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6)
2023(9775)
2022(8799)
2021(8367)
2020(7004)
2019(16390)
2018(16428)
2017(31495)
2016(17518)
2015(19724)
2014(19686)
2013(19437)
2012(17851)
2011(16165)
2010(16004)
2009(14426)
2008(14033)
2007(11955)
2006(10389)
2005(8853)
作者
(52581)
(43578)
(43305)
(41009)
(28075)
(20994)
(19562)
(17258)
(16688)
(15579)
(15141)
(14650)
(13841)
(13652)
(13414)
(13388)
(13334)
(12902)
(12556)
(12331)
(11060)
(10805)
(10659)
(10027)
(9773)
(9759)
(9717)
(9598)
(8879)
(8700)
学科
(65196)
经济(65119)
管理(47881)
(45263)
(37971)
企业(37971)
方法(32246)
数学(27644)
数学方法(27293)
(17771)
(17402)
中国(15849)
(15460)
业经(14516)
地方(13239)
理论(12041)
农业(11551)
(11461)
(11271)
贸易(11267)
(10898)
环境(10765)
(10491)
技术(10460)
(10186)
财务(10127)
财务管理(10110)
企业财务(9594)
教育(9566)
(9394)
机构
大学(250733)
学院(247376)
管理(98877)
(89892)
经济(87758)
理学(86767)
理学院(85700)
管理学(84036)
研究(83936)
管理学院(83624)
中国(58760)
科学(57101)
(53860)
(46191)
(43624)
业大(42230)
研究所(40553)
(39521)
中心(36904)
农业(36828)
(34749)
(33725)
北京(33605)
师范(33347)
财经(32661)
(30181)
(29750)
(28683)
师范大学(27198)
技术(27178)
基金
项目(178361)
科学(138731)
基金(128710)
研究(126457)
(113744)
国家(112820)
科学基金(95742)
社会(76371)
社会科(72176)
社会科学(72154)
(70272)
基金项目(69537)
自然(65335)
自然科(63790)
自然科学(63765)
自然科学基金(62609)
(59902)
教育(57786)
资助(52936)
编号(51523)
成果(41876)
重点(39976)
(38536)
(37402)
(37072)
课题(35483)
科研(34607)
创新(34582)
计划(34117)
大学(32592)
期刊
(94958)
经济(94958)
研究(68414)
学报(46808)
中国(42586)
(41966)
科学(41170)
管理(34296)
大学(34109)
学学(32213)
农业(29997)
(27614)
教育(27588)
技术(20107)
(16635)
金融(16635)
业经(15516)
(14840)
财经(14814)
图书(14637)
经济研究(14182)
业大(13348)
科技(13267)
(13019)
理论(12869)
(12384)
问题(12358)
实践(12116)
(12116)
技术经济(11372)
共检索到343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广智  王明艳  罗毅  徐世行  何顺东  崔尚金  
猪螺杆菌(Helicobacter suis, H. suis),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典型螺旋状外形,菌体末端因有平均4—10个鞭毛而具有高度的活动性。猪螺杆菌是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病原,近些年才被比利时科学家分离并成功体外培养。猪螺杆菌不同于主要感染人的幽门螺旋杆菌,猪螺杆菌主要感染大部分的猪,处于屠宰年龄的猪的感染率约在60%—95%。猪螺杆菌感染主要导致猪发生胃炎,胃部不适和降低猪的体重增加率。更重要的是,猪螺杆菌也感染部分人,造成患者发生各种胃部不适、胃病甚至胃癌(如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猪螺杆菌感染后虽然引发了机体强烈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但是该菌进化了数种毒力因子用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最终可以持续地定植在宿主胃内,破坏胃上皮细胞稳态,引发慢性炎症,甚至胃癌。目前科学家对于猪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还不是很清楚,猪肉和相关制品,唾液,粪便可能是造成细菌传播的途径。猪、小鼠和蒙古沙鼠是目前常用的研究猪螺杆菌致病机理的动物模型。虽然猪螺杆菌对猪的健康、生产性能和动物福利乃至人的健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猪螺杆菌分离培养比较困难,细菌体外培养需要微需氧环境(85%N2,10%CO2和5%O2),国内对猪螺杆菌研究相对较少,一般主要涉及细菌的检测方面。目前,关于猪螺杆菌致病机理的资料比较少。通过分析猪螺杆菌基因组结合已知发现,大家推测该菌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机制来干扰或逃避宿主防御应答:鞭毛的高度运动性和对酸的中和能力、对胃上皮细胞的较高黏附性、对氧化应激压力的解毒能力、诱导细胞死亡和免疫调节等。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猪螺杆菌研究经历以及文献资料从猪螺杆菌的研究历史、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培养条件、流行现状、致病机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旨在提高国内对猪螺杆菌及其致病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为猪螺杆菌未来的研究和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乾  赵智杰  张聚恒  周继贤  王天奇  张玲  曹爱珍  赵齐鹏  张和平  
首先根据地形、气候和畜禽饲养情况选择了临汝、陕县、卢氏、栾川、偃师、孟津和洛阳郊区等7个县区作为人畜共患病的调查点。共调查家畜1339头(只),其中猪305头,马属动物23匹,牛348头,羊305只,狗3只,猫6只,兔112只,鸡201只,鸭38只.查出引起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寄生虫26种;其中有吸虫7种、绦虫4种、线虫9种、棘头虫1种;昆虫3种;原虫2种。并查清各种寄生虫的寄生部位,感染强度;感染率和分布情况等,为洛阳地区今后防治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提供了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虎成   李润波   赵彦华   徐晓雁   孙梦玲   夏爱军   薛晖  
为确定越冬期内江苏多地异育银鲫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比较了健康样品和患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差异,分析了异育银鲫病害暴发过程中的细菌类型及特性。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患病样品中黄杆菌属丰度最高。在种水平上,患病样品中嗜冷黄杆菌的丰度最高,分别达到63.01%和61.31%,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55%。根据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结果,从患病样品体表的病灶处分离出优势病原菌NJ01,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NJ01菌株为嗜冷黄杆菌。人工感染NJ01菌株14 d后,1.7×10~6和1.7×10~7 CFU/mL两组的死亡率达到100%,感染症状和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鱼的肌细胞坏死,间质中充满了淋巴细胞;肝脏中细胞溶解坏死,细胞核消融;在脾脏中发现脾细胞散在坏死,伴随着充血的症状;肾小管上皮脱落,肾间质存在大量淋巴细胞。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显示,NJ01菌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敏感。