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9)
- 2023(10469)
- 2022(9340)
- 2021(8644)
- 2020(7359)
- 2019(16778)
- 2018(16540)
- 2017(31976)
- 2016(17273)
- 2015(19494)
- 2014(19347)
- 2013(18975)
- 2012(17432)
- 2011(15762)
- 2010(15812)
- 2009(15179)
- 2008(14625)
- 2007(13137)
- 2006(11248)
- 2005(9965)
- 学科
- 济(70133)
- 经济(70064)
- 管理(51966)
- 业(46660)
- 企(38396)
- 企业(38396)
- 方法(33386)
- 数学(29015)
- 数学方法(28744)
- 农(19736)
- 财(18551)
- 中国(17154)
- 学(16370)
- 地方(15683)
- 环境(15352)
- 贸(14865)
- 贸易(14858)
- 业经(14556)
- 易(14397)
- 农业(12953)
- 制(12430)
- 务(11914)
- 财务(11883)
- 财务管理(11853)
- 和(11609)
- 划(11487)
- 企业财务(11182)
- 理论(10955)
- 银(10485)
- 银行(10457)
- 机构
- 学院(249074)
- 大学(247148)
- 济(98306)
- 经济(96137)
- 管理(94288)
- 研究(81767)
- 理学(81762)
- 理学院(80809)
- 管理学(79227)
- 管理学院(78795)
- 中国(61400)
- 科学(52724)
- 京(51347)
- 财(44766)
- 农(43315)
- 所(41861)
- 业大(38752)
- 中心(38720)
- 研究所(38270)
- 江(36858)
- 财经(36305)
- 农业(34438)
- 范(32812)
- 经(32765)
- 师范(32472)
- 北京(31907)
- 经济学(30161)
- 州(29805)
- 院(29584)
- 经济学院(27506)
- 基金
- 项目(168995)
- 科学(132145)
- 基金(121727)
- 研究(121696)
- 家(106795)
- 国家(105940)
- 科学基金(89977)
- 社会(76609)
- 社会科(72504)
- 社会科学(72482)
- 省(66690)
- 基金项目(65038)
- 自然(59060)
- 自然科(57575)
- 自然科学(57557)
- 划(56675)
- 自然科学基金(56474)
- 教育(56128)
- 编号(49957)
- 资助(49431)
- 成果(39738)
- 重点(38650)
- 部(36964)
- 发(36927)
- 创(35167)
- 课题(34092)
- 科研(32986)
- 创新(32837)
- 大学(31385)
- 教育部(31372)
- 期刊
- 济(106645)
- 经济(106645)
- 研究(66082)
- 中国(44571)
- 学报(40787)
- 农(38520)
- 科学(37060)
- 财(35603)
- 管理(31873)
- 大学(29874)
- 学学(28296)
- 农业(26092)
- 教育(23640)
- 技术(20947)
- 融(19530)
- 金融(19530)
- 业经(19019)
- 财经(17441)
- 经济研究(17140)
- 经(14988)
- 问题(14410)
- 业(14036)
- 资源(12653)
- 版(12549)
- 商业(12107)
- 技术经济(12049)
- 贸(11939)
- 图书(11755)
- 科技(11356)
- 统计(11171)
共检索到353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飞 王浩然 刘春涛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争夺空间逐步由“领地化”海洋向公海领域拓展,公海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多重威胁,公海保护区的划定成为当前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人海互动关系,对BBNJ协定下的公海保护区地缘环境系统展开研究,提出具有地理特色的公海保护区解析思路与方法。首先,解构公海保护区人海关系为本底层与运行层,分别探讨本底层中人类领域化行为、海洋本体属性以及运行层中人海互动过程的三大环节、四大系统,引出人海互动核心公海保护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其次,对公海保护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展开系统解析,并提出公海保护区海洋地缘环境系统演变机制;最后,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对中国下一步介入公海保护区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继伟 杨志峰 黄歆宇
随着海岸带经济开发的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日益加大,建立基于环境风险分析的海洋生态补偿理论和实施机制成为必然趋势。但由于海洋生态资源的复杂性和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当前基于环境风险的海洋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还不成熟。文章以海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评价了国际、国内在海洋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将生态补偿的概念引入海洋环境风险管理中,研究基于环境风险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为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颖 唐议
综合分析了海洋保护区与渔业管理间的关系:海洋保护区能够在生态功能上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社会功能上提供教育研究原型、在经济功能上增加渔民就业机会,能从多方面强化渔业综合管理的目标;而渔业管理可为海洋保护区提供立法依据、完善构建框架、增强管理效果,能从多方位推进海洋保护区的建设进程。将海洋保护区应用于渔业管理,应采取编写具有协调性和统领性的法律、成立海洋保护区委员会、完善海洋保护区的监测体系、加大针对海洋保护区的科研力度等一系列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 白福臣
广东省是海洋大省,随着近十年以来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海洋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文章试图探寻海洋资源环境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构建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提出有效利用海洋资源环境、发挥海洋资源环境在经济发展中最佳效益的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孝民 朱清澄 花传祥
根据2013年7-12月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利用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秋刀鱼渔场的时空分布和海洋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叶绿素浓度(Chl.a)和海表面高度(SSH)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调查海域40°N~47°N,147.5°E~162°E内,9-11月份是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的盛渔期,渔获量为全年中最高。(2)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重心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7-8月渔场重心由南向北移动;8-10月渔场重心西北向东南移动;10-12月渔场重心由西向东移动。(3)7-12月秋刀鱼渔场的SST、Chl.a、SSH的范围分别为1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博 韩增林 孙才志 狄乾斌
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领域一项新的研究视角和重要的分析工具。本研究在人海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资源环境系统的概念,利用脆弱性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对环渤海地区人海资源环境系统进行分析。人海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是关于敏感性和适应性的函数,采取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并采用函数模型法进行脆弱性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时间维度上分析,环渤海地区脆弱性呈现了波动性的变化,总体上是下降趋势,并出现了三次"倒U"型发展态势;②从敏感性指标上分析,环渤海地区呈现了"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捕捞过剩以及废水废物排放是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③从恢复性指标上分析,环渤海地区恢复性不断上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飞 徐敏
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以海州湾海洋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内海洋环境调查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物要素为主、物理化学要素为辅的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将海洋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劣"。收集了海州湾保护区2005~2011年环境调查资料,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统计数据序列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等级判定标准。利用2006年8月、2009年12月和2011年3月的调查数据对海州湾保护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指数值分别为0.608、0.465、0.638,保护区环境质量整体处于等级良,且近岸环境较离岸海域差,较客观地反应...
