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1)
2023(17939)
2022(15112)
2021(14161)
2020(11803)
2019(27222)
2018(26859)
2017(50631)
2016(27536)
2015(31264)
2014(31356)
2013(30997)
2012(29235)
2011(26783)
2010(26733)
2009(24685)
2008(24582)
2007(21881)
2006(19275)
2005(17784)
作者
(81436)
(67898)
(67685)
(64586)
(43289)
(32728)
(30863)
(26511)
(26026)
(24321)
(23306)
(22962)
(21749)
(21684)
(21415)
(21327)
(20394)
(20323)
(19802)
(19649)
(17037)
(16913)
(16682)
(15652)
(15522)
(15279)
(15222)
(15178)
(13855)
(13717)
学科
(120900)
经济(120772)
管理(74384)
(71724)
(56584)
企业(56584)
方法(51591)
数学(45457)
数学方法(44813)
中国(36645)
(33827)
(28706)
地方(27602)
业经(25747)
(24939)
(23462)
贸易(23440)
(23121)
(22767)
农业(22601)
(20316)
银行(20266)
(19512)
(19506)
金融(19502)
环境(17956)
(17729)
理论(17079)
(16866)
财务(16800)
机构
大学(396252)
学院(395181)
(166162)
经济(162721)
管理(147098)
研究(142676)
理学(125200)
理学院(123716)
管理学(121410)
管理学院(120685)
中国(110569)
科学(87292)
(86068)
(76452)
(73321)
(70575)
研究所(66378)
中心(66080)
(61346)
财经(59773)
业大(59156)
农业(55506)
北京(55187)
(54236)
(53193)
师范(52590)
(51530)
经济学(51374)
(48619)
经济学院(46216)
基金
项目(259619)
科学(203659)
基金(187994)
研究(187685)
(165404)
国家(164024)
科学基金(139208)
社会(118919)
社会科(112717)
社会科学(112689)
(100745)
基金项目(97509)
自然(89794)
自然科(87724)
自然科学(87693)
教育(86767)
自然科学基金(86103)
(85995)
资助(79046)
编号(75424)
成果(62281)
(59861)
重点(59566)
(57777)
课题(53567)
(53520)
创新(50190)
科研(50150)
国家社会(49734)
教育部(49058)
期刊
(186545)
经济(186545)
研究(120474)
中国(84557)
(65125)
学报(64438)
(59071)
科学(58987)
管理(55163)
大学(48670)
教育(45592)
学学(45517)
农业(44392)
(40139)
金融(40139)
技术(35920)
经济研究(30506)
业经(30040)
财经(29573)
(25526)
问题(24726)
(24232)
(21413)
统计(21293)
图书(20191)
技术经济(19983)
世界(19255)
(19210)
国际(18945)
(18552)
共检索到611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汪毅霖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的《人类发展报告》(HDR2010)中,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测度方法发生了实质性的改进。指标的选取、阈值的选择和算法的变化是人类发展指数演变的三条基本路径,其既有方法论依据,也顺应人类发展理念的更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混合HDI"、"非收入HDI"和"旧版HDI"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人类发展指数算法的此次改进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忽略人类发展的任何一个维度都将受到惩罚;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在地区间很不平衡;计划经济时代为我们在健康和知识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改革开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汪毅霖  
生态文明是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必须将生态文明嵌入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加强其解释力和说服力。基于UNDP2010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新方法,构建"生态人类发展指数",可以更为准确地分析地区间的人类发展不平衡。通过对"混合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可知,中国区域间人类发展差距明显,且生态文明程度往往和经济发展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的结果则表明,在考虑生态文明维度后,中国省区间人类发展水平的分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应提高人类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经济发展与健康、教育、生态等方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红根  陈晖  
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中国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方向。本文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等研究方法对数字乡村发展的时间演变、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正逐步提升,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基本呈“东—中—西”递减状态,且粮食生产环节较多得益于数字乡村发展红利;区域总体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四大区域的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差异及贡献率最大,三大粮食功能区区域内差异也逐步降低;数字乡村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相关性,东部和中部省份多表现为HH型和LH型集聚,西部较多省份则为LL型集聚。据此,本文就数字乡村发展的推进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经纬  刘志锋  何春阳  高宾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全面地评估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已成为当前可持续性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在国家、区域和省三个尺度上系统评价了中国人类-环境系统1990—2010年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为中上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1990—2010年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表现为增长趋势,中西部可持续性增长快于东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指标呈增加趋势,环境可持续性指标为下降趋势。可见,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均不协调,需进一步促进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实...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潘雷驰  
文章用我国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度量政府支出,计算出政府支出的增长率作为我国财政政策变动的代理变量,用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度量人类发展状况。对数据整理后,形成政府支出增长率和人类发展指数变动的时间序列。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考察了政府支出变动对人类发展指数变动的影响,在借鉴其他学者对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1990-2003年间,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动和人类发展指数的变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二者之间也不能相互解释,我国财政政策依然是以拉动经济增长为政策偏向的,考虑财政政策变动的时滞,发现其对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为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雷驰  
以政府支出的增长率作为我国财政政策变动的代理变量,用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度量人类发展状况,使用计量的方法考察二者的相互影响。在借鉴其他学者对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表明:在1990~2003年间,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动和人类发展指数的变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二者之间不能相互解释;我国财政政策依然以拉动经济增长为政策偏向,考虑财政政策变动的时滞,发现其对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为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佳  
