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1)
2023(3390)
2022(2890)
2021(2649)
2020(2201)
2019(4920)
2018(5073)
2017(8290)
2016(5361)
2015(6199)
2014(6534)
2013(5724)
2012(5305)
2011(4885)
2010(5014)
2009(4367)
2008(4188)
2007(3979)
2006(3418)
2005(3011)
作者
(16667)
(13810)
(13737)
(13109)
(8768)
(6609)
(6266)
(5470)
(5378)
(5040)
(4719)
(4719)
(4710)
(4573)
(4487)
(4319)
(4199)
(4158)
(4134)
(3912)
(3823)
(3661)
(3520)
(3333)
(3267)
(3202)
(3101)
(2992)
(2982)
(2974)
学科
(11455)
经济(11429)
管理(11013)
(8484)
理论(6450)
(6283)
企业(6283)
教育(6074)
(6063)
教学(5908)
中国(5433)
(5137)
(5033)
(4871)
学法(4081)
教学法(4081)
学理(3626)
学理论(3626)
(3520)
(3341)
银行(3308)
(3227)
(3095)
金融(3088)
地方(3027)
方法(2989)
农业(2964)
业经(2844)
研究(2839)
体制(2680)
机构
学院(69059)
大学(67043)
研究(27819)
科学(19617)
管理(19232)
中国(19103)
(18987)
(18764)
经济(18222)
(15756)
理学(15673)
(15560)
理学院(15421)
农业(15080)
管理学(14882)
管理学院(14769)
研究所(14529)
业大(13660)
技术(13604)
(13067)
中心(12017)
(11175)
师范(10892)
(10674)
(10667)
(10032)
职业(9881)
(9817)
北京(9634)
农业大学(9460)
基金
项目(46512)
研究(34593)
科学(33964)
基金(28805)
(26746)
国家(26483)
(21295)
科学基金(20578)
教育(18407)
(17799)
社会(17310)
社会科(16061)
社会科学(16057)
编号(15952)
基金项目(14758)
成果(13967)
自然(13730)
自然科(13390)
自然科学(13381)
课题(13128)
自然科学基金(13097)
资助(12166)
重点(11557)
(10928)
(10877)
(10193)
计划(9865)
(9851)
科技(9585)
(9308)
期刊
(24482)
经济(24482)
中国(22462)
教育(20066)
研究(19960)
学报(17413)
(17305)
科学(12479)
大学(12236)
农业(11776)
学学(11443)
(8290)
技术(8189)
管理(7455)
职业(7318)
(6101)
业大(5430)
(5139)
金融(5139)
(4796)
技术教育(4685)
职业技术(4685)
职业技术教育(4685)
农业大学(4680)
业经(4632)
(4276)
论坛(4276)
图书(4036)
科技(3641)
财经(3595)
共检索到113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海生  华进联  王洪锋  杨炜峰  刘胜  蒋会婷  窦忠英  
为了探讨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及相关影响因素,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作为饲养层,室温下用1.25 g/L胰蛋白酶+0.2 g/L EDTA消化人胚胎组织5~9 min,或用1 g/L胶原酶(IV型)消化20~40 min,分离得到PGCs,然后用不同培养液培养,从培养液角度较为系统的研究原代培养人原始生殖细胞的条件。结果表明,在KSR培养液(体积分数15% 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高糖DMEM+10 ng/mL人重组白血病抑制因子(L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小珺  蔡琳琳  秦洁  李碧春  
 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提取鸡胚第28期(孵化132h)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用不同的冷冻保护液,对PGCs采用分离后直接冷冻保存和体外培养24h后冷冻保存2种方法,以筛选合适的冷冻保护体系。结果发现,分离提纯后直接进行冷冻保存的PGCs,存活率最高为(87.07±1.29)%;体外培养24h后进行冷冻的PGCs,存活率最高为(44.08±1.19)%。对复苏后的PGCs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发现,分离提纯后直接进行冷冻的PGCs,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具有形成细胞克隆的能力,且可传代和进行体外分化;而体外培养24h后进行冷冻的PGCs,复苏后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不能形成细胞克隆,且在体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小明  华进联  冯秀亮  窦忠英  
 从4~15周龄的牛胎儿生殖嵴中分离得到牛原始生殖细胞,以STO(一种建系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及MEF(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抑制分化培养,其中1个细胞系传至4代。研究发现,STO较MEF更有利于牛类EG细胞的分离与培养,体长小于5cm的胎儿适合牛EG细胞分离与克隆。同时观察到这些细胞在体外进行自发性分化,可形成上皮样细胞、神经样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继建  葛秀国  窦忠英  
选择受精后30~50d的关中奶山羊胎儿为材料,参照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离得到了山羊的PGCs,将其分别培养在STO饲养层上,或与同源山羊成纤维细胞(GEF)及山羊睾丸支持细胞(GSCs)共培养。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获得类EG细胞。分离得到的类EG细胞在STO饲养层上仅传4代;培养在GEF上的效果最差,传至第3代时丢失;而在GSCs上培养的效果最好,可传6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葛秀国  华进联  杨继建  徐小明  窦忠英  
 从46例山羊胎儿中分离培养原始生殖细胞,发现胎龄在25~38d的胎儿原代培养时都可获得大量的细胞集落,适合做胚胎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最高传至6代。以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EF)、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EF)为饲养层,在不添加细胞因子情况下,都可以培养出原代山羊的胚胎生殖细胞。传代结果表明,MEF的培养效果较好,但与GEF组差异不显著(P>0.05),BEF组培养效果较差(P0.05);而在传代过程中,以含LIF10ng/mL组培养效果最好,但与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胜  华进联  于海生  窦忠英  
使用人类胚胎皮肤成纤维细胞(hESF)作饲养层,以血清替代物及一些细胞因子作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类胚胎生殖(hEG)细胞。结果显示,在该培养体系下,人类胚胎生殖细胞能够存活、增殖,并表现出干细胞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具有很高的碱性磷酸酶(AP)活性,在体外能够保持未分化状态50 d左右。接种hEG细胞后,该体系能够比以前的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培养体系形成更多的集落,并且这些集落AP活性维持更久。结果为人类胚胎生殖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的培养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丛义梅  马婧  孙瑞珍  王健宇  薛冰华  胡魁  尹智  刘忠华  