关键词:
海州湾 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博 苏飞 杨智 韩增林 郭建科 潘晗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趋势,运用三角图法对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类,进而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虽然波动频繁,但整体呈下降态势,稳定性显著增强;(2)研究期内,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没有出现单一子系统脆弱型,而复合子系统脆弱型和均衡脆弱型是其主要类型;(3)建议通过规避模式、适应模式及循环模式,加强陆海统筹,控制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降低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博 苏飞 杨智 韩增林 郭建科 潘晗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趋势,运用三角图法对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类,进而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虽然波动频繁,但整体呈下降态势,稳定性显著增强;(2)研究期内,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没有出现单一子系统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唐议
从公共参与的内涵着手介绍其在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中的作用,以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中的公共参与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两个方面分析了保护区引入公共参与的背景,通过介绍渔民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方式,着重分析了公共参与的积极性、法律问题以及实施公共参与管理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建议:增强公共参与的意识;健全保护区公共参与的法律制度;赋予公共参与者一定的管理权利;协调公共参与管理的实施问题。研究亮点:在我国,公共参与海洋保护区的管理是海洋保护区管理的新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很多空白。鉴于理论研究给实践提供的技术支撑,从公共参与的角度探讨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管理,结合案例分析,考察这种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梁金玲 汪振华 章守宇 徐胜南 吴程宏 陈玲
为了解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虾类群落组成特征,于2013年夏季(7月)、秋季(10月)和2014年冬季(3月)、春季(5月)对马鞍列岛海域进行了桁杆虾拖网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优势度、资源密度及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主要优势种密度对虾类总密度的影响。结果全年在马鞍列岛海域采集虾类20种,隶属于2目9科16属。种类数以秋季最多(16种),春季次之(14种),冬季(13种),夏季最少(12种)。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各个季节皆为优势种,是影响马...
关键词:
虾类 种类组成 优势度 资源密度 多样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伦 朱国平
南极海洋保护治理事务向来是全球公海保护领域的标杆,它通过海洋保护区提案的实现和相关工作的推进致力于维护南大洋生态环境健康。但归咎于海洋环境的动态性和保护效果显现的时滞性,海洋保护区这一在南极广泛应用并规划的保护路径,其实际效果和推进现状在当前缺乏长期监测数据和完备评估体系的大背景下依旧难以量化。本文整合挖掘了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南极海洋保护区(Antarctic Marine Protected Areas, AMPAs)事务的研究,并基于部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公开报告和资料,从MPA的规划效率、科学依据、需求性、保护区的监测评估、对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兼顾、南极资源治理问题的管理特殊性等多角度探析并呈现AMPAs事务推进过程中科学与政策的博弈。研究显示,尽管南极海洋保护在国际公海保护领域无出其右,但自身纵向比较结果表明它的发展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规划进程缓慢、科学依据不足、国家间利益诉求协调困难、监测研究机制羸弱、保护需求和效果争议等问题相对突出。今后的研究应着重推进科学数据与海洋管理政策的联动、研究与监视计划的完善等,以期兼容不同主体的多元化诉求并探索出高效、科学的海洋管理策略与资源规制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强 张继华
本文以国际海洋保护区的各类融资渠道为出发点,从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的理论框架、融资可持续的机制优选和技术保障、海洋保护区管理与可持续融资的关系,以及世界各地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及评估的案例研究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问题的国际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海洋保护区可持续融资的关键点进行总结。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海洋保护区融资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其一,环境介质影响、所辖区域海洋资源空间分布、生物运动和物质能量循环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沿海和大洋的两性特征等因素,导致的陆海保护区资金需求差异,决定了海洋保护区融资机制选择和融资运作有着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陆地保...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可持续性融资 融资组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芮银 蒋日进 王好学 栾会妮 印瑞 朱玉丹 张琳琳
为了解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的保护效果,基于2018年4月(春季)和11月(秋季)在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共捕获鱼类83种,隶属于9目51科,其中优势种鱼类2种,重要种18种,隶属于5目11科,优势种为六丝钝尾虾虎鱼和龙头鱼。等级聚类(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测度(NMDS)分析表明,春、秋季鱼类群落在空间上均可分为3组且群落组间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伯良 王爱民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是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呈现"V"型;海洋经济-资源系统的协调系数基本高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且呈现波动性;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最后,提出有利于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