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1)
2023(3061)
2022(2439)
2021(2425)
2020(1865)
2019(4361)
2018(4423)
2017(6613)
2016(4783)
2015(5471)
2014(5592)
2013(4721)
2012(4254)
2011(4023)
2010(4249)
2009(3626)
2008(3620)
2007(3348)
2006(3075)
2005(2873)
作者
(10101)
(8187)
(8069)
(7961)
(5220)
(3921)
(3836)
(3335)
(3161)
(3105)
(2822)
(2708)
(2674)
(2660)
(2570)
(2502)
(2481)
(2479)
(2478)
(2342)
(2255)
(2129)
(2089)
(1919)
(1891)
(1877)
(1860)
(1770)
(1711)
(1708)
学科
教育(18676)
中国(9160)
管理(8324)
(7323)
经济(7317)
(7172)
(6601)
企业(6601)
理论(6320)
教学(5485)
(4568)
(3682)
(3676)
发展(3496)
思想(3443)
(3373)
政治(3300)
(3247)
思想政治(3143)
政治教育(3143)
治教(3143)
改革(3135)
德育(3112)
研究(3112)
高等(3062)
方法(2962)
教育改革(2779)
技术(2715)
(2600)
财务(2597)
机构
大学(58435)
学院(54063)
教育(25697)
研究(20765)
(18833)
师范(18794)
师范大学(15688)
(14098)
管理(14049)
(12768)
经济(12183)
理学(12011)
理学院(11746)
职业(11433)
管理学(11412)
管理学院(11265)
科学(11128)
技术(10243)
教育学(10062)
北京(9958)
(9925)
(9762)
中国(8948)
研究所(8819)
中心(8225)
职业技术(7790)
(7656)
(7559)
教育学院(7400)
(7302)
基金
研究(31509)
项目(31209)
科学(26246)
教育(23776)
基金(18953)
社会(17252)
社会科(15916)
社会科学(15914)
成果(15873)
编号(15861)
(15138)
国家(14824)
课题(14508)
(13659)
(13510)
(12989)
科学基金(12261)
规划(10573)
项目编号(9589)
(9401)
(9101)
基金项目(8936)
(8897)
研究成果(8788)
重点(8665)
教育部(8550)
年度(8413)
(8213)
(8170)
阶段(8153)
期刊
教育(44511)
研究(27405)
中国(21031)
(14081)
经济(14081)
职业(10842)
技术(8735)
技术教育(6973)
职业技术(6973)
职业技术教育(6973)
(6728)
大学(5712)
学报(5569)
高等(5081)
科学(4848)
成人(4765)
成人教育(4765)
(4667)
论坛(4667)
管理(4665)
高等教育(4508)
(4084)
职教(3633)
发展(3629)
(3629)
学学(3527)
比较(3321)
(3177)
财经(3046)
图书(2897)
共检索到92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邱琳  
人作为价值性存在,经历着一个被价值塑造的过程。价值并非独立于人之外,而是内在于主体的人格、思想和行为;教育不仅是价值塑造人的首要方式,也是人追求和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自现代以来,教育的价值本性随着价值基础的危机而渐趋流失,要遏制现代性价值危机、消解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必须还教育以价值本性,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价值教育引领人的价值生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啸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成人”,教育学乃是“成人之学”。但价值“关系说”由于从“物”的层面来把握价值 ,因而不能提供一个很好的考察教育的视角。为此 ,需要从根本上树立“人是价值的存在”的思想。这一思想的确立赋予教育学一种新的内涵 :它内在地要求把人性化、个性化和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这对于扭转教育的“无人”局面 ,确立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观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葎  
人的存在具有一种禀赋价值自主与教化自觉的"存在逻辑",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本体性关联:价值教育因人的存在而发生,人的存在随价值教化得以生长与扩展。人的存在的自觉性、多维性与未成性,使得价值教育得以扬弃人的自然生命、个体生命,实现朝向文化生命、历史生命的超越。奠基于人的存在的"价值本性",价值教育获得了一种内在的确然性基础,人的存在也因与价值教育的相因互成,展现出特有的自我选择、自我教化和自我提升的价值意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  
教育是培养人的,但这一毫无疑义的命题并不能自然导向将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长期以来,教育不过是以人为对象而已,教育的视野中并没有人。当代教育理应将人作为逻辑起点与依据,这就要求必须理解人的存在方式,确立、选择具有鲜明乌托邦品质的发展理念与逻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洁  
《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定义为四种模式:跨界供应、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与自然人存在。与前三种模式的讨论比较,关于模式4提供服务贸易的讨论还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模式4提供服务贸易的服务价值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中与服务和劳务有关的雇员报酬和工人汇款指标反映,但是有些学者并不这样认为。基于此背景,本文从模式4的统计概念入手,深入研究衡量模式4提供服务价值的指标选取问题,并初步估算我国模式4服务价值的规模大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平  周柳  
人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这是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及其哲学观的核心要义,据此反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高职教育应回归人性发展、促进人际交往、尊重个体差异、健全制度体系、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专业能力、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等建议,以期达到高职院校改革内外兼修的目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庆元  李霞  
教育应该关涉人的生存,认识人的生存特性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实践表征着人与世界之间最为本源性的关系,也是人之为人的深层根据;悟性则是人的一种本能。因此,实践与觉悟是人"本源性"的生存特性。体悟教育彰显人的这种"本源性"的生存特性,是人生存状态的澄明与回归,因而它是回归人本真存在的教育,并且可以引领人走向美好人生。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正泉  