【目的】探讨猪类胚胎生殖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采用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与猪原始生殖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得到猪类胚胎生殖细胞,通过直接分化的方法进行神经细胞定向诱导。【结果】(1)与小鼠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相比,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作为饲养层同样能够支持猪类胚胎生殖细胞生长,二者对猪类胚胎生殖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存在显著影响;(2)猪类胚胎生殖细胞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Q-PCR结果显示多能性基因Oct4、Sox2及Nanog表达,增殖能力呈现"S"型,即生长的潜伏期、对数期及平台期,猪类胚胎生殖细胞经体外悬浮培养能够形成拟胚体;(3)经过诱导猪类胚胎生殖细胞能够分化形成表达神经干细胞、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军慧  曹文广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是借助基因导入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人或动物的体细胞,使体细胞重编程而得到的多能性细胞。iPS细胞来源丰富,研究表明利用不同的载体诱导系统或不同的转录因子组合,多种体细胞都可被重编程为iPS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角质细胞及脐带血细胞等。作为干细胞中新的一员,iPS细胞在克隆形态、基因表达模式、表面标志物、拟胚体形成、畸胎瘤及嵌合体形成(小鼠)、分化能力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非常相似。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iPS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林  范必勤  钟声  严忠慎  丁家桐  
猪体内、外成熟卵子与体外获能精子进行受精,其卵裂率分别为43.6%和19.6%,两者差异极显著。体内获能精子与体外成熟卵子进行受精,其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55.0%和22.5%,均高于体外获能精子组的水平,但差异都不显著.体内获能精子不能经受常规的精子冷冻程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晶  商旋  张晓敬  常世民  马爽  
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存活影响。采用组织块法启动小鼠皮肤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利用光镜观察、MTT细胞毒性分析、荧光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镉对小鼠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在37℃,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条件下,小鼠皮肤组织原代启动第2天即有细胞迁出,为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分裂旺盛,第6天即可长成汇合的细胞单层,并能稳定连续传代。20~160μMol/l氯化镉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处理24和48 h对肝细胞的半致死率浓度分别为39.81和22.39μMol/l。CD Cl2处理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张玲  王连群  陈根元  
【目的】研究和田羊睾丸支持细胞的体外培养特性。【方法】取新生和田羊睾丸组织,利用两步酶消化后,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通过形态学观察、HE染色、AKP染色、油红O染色、吖啶橙染色、罗丹明123染色、免疫组化染色、RTPCR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纯度。【结果】培养基中加入2.00%血清浓度的DMEM/F-12可提高支持细胞纯度,在体外培养传至20代的和田羊睾丸支持细胞形态和核型均为正常;所培养的细胞内波形蛋白表达及标志基因SCF和GDNF的表达均为阳性。【结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和田羊睾丸支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康  薛明强  倪建国  宋学宏  贡成良  
:研究中华鳖胚胎细胞体外培养适宜培养渗透压、培养基和培养温度等条件 ,并进行传代试验。结果表明 ,胚胎原代细胞在 2 5~ 2 8℃ ,渗透压 2 50mmol/kg ,RPMI - 16 4 0 +10 %小牛血清培养液及无CO2 的条件下 ,生长良好 ,72h长满单层 ,并能顺利传代。细胞动力学试验表明 :传代细胞 1~ 3代为适应期、4~ 6代为旺盛期、7~ 9代为衰退期。第 6代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 ,其染色体为整二倍体 ,并未发生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秀柱  朱艳娇  杜丽娟  王立强  康孟阳  王淑辉  
为探索提高精原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效率的技术方法,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动物精原干细胞培养体系,对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Spermatogonial stem cell,Isolation,Culture,Enrichment,in vitro"和"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为检索词,查阅精原干细胞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精原干细胞分离主要有机械分离法和酶消化法,纯化精原干细胞的方法有差速贴壁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流式细胞法等,目前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富集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雨潇  华进联  张慧茹  窦忠英  
 对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小鼠心肌细胞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生理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胎、乳鼠心肌可得到自主节律性搏动的心肌细胞;分别用1g/L胶原酶+10g/LBSA,0.5g/L胰酶+1g/L胶原酶,1g/L胰酶分离培养胎、乳鼠心肌,均可得到大量心肌细胞,且细胞活力较好,能自主博动20d以上;用上述2种方法分离培养成年鼠心肌,结果均不理想;在载有自主节律性搏动的小鼠心肌功能性细胞团的培养皿中加入Ca2+和肾上腺素后,细胞团搏动速度加快,搏动力加强;加入K+后则细胞团搏动速度减缓,搏动力减弱,其对钾、钙、肾上腺素的反应与在体内基本一致,表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桂芹  芦洪梅  韩宇田  牛小天  李子平  赵朝阳  秦贵信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免疫抑制和应激建鲤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对建鲤注射环磷酰胺和皮质醇来建立免疫抑制和应激模型,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分离头肾、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培养液中不同浓度Ala-Gln(0.0,2.0,4.0,6.0,8.0和10.0mmol/L)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免疫抑制模型及应激模型中,建鲤头肾、脾脏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