研究表明,优势菌NJ01是致病菌,可通过扰乱机体正常的免疫和代谢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嗜冷黄杆菌在异育银鲫中的致病性,这将为大宗淡水鱼“越冬综合征”的药物防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洁  周宇  张雪梅  阎文昭  李明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具有优势。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因子,其热休克蛋白(HS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存在着发展为疫苗成分的可能性。本研究构建了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基因HspB-C植物表达载体,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入4个甘薯品种诱导愈伤和再分化,通过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HspB-C已成功转化入甘薯品种南瑞苕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洁  郑雪莲  周晓洁  张聪  阎文昭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因子,其热休克蛋白(HS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存在着发展为疫苗成分的可能性。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构建了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B亚单位基因HspB植物表达载体pYHWHRI并转化进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本文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叶片进行遗传转化。在含有卡那霉素(Kan)的MS筛选分化培养基上筛选,获抗性烟草植株。经PCR分子检测,其中6株已成功导入HspB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黎明  李曦  伍辉军  高学文  
抗菌二肽溶杆菌素(Bacilysin)由L-丙氨酸残基和L-不典型的氨基酸抗荚膜菌素(Anticapsin)残基组成,是目前已知的芽胞杆菌合成的结构最简单的肽类抗菌物质之一。Bacilysin的作用靶标6-磷酸葡萄糖胺合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壁合成关键酶,它对真菌和细菌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因此,Bacilysin在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成为了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Bacilysin在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抗菌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Bacilysin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Bacilysin的研究趋势,以期为Bacilysin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秀杰  刘荭  高隆英  何俊强  江育林  
对2004年5月四川省某养殖基地养殖的北极红点鲑患病鲑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分离,从病灶处分离到细菌和真菌。分离到的细菌经API生化鉴定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subsp.salmonicida)。用引物AP1和AP2对纯化后的细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长度为421 bp的DNA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用NCBI-BLASTn在GenBank中搜寻相似序列,结果与杀鲑气单胞菌各株A层蛋白部分编码基因有99%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用引物EUS-F和EUS-R对分离到的真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长度为755 bp的DNA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兆新  孟凡强  
植物乳杆菌素(plantaricin)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抗菌素。它是一类重要细菌素,具有种类多、抑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因植物乳杆菌素产量低而影响了其在食品和医药中的应用。本文从植物乳杆菌素种类、群体感应系统及植物乳杆菌素基因簇等方面介绍植物乳杆菌素诱导及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华  张安国  马文芝  宋桂敏  刘田生  
从天津地区10个区县、23个养鸡场的241只疑似大肠杆菌病病例中,分离出病原菌92株,所得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微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在各菌株间略有差异。分离菌对氟哌酸、庆大霉毒、氯霉素最为敏感。抗“O”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分属25个血清型,并以O111、O89、O86、O30、O78为主。从优势血清型中选取的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杨桃  
湖南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有16种之多,其中危害较大的有血吸虫病(日本裂体吸虫病)、片形吸虫病、姜片吸虫病和类圆线虫病.血吸虫尾蚴引起稻田性皮炎(东毕乌毕吸虫 Ornithobnhazia 也可引起稻田性皮炎);类圆线虫幼虫可在湿土中生活,农民赤足下地种菜时,幼虫可从脚的皮肤中钻入引起脚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德俊  袁本威  胡甘  陈耀锋  李振岐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油菜等芸薹属植物高效转化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基因工程在改良油 菜等芸薹属植物性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植物in Planta转化法在油菜中的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玲  李明  王永熙  韩礼星  黄贞光  赵改荣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菌株类型、菌液浓度、活化物质的应用、共培养、预培养、选择培养、培养基成分等内外因子。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概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晓晖  吴清平  莫树平  张菊梅  杨小鹃  
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引起的奶粉安全事件和新生儿致病问题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对该菌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分类技术的不断发展,克罗诺杆菌的分类经历了从种到属的变化。但是截至目前,克罗诺杆菌的污染源和致病机制仍不清楚,为了防止易感人群的大规模疾病暴发,对于该菌的检测和预防尤为重要。本文对克罗诺杆菌的生化检测和分子检测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晶晶  曹宁宁  吴建梅  胡祚忠  张剑飞  
作为一种理想的生防菌筛选对象,芽孢杆菌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各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主要对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形式与机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扩大其在新型生物农药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牟海津  刘志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