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6)
2023(6384)
2022(5153)
2021(4797)
2020(3793)
2019(8785)
2018(9028)
2017(15301)
2016(9544)
2015(10958)
2014(11394)
2013(10251)
2012(9548)
2011(8874)
2010(9323)
2009(8235)
2008(7980)
2007(7392)
2006(6426)
2005(6003)
作者
(25024)
(20647)
(20194)
(19496)
(12898)
(9766)
(9647)
(8090)
(7963)
(7509)
(6988)
(6833)
(6625)
(6549)
(6456)
(6308)
(6308)
(6226)
(6144)
(5781)
(5529)
(5162)
(4900)
(4884)
(4876)
(4661)
(4589)
(4449)
(4343)
(4204)
学科
(26516)
经济(26473)
教育(20274)
管理(19972)
(16447)
中国(14180)
(13534)
企业(13534)
理论(10514)
(9166)
(7797)
教学(7769)
(7745)
方法(7737)
(7725)
(7578)
(6577)
金融(6570)
(6106)
贸易(6103)
(5915)
业经(5889)
(5696)
数学(5677)
(5561)
数学方法(5550)
银行(5546)
技术(5476)
(5366)
关系(5213)
机构
大学(125312)
学院(121640)
研究(48582)
(40303)
经济(39002)
管理(37096)
理学(30959)
理学院(30482)
中国(30168)
教育(29955)
管理学(29802)
管理学院(29542)
(29078)
科学(27672)
(27089)
师范(26898)
(24485)
研究所(22219)
师范大学(22082)
(20757)
中心(20322)
(20060)
(19823)
北京(19379)
技术(19219)
(17832)
职业(17489)
业大(16273)
(16234)
农业(15285)
基金
项目(74983)
研究(64120)
科学(59377)
基金(48996)
(42119)
国家(41600)
教育(37943)
社会(36443)
社会科(34050)
社会科学(34045)
科学基金(33868)
(31106)
编号(29773)
(28379)
成果(28176)
课题(24757)
基金项目(24319)
(20979)
资助(19650)
自然(19343)
自然科(18847)
自然科学(18839)
重点(18685)
自然科学基金(18474)
(18226)
项目编号(17766)
规划(17669)
(17633)
(17564)
教育部(16061)
期刊
教育(52739)
(48603)
经济(48603)
研究(47570)
中国(37886)
学报(18420)
(18108)
(15798)
科学(15358)
大学(15161)
技术(14665)
职业(13909)
管理(13358)
学学(12380)
农业(12301)
(10262)
金融(10262)
技术教育(9083)
职业技术(9083)
职业技术教育(9083)
(8714)
论坛(8714)
国际(8661)
业经(7897)
经济研究(7310)
(7308)
财经(7270)
(6626)
高等(6518)
图书(6441)
共检索到205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作宇  马佳妮  
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塑造和影响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形态。高等教育所处的世界局势和世界秩序深刻影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态和范围。在世界秩序变迁的新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的新型世界秩序观,基于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新趋势,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具有规范和引领作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需要超越以"民族国家利益"界定国际合作目标,保障平等地位和自主性,承认和尊重差异,消解国际合作中的"中心—边缘"结构。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上需要发挥积极作用。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针对整个世界而言的,以各国及其人民之命运兴衰安危、贫富荣辱为纽带形成的,国与国关系在政治上无法割裂、经济上彼此依赖的人类社会。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处理国与国互相合作、公平竞争、和平发展关系的远见卓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中国为全人类社会提出的具有世界格局及价值引领的全球治理倡议及实践方案,其构建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讨论厘清高等教育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高等教育不能放弃的使命责任,提出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行动是高等教育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最有效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统摄理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引领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国际化着力点主要包括:理念更生,实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统领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意识形态"的转化;制度环境设计,构建激励兼容的体制机制;抓住关键路径,致力于打造"职业教育共同体"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泽翰  安德列亚斯·施莱歇尔  阿姆尔·埃扎特·萨拉马  
2022年11月26日,“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国内外上百位高水平专家学者凝心聚力,在论坛年会上为中国的教育成就、教育方案、教育共识建言献策,为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时代性课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制定的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202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是“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对全球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使命、赋予了新内涵。为深入探讨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义,共议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本刊开设“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专栏,邀请在本次国际论坛年会发言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撰写专题文章,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斯宪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要全面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担当,以开放共赢的姿态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如何通过价值教育促进价值认同,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普世价值,也不同于狭隘的国家价值,它以尊重国家、民族价值为基础,是建立在价值多样性基础上的共同性、统一性。人类共同价值教育必须把教育视为全球的共同利益,既要进行人类基本价值教育,又要进行国家、民族价值的多元理解教育,既要进行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全球责任意识教育,也要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慧波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国际化的职业教育观念、活动过程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都天然地契合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要更加强调秉持"全球理念"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以培养"世界公民"为目标深化我国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毕四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加深,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国内国际重大局势,充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大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价值,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他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科学总结;他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与科学归纳;他是对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与科学发展;他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他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指明了人类的发展方向与壮丽远景,必将为人类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光鹏  王向明  
如今的世界真正步入了马克思所预言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全球化时代,由于利益矛盾的普遍存在、不同价值观念的交汇冲撞、文化传统与社会制度差异而导致的多元多样、分歧分化的价值冲突,涉及领域极为广泛乃至全面展开,表现形态纷繁复杂且随时代而变,消解弥合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价值共识的达成,离不开人类共存共赢的生存样态,离不开全球化实践中的普遍交往,离不开日益紧密的文化交流碰撞,而且呈现出基础的复杂性、层次的多维性、达成的动态性等诸多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普世价值"论批判为凝聚前提,以中西分野的文化基因为关键要素,以跨文化对话协商机制为达成手段,形成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共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大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价值,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他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科学总结;他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与科学归纳;他是对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与科学发展;他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他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指明了人类的发展方向与壮丽远景,必将为人类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小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占据了全球治理的道义制高点,在全球治理进程中不断释放出巨大的价值效应,为全球治理从世界之乱走向世界之治提供了中国方案。其中明确的全球治理价值目标,以建设“五个世界”描绘出全球治理所追求的理想蓝图,为全球治理走向提供价值引领;提出的全球治理价值原则,则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内提出,以其强制性和权威性为国际社会在既定轨道上正常运转提供强有力保障;重塑的全球治理价值理念,以其非强制性和软约束性潜移默化影响全球治理效能;开辟的全球治理新路径,跳出世界之乱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适应了全球治理的现实需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方舟  刘澈元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国家前途命运和全球治理难题的重要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演进经历了三次跃升,从中国梦到命运共同体,再到引发全球讨论,最终成为引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就其理论特质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科学继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科学运用,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应对全球治理问题的实践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实现强国复兴梦的重要实践,为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和处理外交问题提供新思路,更为全球治理提供超越资本逻辑的中国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