人是文化生态存在者。自然态身体同文化一道进化,进化过程语言符号化的文化嵌入肉身,自然态身体文明化,文化成为肉身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母胎,文化生态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系的内在化是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社会文化意识、内在自我意识,意识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人—语言符号—文化生态三位一体。人的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人诗意地契合,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志魁  张诗亚  
教育起源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问题,而人类起源是教育起源研究的逻辑起点。人科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发展出脑子明显较大的一个物种——"直立人。"从"直立人"到"现代人"的确立,人属动物的脑体积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脑体积的扩大与产妇骨盆尺寸的有限导致了人的早产并引发个体生命的无力自助和童年期的相对较长,从而需要父母给予更长时间的照顾的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于是,以人的早产为中心的人类独特的生命现象便成为教育起源研究的历史逻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方银叶  李姗泽  
儿童教育异化的本质为人的异化。教育异化现象难以直接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得到根本改善,需要回到人的本质的哲学层面进行反思。《游戏的人》和《人论》作为“游戏”和“文化”领域两部著名的人性论著作,对儿童形塑的应然状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启示。在“人是游戏者”的本质论视域下,游戏作为文化之母赋予儿童教育以游戏的精神基质,人的游戏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新秩序,人的游戏本体指明了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透过“人是符号的动物”之人性观可知,人的符号本质定性儿童教育以文化人的本质,人的符号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内容世界,人的符号劳作实现儿童教育的人性完善。两种人性论启示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发挥儿童个体层面的游戏性与符号性;注重社会层面的共同规则与文化传承;通过对话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以最终实现儿童作为人的心灵自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长江  
本文从"斯密难题"出发,对"道德人"与"经济人"两种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多以"道德人"假设为价值取向基点,忽视了"经济人"价值取中的合理性成分是造成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根本原因;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学习要支付相应"成本",在"成本"支付过程中伴有不同时段、不同层次的利益诉求,"成本"的支付应以其是否得到对等补偿为前提。文章提出可以通过树立"道德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建立职业道德"成本补偿"机制、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等策略,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合理内核在职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彬  
舒尔茨揭示了教育具有经济价值 ,但对于教育经济价值的基础何在 ,以及教育如何发挥其经济价值没有相应的答复。从这两个疑问出发 ,揭示出教育的经济价值必须基于一定的知识储量 ,当积累在自然人身上的人力资源有条件受到物质资源的支撑时 ,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促进个体的收益大幅度的增长 ;同样 ,当社会的知识储存到一定的程度 ,且能受到社会物质条件的支撑时 ,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促进社会呈几何级的发展。对我国来说 ,人力资源的储量与社会知识的储量相比来说仍然很低 ,却只是才开始有条件受到物质资源的支撑 ,而这正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潜力是巨大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成明  
人的发展主体性是个体在自主、自觉、创新等主体意识的带领下,促使自身实现精神完满与自由幸福的特性。个体在通过职业路径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发展主体性的被遮蔽致使"职业囚徒"现象的产生,而人本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的内在发展属性赋予了职业教育破解此种困境的可能。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价值的极大强调,使得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也亟需在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回归、"软技能"与"硬技能"兼具的完满职业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覆盖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以及构建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路获得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等方面更加强调,从而促使受教育者的发展主体性得以彰显、职业与生活理想能够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彦媛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城市退休老年人闲暇教育的价值也得以体现。闲暇教育有助于城市退休老年人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老年人形成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有助于老年人掌握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各种能力,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促进城市退休老年人闲暇教育价值的实现,文章提出以下对策:丰富闲暇活动内容,促进老年人自愿选择;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推动老年人闲暇活动;正确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老年人自主学习;改进老年大学建设,丰富老年人闲暇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继宽  黄玉红  
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德育只是社会德育的一个子系统,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国家综合施策、各部门各行业协同以及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