
- 自然科学(55990)
- 自然科学基金(54974)
- 划(54399)
- 编号(51426)
- 资助(48776)
- 成果(42188)
- 部(36321)
- 重点(36300)
- 发(34683)
- 课题(34498)
- 创(34283)
- 项目编号(32015)
- 创新(31833)
- 科研(31483)
- 大学(31183)
共检索到329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云
人口人类学(Demographic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和人口学交叉学科的研究。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口学研究的贡献是最近的几十年才被人口学界所认识到的。人类学家人口研究的特点是定量分析相对少,定性分析、描述性的研究比较多。注重文化对人口变化的作用,也探讨人口的变动对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文化与计划生育也是人口人类学家研究的一个重点。人口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在中国深入进行人口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丹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姗泽
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人类学对文化价值立场的坚守提供教育研究新的审视角度;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结论提示人的教育的独特性;人类学的文化视角帮助教育研究者看到当前中国教育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人类学研究坚持的独特的田野考察法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教育研究要深入人的发展的立体及细微层面;教育研究要深入教育实际,尽力展示最真实而鲜活的教育现实;自下而上的理论框架构建形式有利于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本土理论。人类学的他者言说系统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他者的眼光有利于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研究中要观照体系内部生命体内在的需求;在教育研究中要站在第三方审视教育问题。
关键词:
人类学 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姚秀颖
本文分析了目前教育研究的两种主要的方法论范式———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详细介绍了解释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并讨论了其对教育研究,尤其是对质化研究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王正阳
童年是一种社会现象。尽管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具有恒常性,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关联却经历了遮蔽、凸显、在趋同中显现的历史性演变。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将儿童视为“他者”,借助田野工作方法,实现对儿童的凝视。通过观察、记录与反思,以“深描”的笔触,追求主位与客位的互动与转换,对儿童的文化意义结构和层级系统提出解读。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为研究者与实践者凝视儿童真实的生活样貌并给以生动描述和抽象解读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努力实现对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关联性的转译,搭建不同生命阶段共享的本真性,从而探究以主流价值观实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给以积极引导的可能性与路径。
关键词:
儿童 人类学 田野工作方法 他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雨
儿童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但人类学对儿童与童年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儿童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是儿童与童年研究。本文梳理了儿童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和哈德曼等人的观点。米德认为,20世纪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对儿童本质的理解融入到对儿童的养护与教育中去。当代儿童人类学家承认儿童既是"脆弱的",也是"主动的行动者",并致力于在社会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儿童的声音。如何迎接真正的"儿童的世纪",将对儿童与童年的理解融入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去,这将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
人类学 儿童人类学 童年研究 儿童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爱芹
在人类学视角中,情境学习理论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学习则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来实现的,整个学习过程则被理解为文化的吸收与融入,最终实现在共同体中身份的转变。根据这一理论,职业教育应该建构情境,以活动为载体来传授知识,在对时间情境的参与中进行学习,而教师则是能力发展的引导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现代人类学已成为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学科。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包括了人类在精神和物质领域的一切活动,文化是"习得"的,这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和学习的内涵。人类学普遍使用的以参与式观察为特色的田野研究手段,为我们如何真正理解儿童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人类学对儿童预先形成的概念与语言关系的研究成果,无疑地为科学教育中概念的形成和"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特有的视角。人类学对儿童认知的认识,为儿童科学学习的研究,为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拓了崭新的途径。特别是,人们一直只是关注移植自然科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于社会科学,现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却为科学教育及其研究领域带入了新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卓君 杨滢
多样化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指导教学实践的一种理念,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然而,多样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依赖于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还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空间予以支持。鉴于目前多样化教学实践中对灵活教学空间建设的忽略,本研究引入建筑人类学理论,以为更好地创设灵活适宜的教学空间提供支持。建筑人类学作为融合建筑学和人类学的综合性理论,强调建筑是对文化的反映,同时也对个体行为认知产生一定影响。这启示教学空间的建设者需结合文化社会特点进行空间设计,服务于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基于建筑人类学对多样化教学空间建设的启示,本研究分别从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心理空间三个层面对空间建设提出设计策略,即通过进一步整合空间需求增强物理空间功能的综合性,发挥文化空间的隐形教育价值,满足学生心理情感需求,从空间层面助力多样化的“教”与“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学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倪胜利
在黔东南考察基础上形成的进一步的研究思路,是从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演进和生存空间的客观认识及描述出发,探索流变与发展的必然规律,预见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现实情景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和价值及其对个人未来发展的意义;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心理发展的途径及其自发生长的空间和动力机制,探讨有利于民族文化特质保持与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探索学校教育促进民族发展的根本战略和方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空间人类学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它的研究历史还不长,“空间人类学”的综合性在于用定性的宗旨构成空间的方法和它固有的融于多学科的空间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林海
审视人类学习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所采用的隐喻性的、间接性的学习研究方法,已被脑科学研究所摈弃,而运用直接的、高技术介入的方法来研究人脑内部的学习机理,使得脑科学在获得更多的、更直接的学习研究结论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纵览诸多的脑科学成果,我们发现,整体学习观、社会学习观与情境学习观正被各种脑科学研究一一佐证,且具有更具体、更丰富的内涵。而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所展开的整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及分层课程模型的研究,不但充分地体现了上述三种学习观念,而且其在研究的思想、方法与结论等方面,有着诸多值得我国学术界加以认真汲取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学习 脑科学 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祁进玉
对近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历程加以梳理,重点探讨了教育学与人类学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中国经验,并结合在我国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中所应关注的议题加以深层探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晓蓉
对教育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探讨,既与其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抑或二者兼收并蓄的困惑有关,也与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危机意识有关。为使我国教育人类学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兼收并蓄、视域融合,并最终实现本土生长,本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本土取向,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本土实践,学科体系和理论建构的本土探索,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本土诉求等角度,揭示了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回答:教育人类学为何要本土化,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田野调查法 本土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