本文在分析国外地方政府融资和监管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路径。研究发现:由于审计部门的双重领导体制、债务主体的内控体制和宏观配套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审计存在独立性和权威性缺失,财务和绩效审计低效以及审计权限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短期完善地方融资平台内控制度、中期推进地方政府债券、长期引入私营部门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改进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陶春生  
恰当地测度金融发展是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来厘清它与经济增长乃至收入分配相互关系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早期测度指标的贡献及其在后期的研究中被部分扬弃的原因,剖析了进入21世纪后测度金融发展的宏观视角所出现的两次重要跨越,揭示了如今并存的有限测度和全面测度两种范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比较分析美、日经济大国在发展各阶段的动力结构特征,探寻经济大国增长动力演变逻辑和规律,可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需求侧动力转变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阶段;美、日经济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同,增长动力结构存在不断演进过程;美、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路径和逻辑存在异质性,要素禀赋丰裕的美国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驱动,而要素禀赋匮乏的日本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会遵循美国这种经济规模大且要素禀赋丰裕大国的演进路径与逻辑,最终走向依靠国内消费来驱动经济增长;从短期发展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也会经历日本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经济增长阶段。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比较分析美、日经济大国在发展各阶段的动力结构特征,探寻经济大国增长动力演变逻辑和规律,可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需求侧动力转变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阶段;美、日经济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同,增长动力结构存在不断演进过程;美、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路径和逻辑存在异质性,要素禀赋丰裕的美国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驱动,而要素禀赋匮乏的日本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会遵循美国这种经济规模大且要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彩平  刘阳  陈向华  王学瓅  
为测度中国家具产业的地区差异并探寻中国家具产业的路径演变,基于2004—2015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家具产业发展的纵向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测度了全国家具产业的区域差异,探讨了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程度的域内差异和域间差异及其地理维度上的演变路径。研究发现:2004—2015年中国家具产业的整体差异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2004—2008年总体差异由区域间差异主导,2009—2015年则为区域内差异主导;2004—2015年中国家具产业经历"萌芽期""发展期"和"多元发展期"其对应的区域转移为"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圣云  罗玉婷  韩亚杰  李晶  
应用空间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分解及面板模型等方法,对1995-2013年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995-2013年中国人类福祉省际差距整体趋于缩小。其中,"九五"时期不断缩小,"十五"时期波动变化,"十一五"时期快速缩小,"十二五"时期趋同发展;(2)四大区域之间的人类福祉差距是最主要的差距,但其贡献率总体呈递减趋势,而区域内人类福祉省际差距的贡献率呈递增趋势。西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省际差距最大但降幅明显,东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省际差距先扩大后降低,中部、东北地区人类福祉省际差距相对较小且不断缩小;(3)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同向扩大。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均可提高中国各省的人类福祉水平,但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提高卫生经费占比的增长率可降低中国人类福祉水平,但却能有效缩小中国地区之间的福祉差距。提高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人均转移支付,既能提高中国各省区的人类福祉水平,又可起到促进地区之间福祉均衡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边恕  王智涵  
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对于测度和判断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章以辽宁省为例,对人类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度与分析,对重工业发展城市的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选取适合辽宁省发展特征的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四个人类绿色发展维度,利用2009-2019年辽宁省相关数据,构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人类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拟合,分析人类绿色发展指数水平;其次,使用Moran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考察人类绿色发展指数水平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情况;最后,将障碍度模型引入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研究方法做了创新性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熵值法的结果显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呈现升高趋势,但2015年以来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受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的影响而上下波动。在空间上,Moran指数得出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呈集聚分布状态,发现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存在"集聚效应"的可能性;障碍度模型得出制约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有资源配置、环境保护,验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对提升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要提升创新驱动力、增强市场活跃度、加强资源节约使用宣传、促进资源利用结构合理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栋  吴翔  曹改改  
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0~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各省的人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数据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由1990年的0.485上升至2018年的0.773,已跻身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行列。但分地区来看,中国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人类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面临一定的困难。文章为此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诸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中国的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阻碍了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提升;稳步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财政对医疗费用的支出比例及提高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提升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霍景东  夏杰长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的工作重心由GDP扩展到HDI,公共支出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公共支出是否影响人类发展呢?公共支出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呢?公共支出中的哪些项目对促进人类发展的贡献最大呢?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回答上述问题,分析发现,公共支出与人类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贡献明显大于其它公共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